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

苏联消费品产业

无产阶级陈

  

  
 
   苏联工业通常被分为两类。甲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乙类是“苏联消费品产业”,包括生产生活资料的“轻工业”,如食品业、服装业、制鞋业等,也包括建筑业、家电业、水电燃气业等供个人消费的重工业。从斯大林时代早期开始,甲类是制定经济计划和部署经济战略的重点。

  消费品产业和苏联经济的发展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度过了短暂而严重的经济倒退时期,接着,苏联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从1928年到1991年,全国经济工作都是在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指导下完成的。苏联是世界三大基础重工业产品制造国之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苏联轻工业产品和消费耐用品的出口大大落后了。从1960年代开始,苏联才初步重视起消费品产业。这导致了消费需求一直仅保持着满意状态。
   尽管苏联政府一直设法把私人消费发展为公共消费,但是,每个家庭还是把他们的收入仅仅用于日用品的购买或储蓄。如果家庭收入不能充分地转变为商品,政府就会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为了加大消费品需求量,法定节假日会增多,工资收入会上升。在计划制定者看来,平衡消费品的输出量与消费者的收入量是非常必要的。
   在苏联时代,计划制定们始终在打一场消费品平衡战。早期,工资的上涨伴随着经济重心由消费者市场向生产者市场的转移。这导致了对外开放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计划制定者们把工资控制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加大了消费品输出。然而,到苏联时代末,计划制定者们却被不断增长的超额货币所困扰,其直接表现就是供应短缺。
   经历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的工业停滞时期后,计划制定者们希望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消费品产业将在苏联生产领域扮演更显著的角色。但是,除了更重视轻工业和调整整个生产计划体系外,到1989年,工业各条战线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在这个“五年计划”的后期,甚至出现了不切合实际的高生产定额,尤其在重工业方面。尽管大多数苏联官员同意“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必要而且早就该开始的,但改革如此庞杂的工业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消费品生产的过程和目标
   加大消费品供应量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实现它,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工人可以在奖励工资的刺激下提高他们的生产率,而这只有在他们的收入足以购买各类消费产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是:由于购买力没有进一步提高,因此早期的奖励工资措施没有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对重工业还是消费品产业的投资都能为苏联工业带来收益,因为刺激因素始终是有效的。这样,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要求非食品类消费品产业增长率为5.4%,消费服务业增长率在5.4%到7%之间。这两个数据指标都高出整体经济计划增长率。
   消费品指标涉及收音机、电视机、缝纫机、洗衣机、电冰箱、纸张和针织品。其中前三类获得的配额最高。虽然在1987年,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和家具较前一年都是生产收益最高的消费品,但只有家具业得到了它当年的配额。另外,工业计划制定者们试图依靠轻工业来促进外高加索和中亚等经济区的工业发展。这些地区有着密集的人口,但缺少重工业所需要的原料。

  1980年代的消费品供应
   在1980年代,基础消费品短缺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主要人口聚居区也如此。这些商品在一些大城市偶尔得依靠配给供应。除了工业计划失衡导致短缺以外,消费品产业的虚报浮夸也限制了实际供应。
   在分析苏联消费品短缺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并不是每一件可以看到的商品就一定能以它们的标价买到。例如,在迎接许多外国游客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供应就比全国其它地方好得多,直到1980年代末,那里还没有出现过实物配给。类似地,在一座小城市,国营商店货架上展示的商品仅仅意味着它们是用来配给的,不能随意购买。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短缺就意味着空空的货架和长长的队伍。也有一些商品供应的秘密渠道;例如,在很多情况下,商品会绕过商店货架而直接在产地销售。
   尽管在农贸市场有可能买到猪肉、牛奶等农产品,但价格通常会比国营商店的销售价高出2到4倍,而且季节性很强。
   在1980年代,西方电子产品的大量进口意味着苏联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威胁,因为苏联消费者很清楚自己缺少什么。1980年代中期,苏联主要家电制造商“荧光屏”公司生产的将近70%的电视机由于没有通过质量监督检验而被禁止销售。电视机业受到了格外的关注,这次严格的质检正是对“荧光屏牌”电视机过高的损坏率和保修率的一次警告。为了提高质量,1989年,“荧光屏”计划和华沙电视机厂合作生产彩电。
   按照西方专家的标准,俄国商品的质量是非常糟糕的。然而,从俄国自身的发展角度看,苏联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苏联成立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水平远在俄国之上;苏联在国内外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70多年里取得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迅速工业化的奇迹。
   到1980年代末,短缺更严重了。到1991年末苏联解体的时候,几乎每种食品都得配给。非配给消费品事实上已经在国营商店消失了。尽管在198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的非国营商店部分缓解了消费品短缺,但非国营商店的商品价格比国营商店的高出5到10倍,普通人无力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