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特 加 里 的 俄 罗 斯

作者:陈冰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某种意义上俄国史就是伏特加酒史。就连十月革命的爆发,也与伏特加直接关联。一战中沙皇把持着伏特加专卖权,以此作为战争的主要财源。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阶级不要造酒、喝酒、卖酒而起来革命。

托洛茨基在《伏特加,教堂和电影院》一文中说,革命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伏特加专卖权,号召工人在酒瘾上来后到电影院解除烦躁。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禁酒政策,列宁说:“伏特加和其他流毒会把我们领回到资本主义时代。”

但没有伏特加,就没有俄罗斯。要不是伏特加,禁酒的苏联共产党政权可能延续不了70年。上世纪30年代,为加强备战,斯大林下令取消禁酒令,大量生产伏特加,以支持国家财政,为苏联挣回15%vX上的财政收入。到了70年代,伏特加为国家财政贡献30%的收入。直到今天,它仍给俄国带来超过5%的国家财政收入,去年高达32亿美元。

伏特加同样“泡出”了俄罗斯的民族性:心气大,胆量大,魄力大,常给世界惊讶。大国沙文主义、宏大才美的心理取向、大国就是强国的政治观,从某种角度看,正是“酒家气氛”。

二战时苏军在首都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最后十几天,居然展开反攻,一口气把红旗插到柏林城上。冷战中苏联宇航员返回地面被确信无法生还时,赫鲁晓夫下令国家电视台直播“英雄为国殉职”的壮烈场面,让全体人民为他送行。科索沃战争期间,看来只有打“口水战”能力的叶利钦出奇制胜,让俄军成为第一支出现在科索沃的外国军队。

这些震撼世界的举动,也许只有喝过伏特加酒的人才有魄力做出。好酒的俄罗斯人喜欢扎堆,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可谓根深蒂固。因此共产主义理念无需太多的宣传,就能在民间得到响应。无论在酒桌上农庄里,还是在政府内,一旦形成共识就要大家遵守,不允许也懒得去‘特不同政见”。

酒喝多了,也养成俄国人“迷迷糊糊随大流”的习惯,俄国的法律注重保护国家而不在乎个人利益,领袖像农庄主斗样置于法律之上。俄国人办事懒散,“不要忙着回答,而要忙着倾听”是教条,喜欢运用“原则上可行”这个模糊术语,以倒在热情地承诺后有机会做出灵活的修正。


w w w . c c c p i s m . c o 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