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苏联主义网】 关于本站 联系站长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

里根经济学──重组美国(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美国近年来进行的几次民意调查显示,里根的声望越来越高了。在公众眼里,他即使不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总统,起码也是20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总统。撇开他在国际战略、价值观念方面的作为不说,仅就经济方面而言,正是他彻底改变了美国战后奉行的经济政策方针,重新划定了国家与市场之间的边界。他打破了凯恩斯主义的迷信,致力于放松和解除政府管制,从而为企业自由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他的这套做法,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背叛罗斯福

罗纳德·里根于1911年2月9日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小时候家境困难。但是里根一家人却满怀希望,非常乐观。里根上大学期间经历了大萧条,所以,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在痛苦之余,他成了罗斯福的崇拜者。里根在达到选民年龄后投的第一张票是给罗斯福,里根说:“因为我父亲是个民主党人,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是民主党人”。他父亲是民主党积极分子,曾经参加罗斯福在地方的竞选组织工作。里根当时做梦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他将拆除罗斯福建立以政府管理宏观经济和加强干预为主要内容、并由凯恩斯主义提供论证的新政体制。

中年时期的里根是一个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的电影,但他却是演艺界中活跃的公共人物。50年代中后期,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从民主党人转变成了共和党人。他的演员天赋令他在政治舞台玩得颇为顺手。里根确实不是一个拥有深厚根基的政治家,但他是个能够向人民说明他所信奉的原则的人,最后他凭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担任美国最大的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达8年之久。这是他的权力大本营,好莱坞位于这个州。

就在他担任州长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从来没有过奇怪现象:滞胀(stagflation):这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后遗症。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过综合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尤其是适当地运用通货膨胀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避免周期性衰退,保持较高的产业和就业水平。战后大多数西方国家奉凯恩斯主义为本,同时,还实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当然,也对经济活动施加了严厉的管制。 在短期内,这些政策似乎确实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人们以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管制,已经使人类经济进入了一个永恒的幸福状态。然而,从6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世界进入了通货膨胀时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最让凯恩斯主义者尴尬的是,在通货膨胀相当高的时候,就业率却在下降,产出增长速度也陷入停滞,同时还有高利率、高国债等等现象。凯恩斯主义破产了。里根于1981年2月5日宣布:“美国的经济情况是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

里根经济学的左膀右臂

好在,经济学和美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潮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管是民众还是经济学家,还有部分财经官员,都朦胧地意识到了,政府也是可以失灵的。而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则从理论上对此提供了坚实的论证。

启发了未来的里根的一位人物是芝加哥学派的领袖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首先质疑的是新政体制的原则。他认为,30年代的大萧条,并不是自由企业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政府管理货币的失败造成的。因而30年代之后政府大量干预经济,无异于缘木求鱼,滞胀乃是必然的。在芝加哥学派看来,国家干预总是利大于弊。他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新的原则:打碎大政府,让市场竞争发挥效力。他也提出了他的宏观政策工具:货币主义。政府应当放弃凯恩斯最青睐的财政政策,而更多地关注货币供应状况。而且,为了防止政府刻意操纵货币,他建议,中央银行最好按照一个固定的速度向市场供应货币,以保持价格稳定。在里根上台之前出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沃尔克,所奉行的就是修改后的货币主义。他也受过奥地利学派一些经济学家的影响。 里跟的另一个经济学资源是供应学派,当时被人跟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崩客联系在一起而被称为“崩客供应学派”。这个学派产生于60年代末,以拉弗尔、费尔德斯坦和蒙代尔为代表,它主张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竞争原则,抛弃凯恩斯理论所蕴涵的国家干预主义原则,全盘否定凯恩斯的宏观需求管理教条,实行“供给管理”: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该影响供给方(即企业活动)而不是影响需求,也即创造条件,让企业进行最广泛的自由竞争。 供应学派的一个著名理论是拉弗曲线。阿瑟·拉弗是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在一次鸡尾酒会的餐巾纸上画的一条旨在降低税率的曲线即所谓“拉弗曲线”,这个曲线提出了一个似乎令人困惑的假设:减税才有可能增税。其实,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税率越高,越会抑制投资,从而缩小了税基。而降低税率,尤其是最高税率,将将鼓励投资和生产,从而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总量。这个学派的政策建议就是:压缩政府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鼓励企业竞争。

这两个学派的理论,加上里根自己的政治设想,就形成了“里根经济学”。 里根以货币学派政策对付通货膨胀,以供给学派政策对付经济停滞。罗斯福上任之后,立刻开始扩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权力,而里根上任之后,立刻着手削减政府对于市场的权力。1981年上台伊始,里根即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其中包括四条施政纲领:减税,削减预算支出,撤销或放宽政府管理企业的有关法令规章,控制货币供应量。这其中蕴涵的基本经济哲学就是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和干预。 1986年9年27日,美国参议院于以74 :23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里根提出的“1986年税制改革法案”,至此,被里根称为“第二次美国革命”的税制改革顺利通过,将非劳动所得收入的最高税率从70%降到了50%,把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由28%减到了20%。

解除管制的一个成功典范是航空业。美国于1938年在罗斯福总统任内建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的管制规章,已经发达到完全荒唐的地步,甚至连“两个财政上有隶属关系的航空公司的职员是否可以穿同样的制服”也需由该局审批。而从1978年开始的解除航空业管制到里根时代走向高潮:1985年,里根关闭了民用航空局。新政体制第一次崩塌了,而消费者却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到1996年,同样的航线,旅客可以比管制时少掏26%的钱。铁路、电信、金融等等行业都出现了放松和解除管制的潮流。仅仅由于解除管制而为国家每年节约500-700亿美元。 但里根没有能够压缩政府开支,相反,政府开支大幅度增加了,这与里根本人的战略考虑有关,同时,削减社会福利项目,在政治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白宫继里报的“经济复兴计划”之后,又提出一些不能削减的开支项目。于是,讽刺的是,里根在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之后,又实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税计划。在他任内,美国联邦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他离任时达到29000亿美元,而他上任之初,仅为9500亿美元。

回顾历史,人们发现,里根任内,美国经济在增长速度方面的表现似乎并没有惊人之处。但里根经济学从根本上重组了美国的经济结构。里根所开创的经济政策新理念、并初步建立起来的新的政策框架,为经济增长、甚至为电脑、网络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革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曾经被日本企业打得落化流水的美国企业,在宽松的管制环境中迅速调整,美国的竞争力迅速上升。明智的经济政策所关注的不应该是、或者应仅仅是短期的GDP表现,而应该是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里根在1989年离任的时候比他上任的时候更人受欢迎。政策与价值观念与里根截然相反的克林顿,捡了个大便宜,任内享受了8年经济增长奇迹。当然,他也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潮流在变化,因此,他放弃了不少民主党传统的福利和管制政策,转而鼓励企业自由竞争。现任总统布什心目中的榜样不是他的老爸,而是他老爸的上司——里根。这确属取法乎上的精明之举。不过,由于患上老年痴呆症,里根自己对这一切、甚至对自己的成就都完全不知道了。

 


Copyright 2004 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体对苏联有好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