苏俄国家安全委员会专集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年12月至1922年2月任全俄肃反 委员会主席。1922年2月至1923年11月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人民 委员部下属国家政治保安局局长。1923年11月至1926年7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 治保安总局局长 | |
|
|
![]() |
晚年钻研经济学
|
![]() |
![]() |
![]() |
![]() |
![]() |
![]() |
1926年7月至1934年5月任国家政治 保安总局局长 |
1934年7月至1936年9月任内务人民委员。 |
![]() |
![]() |
|
![]() |
大清洗行将开始,四面八方针对斯大林的恐怖活动将被揭露 |
未露杀机的内务人民委员也算是革命的捍卫者 |
![]() |
![]() |
![]() |
![]() |
![]() |
![]() |
1936年9月至1938年11月任内务人民委员 |
![]() |
|
![]() |
|
![]() ![]() ![]() |
国家安全委员会KGB全面介绍
(本站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同志编辑) 说起KGB还要从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治警察局“沙皇禁卫军”说起,它是由一个登上俄罗斯宝座的莫斯科大公伊凡雷帝于1565年创建的。黑色的装束,黑色的坐骑,系在马鞍下的狗头和狼尾扫帚,象征着六千禁卫军的使命;“嗅出并消灭叛徒!”这也许就是“KGB”的始祖。
真正意义上的KGB前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伟大的列宁同志感到国内反对派的势力很强大,在1917.12.19他又获悉国家公务员要进行总罢工。 于是他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专门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就这样“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如一把利剑,横空出世了。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几经演变,最后更名为现在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KGB”。不过可能连列宁同志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组织会发展的如此庞大,而且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一提起“KGB”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恐怖;暗杀;颠覆;美人计.......
KGB名称变革: 1917·12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22·2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7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7国家安全总局1941·2国家安全总局1941·7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3·4国家安全总局1946·3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7·10-1951·11国家安全部1953·3内务部1954·3国家安全委员会(KGB) KGB的历任头目: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于1917-1926年间创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并担任领导。 捷尔任斯基:这位同志于1877出生在波兰一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原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神父,后来在中学其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义,并痴迷于此。数十年痴心不改此位同志精通多国语言,在革命其间,曾在监狱里渡过了11个春秋。几乎每隔几年就要进去一回真可谓“又红又专”。也怪不得伟大的列宁同志想到让他来组建“契卡”。他的威望只是在斯大林时期才有所减弱,因为斯大林同志也是一个搞情报的老手。:-<他的死一直就是KGB的经典传说。在他去世的前三个小时还在发表言辞激烈的演讲。1926.7.20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因心肌梗塞去世了。 其它头头: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诺夫在职时间:1936-38 离职原因:解雇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在职时间: 1938-41, 1941-43, 1953 离职原因:解雇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得罗波夫在职时间: 1967-82 离职原因:提升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又一次心血来潮,把此前默默无闻的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和国家安全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普京推上了俄罗斯政坛的前台。这位苏联时代克格勃派往德国的特工人员成为继普里马科夫和斯捷帕申之后,第三位克格勃出身的俄罗斯总理。 对于自己曾经是克格勃派往德国的特工人员这一段经历,今年47岁的普京从不讳言。他认为这是历史事实,应该得到尊重。不过,这段历史倒从未影响他在政治上的飞黄腾达。 KGB内部设立了四个总局(相当于部级),七个管理局和五个独立处。 第一总局,主管对外间谍情报工作。下设:S局(非法活动管理局),负责选拔、训练、派遣和管理通过非法和秘密途径去国外活动的间谍情报人员。S局内设八个处,其中第八处为行动执行处。K局(国外反间谍局)和T局(科技情报管理局)。一局有十几个直属处,它们是:I处(情报处),主管分析。发送从国外搜集来的情报;A处(特别宣传处),R处(计划分析处)。还有八个针对世界各地的地区处和六个用于和盟国情报机构联系的专职业务处。 第二总局,主管国内反间谍反颠覆工作,下设三个业务局、八个业务处和八个地区处。第一业务局是政治安全局,下设十九个处,负责对来苏联的外国人和本国的间谍活动进行调查处理;第二个是工业安全局;第三个是技术支援局,负责设计制作特工器材。八个属于总局领导的业务处负责内部调查、纪律处分和电脑业务等工作,八个地区处主要在列宁格勒、基辅、中亚、西伯利亚等地从事工作。 第四总局,主管边防部队的总局。 第五总局,即秘密警察总局。其任务是:“镇压一切来自国内外的反动分子和反动活动”。它是KGB的意识形态的心脏,专门暗中对付各类政治上的敌对者。第五总局下设九个局和一个直属处。1990年初,该局被改为宪法保卫局。 七个管理局分别是: 1.军队管理局(第三局),行使对整个苏军的监督职能;2.技术管理局(第六局),负责生产特务器材;3.监视监察局(第七局),对敌对分子进行长期监控,拥有“阿尔法”突击队;4.通讯管理局(第八局),篇制本国通讯密码,从事外国通讯的监听和密码的破译;5.警备管理局(第九局),负责苏共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6.行政管理局,负责后勤和福利工作;7.人事管理局,负责机构成员的考评升迁等工作。 后来,由于工作发展的需要,又增设了: 8.第十二局,负责世界各地的电子窃听等工作;9.第十五局,负责核武器指挥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10第十六局,负责国外侦听和密码破译的工作。 另外,的五个独立处是: 1.特别案件调查处,负责大案要案的调查;2.活动经验分析处,收留叛逃过来的外国间谍;3.国家通讯处,监督管理全国的通讯系统;4.保卫处,守卫KGB总部各办公大楼;5.档案登记处,对KGB的重要档案进行登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