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老柴,浪漫的夜曲——我听老柴的弦乐小夜曲

作者:杨圣捷

又到了夜深人静时,应该听点柔和但不失激情的曲子,柴科夫斯基的这首作品很适合大家的口位!

最近翻看了《蓝色的爱》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友谊的回忆录。让我惊叹以前的“鸿雁传书”竟然是可以造就这么神奇的人物的。其中有着这样一段话:“近来我的谬斯有多慈祥,”这是柴可夫斯基刚写完这首作品时的第一感想!“小夜曲写时内心有一股冲动,感觉得到。我大胆的希望他不至于毫无艺术性。”我惊讶地发现他对自己悲观情绪非常严重,而不像贝多芬那样永远信心十足。柴可夫斯基老是要低估自己的佳作。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很钟情于这部作品的!

老柴的这部佳作最初起草时,想象中看到的是介乎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间的东西。两部作品最后的定稿不愧都是灵感之作,雅俗共赏!

缓慢的引子建立在一个众赞歌式的主题上。一上来就考验你的胸膛。第一乐章有很强的节奏性,你可以跟着音乐舞动双手,让自己马上进入角色。第一主题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抽吸,不过我觉得更多的是思念与向往。在这里,小提琴和大提琴一唱一和,好像一对即将开始新生活的情侣走进教堂之前的沉重!一段沉默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主题,欢快的跳跃,让开头以为是悲歌或者安魂曲的人有了一个很大的反差。再重复一遍,让复杂的心情得到彻底的释放!

第二乐章是我个人最喜爱的,这是柴科夫斯基笔下最妩媚的旋律,听的时候感受一下第二小提琴方正,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一乐章的境界可以提升到作曲家心情的真谛了,柴可夫斯基的这种多多愁善感的复杂心态也非常值得我们探索!

第三乐章了,哇,简直就是勾魂,这么朦胧,如此幽远,乐曲中充满着纤巧的音色。写出这么有魔力的音乐使得中国人民对老柴这么情有独钟,而在中苏友好的同时也是前苏联文化气氛最低潮的时候。正是柴可夫斯基,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理想。乐曲在无声中结束!

乐曲又在无声中开始,第四乐章一首民歌《伏尔加纤夫曲》。接着,一段忙忙碌碌的主体呈现于眼前,还是这么轻快!忽然音乐停止,第一乐章的引子又冒了出来,让我们静一静,欢乐的灵魂该休息了,放纵过渡不太好。既然你明白了,大笔一挥,忙忙碌碌的主题又一次迸发!

完美的作品,也是比较流行的,因为它真的很好听。像涓涓的溪水,让人捉摸不定。月弯弯,朦胧胧,夜黑风高定人魂。


Copyright 2004 www.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非法理由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