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

张西曼与近代早期中俄 ( 苏 ) 文化交流

张小曼同志作品


谈到近代中国与俄罗斯 (前苏联) 的国际文化交流史,就不能不回想起中俄 (苏) 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张西曼教授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张西曼 (1895-1949) ,字百禄,湖南长沙人,曾于1908  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入京师大学堂学习,1911年为避清廷逮捕,北上留学俄属海参崴帝俄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 (后改东方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与俄国革命党人建立了联系,“感到他们的学识渊博,眼光远大,和热诚毅力的惊人”,张西曼接触了秘密传播的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列宁的著作,曾接受南京政府的委派、为支援辛亥革命孤身入深山招募反满骑兵,1912年到莫斯科和彼得堡参观访问,1914年经内蒙古回到东三省,以滨江道尹公署的工作为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1917年与友人创办了哈尔滨东华学校并亲自教授俄文,在张西曼的影响下,该校二十年代就成为中共在东北建党的据点和革命者赴苏俄留学的秘密中转站。
1917年列宁、托洛斯基领导的震憾旧世界的十月革命的红旗高举以后,14国的环攻使这个工农联合政权无日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张西曼及一切国际上的忠实朋友都为其优心如焚,怕它走上1871年巴黎公社的末路,然而结果是一天比一天壮大起来,1918年张西曼再次赴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考察,并虚心研究多数党成功的道理,那就是因为得到广大群众支持和参加的缘故,加上它有严密的组织和实行了民主集中制,由此绝对保障了党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张西曼基于以上深刻精密的认识,深信十月革命必有伟大的成功前途,遂将个人客观研究所得分别缕陈于孙中山先生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等人,积极主张发起成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接受十月革命的经验,在适应中国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充实我国革命的领导组织、青年干部和民众基础,以补救以前仅仅利用会党和新军的不足。
张西曼为中国革命方略上的改造起见,1918 年就开始着手将《俄国共产党党纲》择要地节译下来,并将俄国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党政建构和各民众运动的方案详加阐明。更利用 1919 年1月俄国共产党等九组织号召于3月召开国际会议的机会,由海参崴绕道大连秘密前来上海,谒见孙中山先生提供了自己翻译的参考资料,建议仿效俄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的内容改造中国革命的政党,同时响应国际会议,派遣富有时代政治学养的代表参加,共同策进消灭帝国主义和其走狗的伟大业绩,可惜当时由于孙先生尚有一些顾虑没有解除,所以在“详加考虑”的答辞下未能采纳张西曼的建议。
1919年7月张西曼回到北京,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目室工作,利用这里的便利条件,在蔡元培先生的完全同意和多方维护下,张西曼联合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等百数十人秘密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其宗旨是“集合信仰和有能力研究社会主义的同志互助的来研究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分会分布于全国大都会,但以后因少数人观念和主张的差异,有其他近乎昙花一现的组织应运而生,如基尔特社会主义研究会、工团社会主义研究会、无政府主义研究会等,到了1920年,社会主义研究会因鉴于声势日趋浩大,北洋军阀更未敢横加干涉,也进一步分别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俄罗斯研究会》,它们共同促进了1920年北京大学俄文系的成立和北京各大学的俄文班 (包括1924年交通大学的俄文班) 的纷纷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1923至1924年中国国民党的改组。
1919年7月创立的“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刊《少年中国》杂志一   卷九期 (1920年3月15日出版 ) 第一一七页至一二五页上,就刊登了张西曼以“西曼”笔名撰写的《俄国诗豪朴思硁(普希金)传》。
1918年张西曼赴俄罗斯考察十月革命时开始翻译列宁起草的《俄国共产党党纲》,民九年(1920年)出版单行本,1922年 1月《俄国共产党党纲》由陈独秀为首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以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名义、为中国共产党早期4种宣传小册子之一的“康民尼斯特 ( 共产主义 ) 丛书第二种”发行初版本,代替当时不能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党纲》在中国有力地传播了马列主义,译者署名“希曼”。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王兆国部长在张西曼诞辰百这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所说:张西曼“是我国较早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本书在二十年代多次再版,仅1922年1月就印行了3000册,中国共产党前后印行六版发行数万册,至今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法国里昂市图书馆和中国国内分别保存有张西曼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1922年、1926年和1927年的版本共11本书,2005年1月又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发现馆藏的两本1926年的第五版竟然是内容一致,而印刷字体、排版格式和标点符号均有不同的两个版本。
要宣传一国的文化,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张西曼为在中国推广俄语教学到处奔走、呕心唳血,在白色恐怖下不畏艰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21年4月4日,张西曼在致胡适先生的信中谈到“我是有志研究俄罗斯文学的一人,且常以中俄文化的‘相互沟通’自任”,这句话伴随张西曼的一生,成为他矢志不移促进中俄 ( 苏 ) 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1921年张西曼与北京大学聘请的俄籍教授柏烈伟合编了一本简明的《俄文文法》,1923年编辑出版了《中等俄文典》,1925出版了《新俄罗斯》读本,是初学者配套成龙的难得的好教材,这几本书以后又曾多次再版,影响了数以千计的青年,为推动中俄文化交流培养了大量宝贵的俄语人才。
张西曼除编辑出版俄语教科书以外,还亲自担任教师教授俄语,他曾在外交部北京俄文专修馆教书,瞿秋白就是这时期的学生;又积极协助北京大学恢复俄文系,曹靖华就是二期旁听生中的佼佼者;1922年至1924年,张西曼在冯玉祥的学兵团里担任吉合、何基沣、边章武等所在连的俄文教员;1924年前后在北方交通大学及中国大学等一系列学校创立俄文班,以后在国共合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张冲就是北方交大第二期的学生; 1925 年张西曼又创办了中俄大学,当张作霖东北军入关以后该校被解散,并入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大革命时期,张西曼南下担任武昌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兼俄文法政学系主任, 1927年翻译出版了《苏俄民法》、《苏俄刑法》、《苏俄宪法》;1928年4月与高鲁等同时担任大学院秘书,协助蔡元培先生主持大学院的工作,1929年担任国民党陆军大学俄文及政治教员,是杜建时、黄翔、郭汝瑰等国共两党的很多将军的老师,1931年担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文政治经济系教授,于伶、宋之的、王季愚等曾受教于先生;1932年张西曼任教中央大学,教授《俄国近代史》,当时中央大学中共地下党的支部书记杨晋豪在 50 年后还深情地回忆了这一段难忘的历史。
1935 年张西曼与徐悲鸿、张仲钧等创办了中苏文化协会,张西曼以中苏文化协会为阵地,做了大量促进中苏友好的工作。1936年张西曼翻译出版了《苏联新宪法草案》,1937 年又翻译了《苏联宪法》,并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宪法翻译到中国。1939年张西曼与王昆仑共同主持了中国艺术品送苏展览,1945年张西曼再次执教中央大学俄文系,直到 1949年7月张西曼因多年积劳成疾不幸逝世,才停止了他以毕生心血从事的促进中俄文化交流的高尚活动。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罗高寿大使在1995年6 月致张西曼诞辰百周年纪念座谈会的贺信中说:“多年来张西曼以从事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友谊的事业而在俄罗斯享有盛名。”他还说:“张西曼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永存,在中国的成就中,及在不断发展的全面的中俄合作中可以得以证实。为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张西曼的事业永存!”
张西曼在近代中国早期的中俄 (苏) 文化交流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名将长久地在中俄 (苏) 两国人民中传颂!

——————————————————————————————————————————————————————————————————————


欢迎去苏联主义论坛看更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