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为 同 性 恋 者 的 柴 可 夫 斯 基

作者:佚名

伟大艺术家中的同性恋者为数不少,但丁的老师拉梯尼,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英国诗人马娄,剧作家王尔德,哲学家培根,英国伟大诗人蓝波以及奥地利作曲家马勒都在此行列之中。如果说奥尔罗娃的披露还不足以完全认定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恋者的话,不妨让我们在此稍作一番精神分析的心理论证。

一般来说,同性恋者有时会突然冒出结婚的念头来,想以此作为一个治疗的办法。但这种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他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从今天开始,我将设法结婚,正正经经的和某人结婚。”还不知道自己的恋人是谁,没有在异性的身上感到一种青春的勃发,和不可抵御的性爱诱惑,便异想天开地要设法结婚,这难道是正常人所想所为的吗?事实上他和他的学生安东尼娜短暂的失败婚姻,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柴可夫斯基时时处于神经衰弱状态,或者处于性的精神衰弱状态。他有时敏感多情,有时焦虑恐慌。这种状态几乎跟了他一辈子。得不到异性之爱的他,只能靠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还有极少数几个朋友,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家庭小圈子内,一生中和弟弟有大量的通信,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郁闷与痛苦;他这个孤独的单生汉经常把妹妹的庄园当作自己的精神避难所之一,在那里写下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

结婚是一个悲剧,与弟妹的情感又不能长久依赖,如何让柴可夫斯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精神家园,不再饱尝精神的颠沛流离呢?于是有了梅克夫人。正是同这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异性保持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才使他有了生存和创作的精神支柱。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这种方式对同性恋患者的治疗更有益。在他和梅克夫人的通信集中,这种超乎肉体的精神恋情随处可见,而且随着他们的交往而且日益加深。

在收到梅克夫人的断交信后,他在复信中写到:“如果不是有了你的友谊和同情,我一定会发疯且毁灭。”从此以后,柴可夫斯基的精神果真全面彻底地崩溃了。梅克夫人是他心中的上帝,她突如其来的绝交从灵魂上陷柴可夫斯基于死地。在《悲怆》中,柴可夫斯基已经为肉体自杀作了一次精神自杀的预演。他绝望地在这部辞世之作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大起大落、大波大折的旋律中,有对遥远的过去的甜蜜回忆,家乡的空气,母亲的呼唤,兄弟的情谊以及梅克夫人那天使般的精神之恋。而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从抑郁到狂躁的情绪在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反差。

当残酷的命运把他交给死神时,千疮百孔的灵魂已疲惫无力。在最后的乐章中,心灵最后一次面对自我,最后一次经历着人生大悲的痛苦,生命颤抖着走向死亡。


Copyright 2004 www.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非法理由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