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苏联主义网】 关于本站 联系站长

 

南方面军的反攻(1919)
1919年10月11日—11月18日,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南方面军为在奥廖尔、沃罗涅日和库尔斯克等地域粉碎邓尼金军队主要集团而实施的两次进攻战役,包括奥廖尔—克罗梅战役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
1919年10月初,南方面军第13、第14、第8集团军在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和沃罗涅日方向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邓尼金将军的白卫军(迈—马耶夫斯基将军的“志愿军”集团军、库班骑兵第3军和顿河骑兵第4军等)向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白卫军在挫败了几经战斗受到削弱的苏军第13、第8集团军的抵抗之后,于9月20日攻占了库尔斯克,10月1日攻占沃罗涅日。在白卫军突击下,第13、第8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先后被迫向北且战且退。敌军逼近奥廖尔。共和国各中心工业区有丧失的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阻止敌人,尔后击退敌人。
9月21—26日,列宁主持召开的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定了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具体计划。决定将预备队及其他方面军的数个兵团派往奥廖尔、克罗梅地域,以加强该处苏军。为便于指挥,将南方面军所辖5个集团军(第14、第13、第8、第9、第10集团军)和骑兵第1军分编为2个方面军,即南方面军(第14、第13、第8集团军)和东南方面军(其余兵力)。叶戈罗夫任南方面军司令,斯大林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大批党的工作人员、指挥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先进工人被派到南方面军。南方面军的任务,是在防御战斗中消耗敌人,尔后在奥廖尔、沃罗涅日两地域实施突击,击溃敌军并将其逐至谢伊姆河、库尔斯克、卡斯托尔诺耶一线。东南方面军应执行事先通过的粉碎邓尼金各集团军的战略计划,经顿河州向新切尔卡斯克、罗斯托夫实施主要突击。
南方面军的反攻准备是按照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进行的。10月初,根据总司令加米涅夫的命令,拉脱维亚师、爱沙尼亚师、独立步兵旅和红色哥萨克骑兵旅,从西方面军调到已紧急补充了新锐兵力的南方面军。这些兵团应组成南方面军突击集群,进至卡拉切夫地域。步兵第61师和骑兵第11师向前推进,以掩护第13、第8集团军之间的缺口。10月7日,得到第8集团军骑兵(骑兵7500人,机枪221挺,火炮26门)加强的布琼尼的骑兵第1军编入方面军。由于采取了措施,至10月15日前,南方面军有步、骑兵约13万人,机枪1962挺,火炮526门。与方面军对峙的邓尼金军队(“志愿军”集团军、库班骑兵第3军、顿河骑兵第4军、顿河集团军一部)计有步、骑兵约11.8万人、机枪1765挺,火炮457门。这样,至反攻开始前,苏军有生力量、机枪和炮兵略多于敌军。敌骑兵比苏军多0.5倍。此外,敌军还掌握着作战主动权。至10月9日前,白卫军进至胡托尔—米哈伊洛夫斯基、谢夫斯克、德米特罗夫斯克、叶罗普基诺、利夫内、彼得罗夫斯科耶一线,威胁奥廖尔。10月9日,方面军司令员将突击集群(步、骑兵9600人、火炮56门)转隶第13集团军,命令该集群不待爱沙尼亚师到达即转入反攻。计划以突击集群向克罗梅、库尔斯克,以第13集团军(步、骑兵30200人、火炮157门)向奥廖尔、库尔斯克实施主要突击,粉碎敌军奥廖尔集团。第14集团军(步、骑兵23300人、火炮101门)应向德米特里耶夫、库尔斯克进攻并保障突击集群右翼;第8集团军(步、骑兵26400人、火炮186门)和布琼尼骑兵军向卡斯托尔诺耶、库尔斯克总方向实施突击,任务是歼灭白卫军沃罗涅日集团。
10月11日晨,突击集群转入进攻,未遇激烈抵抗,于10月14日夜间攻占克罗梅,并继续向南推进。此时,第14、第13集团军基本兵力在白卫军优势兵力突击下向西北和北面退却。10月13日,科尔尼洛夫师对第13集团军右翼各兵团实施突击并占领奥廖尔。白卫军指挥部决心利用其军队战果,围歼突击集群,继续向图拉、莫斯科进攻。
10月15日,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会议决定:决不放弃图拉和莫斯科接近地,确认南方战线是共和国主要战线,并在此集中基本兵力;东南方面军暂时转入防御,将部分兵力兵器转属南方面军。此前,由于第14、第13集团军务步兵师再次退却,使突击集群翼侧暴露,该集群与第13集团军的联系被破坏。在此情况下,方面军司令将粉碎敌军奥廖尔集团的主要任务赋予第14集团军(司令为乌博列维奇),将突击集群和已开到的爱沙尼亚师转隶该集团军。第14集团军应以突击集群和爱沙尼亚师从南、西两面进攻,攻占奥廖尔,并以右翼各兵团向东和东南进攻,第13集团军(司令为格克尔)应以右翼进攻奥廖尔,以左翼进攻利夫内。
10月16日起,在从胡托尔—米哈伊洛夫斯基到叶列茨的正面上层开了激烈的遭遇交战。双方各有胜负,但结局有利于苏军。第14、第13集团军主力在抗击敌军连续反突击时,从西北和西南包围并击溃了敌军奥廖尔集团,于10月20日攻占奥廖尔。至10月27日前,他们解放了德米特罗夫斯克、克罗梅、斯季希。邓尼金夺取图拉和莫斯科的计划终告破产。10月19—23日,布琼尼骑兵军在沃罗涅日地域激烈战斗的结果,重创白卫军库班骑兵第3军和顿河骑兵第4军,并于10月24日协同第8集团军攻占了沃罗涅日。苏军在奥廖尔,沃罗涅日两地附近同时获胜,为在南方战线的军事行动过程中争得有利于苏军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10月27日,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迅猛发展进攻;第14、第13集团军粉碎敌“志愿军”集团军并攻占库尔斯克;骑兵第1军攻占卡斯托尔诺耶车站,第12集团军(10月18日起编入方面军)攻占切尔尼戈夫,第8集团军将敌军赶过顿河。敌人力图不惜任何代价阻止苏军进攻并夺回失掉的地区。在切尔尼戈夫到利斯基的正面(750公里)展开持续数日的激烈遭遇战斗和交战,奥廖尔以南和沃罗涅日以西的遭遇战斗和交战尤为残酷。第14、第13集团军粉碎了敌军的顽强抵抗,挫败了敌在德米特里耶夫,法捷日、佐洛图希诺、希格雷一线稳定战线的努力,向库尔斯克推进。11月15日,布琼尼骑兵军攻占卡斯托尔诺耶车站。11月17日,第14、第13集团军解放库尔斯克。至11月18日日终前,方面军主力前出至雷利斯克、利戈夫、库尔斯克、季姆、下杰维茨克一线。第12集团军攻占切尔尼戈夫,第8集团军将利斯基车站地域之敌赶过了顿河。 这样,10月11日—11月18日,南方面军重创邓尼金的“志愿军”集团军和骑兵第3、第4军,并夺得战略主动权,在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将敌击退165公里。从白卫军手中解放了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转入总攻,彻底粉碎邓尼金匪帮的有利条件业已具备(参见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进攻)。
点评:此战,据不完全统计,在反攻过程中,邓尼金军队仅被俘者就约有8000人。苏军缴获机枪280挺、火炮41门、装甲列车10列、装甲机车37台,以及其他战利品。南方面军反攻的一个突出点是夺取主动权的斗争异常紧张。反攻的特点是:勇于在最重要方向上大量集中兵力兵器,在战场上广泛机动军队,坚决顽强地达成目的。军队中开展讲解俄共(布)中央九月全会的决议和方面军歼敌任务的目的明确的党政工作,促进了南方面军反攻的胜利。

 

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进攻 1919-1920
1919年11月19日—1920年1月10日,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苏军为粉碎邓尼金将军的白卫军实施的数次战役。
进攻开始前,南方面军(司令为叶戈罗夫,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为斯大林、弗拉基米罗夫、谢列布里亚科夫)辖第12、第14、第13集团军,骑兵第1集团军,第8集团军,总计步、骑兵约10万人,火炮580门,机枪2426挺,三分之二的兵力部署在左翼和中央,苏军在进攻中推进至日托米尔、捏任、雷利斯克,库尔斯克、卡斯托尔诺耶、利斯基一线。在750公里地带内与方面军对峙妁是:在左翼和中央是志愿军集团军基本兵力,在右翼是该集团军的基辅集群、彼得留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军队和波兰白军(总计步、骑兵10.1万人,火炮约600门,机枪1886挺)。东南方面军(司令为绍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为斯米尔加、特里福诺夫)辖第9、第10、第11集团军(步、骑兵6.65万人,火炮330门,机枪1700挺)以右翼实施进攻,以中央的兵力在察里津地域实施积极防御战斗,以左翼在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域消灭敌军乌拉尔斯克—阿斯特拉罕集群。白卫顿河集团军和高加索集团军(总计步、骑兵5.65万人,火炮210门,机枪911挺)在方面军地带(约700公里)内行动。
苏军统帅部遵照俄共(布)中央政治局1919年11月14日的决议制定了总攻计划,决议考虑到情况变化,认为以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兵力增强苏军向哈尔科夫和向顿巴斯总方向的突击是适宜的。统帅部11月17日训令中的进攻计划规定,以两个方面军并肩向敌志愿军集团军和顿河集团军的接合部实施强大割裂突击,以尽快将其粉碎并攻占顿捏茨工业区。还预定在全线实施数个分割突击。邓尼金计划在1400公里正面的两翼固守,在中央将军队撤至新地区,以便尔后以骑兵兵团的强大反突击阻止苏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并将其击退至库尔斯克、以至奥廖尔。 南方面军分两个突击集团行动:第14、第13集团军(步、骑兵4.5万人,火炮232门,机枪990挺,进攻地带达350公里)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作战,骑兵第1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步,骑兵2.6万人,火炮175门,机枪669挺,行动地带达220公里)在顿巴斯方向作战。东南方面军以第9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混成骑兵军(步、骑兵1.8万人,火炮165门,机枪661挺)在博古恰尔方向实施进攻。南方面军以第12集团军向基辅和向罗姆内、波尔塔瓦实施进攻,东南方面军以第10、第11集团军向察里津、科捷利尼科夫实施进攻,以保障两方面军突击集团的行动。骑兵第1集团军(南方面军)和混成骑兵军(东南方面军)在战役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进攻第一阶段(11月19日—12月17日)南方面军第14,第13集团军和骑兵第1集团军经哈尔科夫战役击溃了志愿军集团军的科尔尼洛夫步兵师和马尔科夫步兵师,击退了该集团军骑兵兵团即库班骑兵第3军、马蒙托夫骑兵集群(顿河骑兵第4军、库班骑兵第2军)以及其他部队的反突击。方面军在主要方向前进达225公里,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库皮扬斯克、旧奥斯科尔、新奥斯科尔等城市。在霍皮奥尔河—顿河战役中,东南方面军(第9、第10集团军)在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积极配合下,击溃了邓尼金顿河集团军第1、第2军,将其残部赶过顿河。在涅任—波尔塔瓦战役和基辅战役中,第12集团军击溃了志愿军集团军的基辅集群,解放了波尔塔瓦、基辅,并前出至左岸乌克兰中心地区。
在进攻第一阶段各次战役中,志愿军集团军基本兵力被击溃,其预备队和顿河集团军主力遭重创。邓尼金企图争得斗争转折的计划破产了,其军队则被击退到顿巴斯和顿河对岸。苏军解放了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的左岸乌克兰和顿河州北部地区。
进攻第二阶段(1919年12月17日—1920年1月3日) 在顿巴斯战役中,南方面军第13集团军、骑兵第1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再创志愿军集团军和顿河集团军,并解放了顿巴斯。游击队对他们顺利实施战役给予了很大帮助。在博古恰尔—利哈亚战役中,东南方面军第9、第10集团军将敌军向南击退100—140公里,以此配合了南方面军完成顿巴斯战役的任务。东南方面军第10、第11集团军进行的察里津战役以解放察里津而告结束。苏军在此方向夺得主动权后,转入追击仓促退却的白军高加索集团军部队。在巴甫洛格勒—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战役中,南方面军第14集团军向洛佐瓦亚、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实施突击,切断了志愿军集团军左翼集群与其在顿巴斯行动的主力的联系。在进攻第二阶段,志愿军集团军被彻底击溃,其残部则被赶到北塔夫里亚;损失惨重的顿河集团军和高加索集团军退往新切尔卡斯克、罗斯托-夫和顿河州南部地区。苏军前进180—200公里,解放了左岸乌克兰大部和顿河州的中心地区。
进攻第三阶段(1920年1月3—10日) 南方面军骑兵第1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东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实施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乞战役,南方面军第13、第14集团军实施了别尔江斯克战役并前出至亚速海。第12集团军展开了解放右岸乌克兰的顺利战斗。东南方面军第10集团军前出至萨尔河,第11集团军开进到里海沿岸草原。在此阶段,邓尼金各集团军被分割为两个沿离心方向退却的孤立集团:一个集团(顿河集团军和高加索集团军残部,步、骑兵约5.5万人)退向高加索,另一个集团(志愿军集团军残部,步、骑兵约1.5万人)退向克里木和敖德萨。
点评:此战,邓尼金将军白卫军主力被击溃,南部重要工业原料和农业区重回苏维埃共和国怀抱。面积为54.3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和2770万人口获得了解放。邓尼金军队在人员(仅被俘官兵就有6.1万人)、武器和技术装备方面遭重大损失。苏军进攻的特点是巧妙选定主要突击方向,规模大和行动多变。主要突击是沿最近的方向对最薄弱部位(各集团军接合部)实施的,考虑到了有利于苏军的战区社会经济条件,预先规定要粉碎敌军主要集团。苏军的进攻是在宽1100多公里、纵深达550公里地带(主要方向),历时53个昼夜连续实施的,平均速度为每昼夜10余公里,波及60多万平方公里地区。这种进攻速度在当时是高速度,是靠在主要方向使用庞大骑兵(骑兵第1集团军、混成骑兵军)以及苏军各兵种、正规部队与起义者游击队密切协同来达成的。苏军开展的目的明确、服从于迅速粉碎敌人这一任务的党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苏军统帅部把骑兵作为一种战役快速手段来使用,牢固掌握了主动权。各方面军和集团军首长在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大胆机动军队并在选定的方向上造成了对敌决定性优势。各方面军的航空兵(约90飞机)主要是为快速集群实施侦察。两个方面军实施大规模进攻的初步经验丰富了苏联的军事学术。

 

 

“转贴自苏联主义网www.cccpism.com”


 


Copyright 2004 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