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剧 院 的 幕 后 生 活
作者:徐琪



莫斯科大剧院是闻名世界的歌剧和芭蕾剧院,自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那具有帝国风格的建筑,剧院广场前阿波罗二轮四马车的青铜雕塑,早已深深地印烙在人们的脑海里,但人们是否想过天鹅绒大幕后面所发生的故事?!

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大约有两千六百多人,半数以上为女性,分工细致,各司其职:有的负责给布料染色,画上彩饰,有的负责剪裁刺绣,缝制芭蕾舞裙和舞鞋;有的专门给假发上卷定型,粘贴胡子。还有专人清洗红色的天鹅绒大幕,使大厅内所有的镜子和镀金饰物保持光亮。对这些与剧院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来说,大剧院不是人人熟悉的装饰画,也不是享誉世界的广告牌,大剧院是他们的家。

如果观众想给某位演员献花,剧院的引座员会很严肃地告诉他,应该把花送到指定的地方:剧院楼下右侧厢座的十六号,而且要附上便条,写明要送的人。

演出之前,演员穿着专门的衬衣先由化妆师化妆,再由服装师为她们换演出服。芭蕾舞裙束胸的后背有七至九个扣钩,演员必须在服装师的帮助下才能完全扣好。当男伴手托女伴腰部完成动作时,无意中可能会碰开舞裙束胸的扣钩,服装师必须用针线将扣钩缝上。

大剧院里负责服装的都是缝纫高手,通常情况下,只有独舞演员的舞裙才用线缝扣钩,而其他群舞演员则享受不到此种 “优待”。但是群舞演员也喜欢穿用线缝的舞裙,毕竟那样感觉更保险妥帖。如此一来可忙坏了服装师们。试想在短短的幕间休息时,要同时迅速地为三十多个演员换装、缝束胸、解短裙,那是何等紧张的一幅场景啊!

幕间休息前,在绣满金色花纹的红色天鹅绒大幕徐徐关闭时,身穿工作服的布景安装工人,已经站在舞台的两侧准备了。据说一晚上要搬运上吨重的布景,每人可以拿到约约六个美元的报酬。

目前剧院最缺的就是有经验的舞台工人,这也是大剧院惟一的纯男性工种。他们工作的好坏关系重大。例如某些芭蕾舞剧要求用布覆盖台面,但必须将布固定得非常平整,否则演员在旋转时鞋尖不易控制,甚至会随着盖布一起滑动,导致受伤。有些剧情要求演员从高处往地底下滑落(在舞台的地板上安装了十几个地道口,通往舞台下面,由人工控制开关),或是被皮带吊在不同的机械装置上做飞行动作。对这些高难度特殊表演的安全,舞台工人要全权负责。

大剧院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有各种制作车间及二百多名能工巧匠,包括裁剪工、缝纫工、刺绣工、布料染色工、洗衣工、制帽工、画师、木工、铁匠等等,他们与大剧院的编导、乐师、演员等共同孕育一个又一个新剧目。

芭蕾舞鞋也是剧院自制的。据说2000年一年,大剧院的芭蕾舞演员共穿坏了7200双舞鞋!不久前,一位在剧院的制鞋车间里工作了57年的女工退休了。几十年来,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那道复杂而又单调的工序:用手剪出芭蕾舞鞋的鞋帮。

大剧院的休息厅与观众厅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置身其中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可是要使大厅四周精美的镀金装饰保持光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样的精工细活惟有极温柔、细腻的女性之手才能完成。

大剧院还拥有自己的医院,现有医生一百多名,以治疗声带,关节,脊椎,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病症为主,为舞蹈演员治疗脚伤和腰伤,为歌剧演员治疗声带。

一走进大剧院,迎面就会碰上一些老太太笑容可拘、彬彬有礼地为观众引座。这些引座员大多是退休人员,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是副博士,她们被誉为大剧院名副其实的“守护神”。不同于其他工作,她们只有星期一才休息,而周六和周日因为有日场和晚场两场演出,工作反而更辛苦。她们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那些迟到的观众:“怎么可以迟到呢?这可是莫斯科大剧院啊!”


Copyright 2004 www.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非法理由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