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苏联主义网】 | 关于本站 联系站长 |
苏军七十个集团军 1918—1920年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的苏军骑兵战役军团。遵照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19年11月17日决定,并奉南方面军1919年11月19日命令,在骑兵第1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骑兵第4、第6、第11师,独立直属部(分)队(装甲汽车营、航空兵大队、装甲列车等)。尔后,1920年4月编入骑兵第14师、布利诺夫骑兵第2师(不久调出);7月编入独立特遣骑兵旅。 1919年底至1920年1月上半月,骑兵第1集团军同配属的步兵第9和第12师,在南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参加了苏维埃军队对邓尼金军队的总攻。重创由三个骑兵军(乌拉盖军,什库罗军和马蒙托夫军)联合组成的白卫骑兵集群和加强有装甲列车的预备队混编师。尔后,骑兵第1集团军继续向南方迅猛发展进攻,重创敌顿河第4军,歼灭白匪军切尔克斯克师和乌拉盖骑兵集群残部,并与南方面军第8和第13集团军并肩作战,于1920年1月1日解放顿巴斯。集团军连克塔甘罗格(1月6日夜)、顿河畔罗斯托夫(1月10日)后,进抵亚速海沿岸,从而将邓尼金军队的战线割为两段。 1920年1月16日,骑兵第1集团军编入高加索方面军,并参加解放北高加索(参见北高加索战役)。骑兵第1集团军顶风冒雪,穿越冰雪覆盖、荒无人烟的萨利斯克草原,行程150余公里,在叶戈尔雷克斯卡亚车站附近协同第10集团军和独立骑兵旅,击溃巴甫洛夫将军的骑兵集群(1万—1.2万人)、库班步兵军及其他白卫军精锐兵团和部队,缴获甚丰,俘获大批敌军,迫使邓尼金军队撤向新罗西斯克。由于地主资产阶级波兰进犯苏维埃乌克兰,骑兵第1集团军遵照列宁的指示,由迈科普地域向乌曼地域变更部署(1920年4月3日—5月25日),52天完成了1200公里的征程。集团军总兵力为1.8万人,362挺机枪,48门火炮和24架飞机。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编成中参加对波兰白卫军的反攻,在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方向实施突击。1920年6月5日,骑兵第1集团军成功突破敌防御;6月7日解放日托米尔和别尔季切夫。集团军向波兰第3集团军侧后兼程急进,迫使其于6月11日放弃基辅(参见基辅战役)。1920年沃伦斯基新城、罗夫诺、利沃夫三次战役中,骑兵第1集团军与步兵第24、第45和第47师并肩战斗,连克沃伦斯基新城、罗夫诺、布罗德、卢茨克等城。苏维埃军队虽已进抵利沃夫接近地,但未能攻克该城。8月,骑兵第1集团军向扎莫斯季耶(扎莫斯齐)变更部署,编入西方面军。集团军遭敌优势兵力抵抗,就地转入防御。遵照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骑兵第1集团军由扎莫斯季耶地域向南线转移,并于10月27日傍晚,在别里斯拉夫地域集结待命。1920年10月末,骑兵第1集团军在南方面军的反攻(1920)进程中,协同其他集团军,先后参加歼灭北塔夫里亚之敌和彼列科普—琼加尔战役(1920),以肃清克里木弗兰格尔军队的残部。11月13日,同其他部队一起进占辛菲罗波尔,11月15日,与步兵第51师并肩战斗,解放塞瓦斯托波尔。 1920年11月末,骑兵第1集团军参加讨伐乌克兰马赫诺匪帮。1921年6月调北高加索,在顿河和库班河流域参加剿匪。1923年10月骑兵第1集团军的建制撤销。 骑兵第1集团军驰骋内战疆场,赢得了不朽的光荣。全体官兵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是社会主义祖国保卫者的典范。 骑兵第1集团军司令:1919年11月—1923年10月布琼尼。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历任委员:1919年11月—1921年5月伏罗希洛夫,1919年11月—1920年7月夏坚科,1920年5月—1921年5月米宁,1920年10月—1921年5月戈尔布诺夫,1921年4—5月布布诺夫。 骑兵第二集团军(国内战争) 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年代苏军骑兵战役军团之一。1920年7月,依据西南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倡议,作为对弗兰格尔将军的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突击力量组建而成。骑兵第2集团军编有骑兵第2、第16、第20、第21师,骑兵第9团和4个装甲支队。 集团军是在极其复杂的条件下组建的。人员和装备奇缺。作战之前,骑兵第2集团军建制中仅有骑兵4775人,步兵639人,机枪252挺,火炮55门和装甲车16辆。人员编制总数为9290人。弗兰格尔将军的军队在兵力上居于优势,为我军的两倍。7月25日,敌军在奥列霍夫、热列别茨地域再次发起进攻,突破第13集团军防线,并向亚历山德罗夫斯克(今扎波罗热)方向发展进攻。骑兵第2集团军调至这一方向作战。该集团军协同第13集团军,经过激烈的战斗抗击了弗兰格尔军队的突击,并将该敌打回原进攻出发地位。8月,骑兵第2集团军继续在北塔夫里亚积极作战。8月末,在卡霍夫卡方向深入敌后220公里,对敌后方实施了骑兵袭击。弗兰格尔被迫调集重兵,以应付骑兵第2集团军。该集团军在上述战斗中,不仅制止了敌人的猛烈攻击,而且奋勇前进,于9月2日进抵卡霍夫卡登陆场。9月3日,骑兵第2集团军调往方面军预备队(阿波斯托洛沃地域)进行紧张的军政训练。集团军总兵力猛增至1.7万人。骑兵第9团扩编为独立骑兵旅;骑兵第20师撤销。1920年10月,骑兵第2集团军密切协同第6集团军,在尼科波尔以西进行顽强战斗,并于肖洛霍沃(阿波斯托洛沃东南)附近重创敌重兵集团。此战有助于苏军夺取作战的主动权。10月22—24日,加里宁视察了该集团军。 他在军人大会上讲话,热烈祝贺官兵们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并祝愿他们在彻底粉碎弗兰格尔军队的战斗中获得更大战果。10月25日夜间,即南方面军总进攻开始的前两天,该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在尼科波尔以南夺取了登陆场,为固守登陆场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战斗。骑兵第2集团军的作战行动有力配合了南方面军突击部队向彼列科普推进并攻占该城。在北塔夫里亚歼灭弗兰格尔主力之后,骑兵第2集团军参加了彼列科普—琼加尔战役(1920)。11月11日,该集团军在攻占尤舒尼斯克筑垒地域之后,进入突破口,迅速向占科伊车站方向推进,11月12日攻占该车站,11月13日首批冲进辛菲罗波尔。因对弗兰格尔军队作战中表现英勇顽强,有200余名官兵荣获红旗勋章。1920年12月6日,骑兵第2集团军改编为骑兵第2军。 历任司令:1920年7—9月为戈罗多维科夫,1920年9—12月为米罗诺夫。 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 1929年8月组建,番号为远东特别集团军。编有远东边疆区、布里亚特—蒙古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和西伯利亚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的全部驻军,还编有由苏联中央区移防来的步兵第21和第35师。远东特别集团军领率机关在西伯利亚军区步兵第18和第19军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并负责远东区舰队(1931年1月27日起为红旗阿穆尔区舰队)的作战指挥。1929年10—11月,远东特别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协同远东区舰队打败了中国奉系军阀(参见中东路战争)。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予远东特别集团军红旗勋章(1930.1.1),以表彰全体官兵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从此,集团军称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 为进一步确保远东安全,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于1931年抽调驻滨海地带的兵团和部队组建了滨海军队集群(司令为普特纳)。同时,为加强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于三十年代从其他军区抽调新的兵团和部队编入该集团军。上述措施大大提高了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保卫苏联远东国境的战斗力。遵照国防人民委员部1935年5月17日命令,在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基础上组建远东军区,同年6月2日,该军区又改编为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 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十分重视提高兵团和部队的战斗素质。兵团和部队人员的训练是在切合实战条件下进行的,普遍实施了首长司令部和实兵演习,以及联合大演习。全体官兵积极参加国防和经济建设。为更全面地保障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和远东居民的农付产品供应,成立了特别农垦军,军部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军长为卡尔梅科夫)。在退伍军人倡议和参加下,组织了数十个集体农庄(见红军战士集体农庄)。1935年5月,遵照国防人民委员部命令,由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抽调外贝加尔军队集群,该集群后来成为组织外贝加尔军区的基础。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苏军事入侵的威胁日益增长,遵照国防人民委员部1938年6月28日命令,在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基础上组建了红旗远东方面军。 布柳赫尔始终任集团军司令(1935年起为苏联元帅)。
苏第一集团军 全称红旗第一集团军。1938年7月在远东组建,属红旗远东方面军建制,最初番号为滨海第1集团军。集团军领率机关在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滨海军队集群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编有乌苏里斯克州、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滨海州部分地区的所有驻军和地方军事指挥机构。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并负责太平洋舰队的作战指挥。1938年,集团军许多兵团参加了哈桑湖战斗。远东方面军撤销后,遵照国防人民委员部1938年9月4日命令,集团军改编为红旗独立第1集团军,直属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1940年7月,远东方面军重新组建,集团军再次归其建制,1945年3月,编入该方面军滨海军队集群。1945年8月前,集团军与苏军驻远东其他兄弟兵团和部队一起常备不懈,随时准备抗击日军可能的入侵。 1945年8月初,集团军辖步兵第22、第39、第59、第231、第300和第365师,坦克第75、第77和第257旅,独立坦克第48团,第6和第112筑垒地域,以及炮兵、高射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在远东第1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远东战役(1945)。战役第三天,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攻占梨树镇(8月11日),尔后,协同第35集团军,围歼日军密山集团,并攻占密山筑垒地域(8月12日)。集团军继续进攻,强渡穆棱河,翻越老爷岭,攻占林口县,并派出先遣支队进抵牡丹江接近地,一举攻克该城。攻占牡丹江后,红旗第1集团军向哈尔滨迅猛发展进攻,8月20日,集团军先遣支队进占该城,并与远东第2方面军先期着陆的空降兵会师。 战役中,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步兵第26军,步兵第22和第300师,坦克第77和第257旅等)因战功卓著,荣获哈尔滨荣誉称号和政府奖赏。红旗第1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对日本关东军作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2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月—1942年10月为瓦西里耶夫中将,1942年10月—1945年6月为萨武什金少将(1943年10月29日晋升为中将),1945年6月至战争结束为别洛博罗多夫上将。
苏军第三集团军
卫国战争爆发后,第3集团军(辖步兵第4军、机械化第11军、第68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兵团和部队)在西方面军编成内,于格罗德诺、利达、新格鲁多克地域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1941年6月底,德军优势兵力突入明斯克地域,切断了第3集团军与西方面军的联系(参见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7月8日以前,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敌后英勇奋战,箝制了德军大量兵力。尔后,集团军多数兵团和部队几经艰苦奋战,突出重围,少数部队留在敌后开展游击运动。第3集团军突围后,留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整补,8月初转隶中央方面军,8月25日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在两方面军编成内,先后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和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1941)。11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11月11日编入西南方面军)继续实施防御战斗,12月5日,撤至米哈伊洛夫卡(博戈罗季茨克东南40公里)和叶夫列莫夫以东地区。苏军在莫斯科城下转入反攻(参见莫斯科战役)后,第3集团军奉命参加叶列茨战役(1941),战役中收复叶夫列莫夫(12月13日)。集团军(12月24日起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内)继续发展进攻,12月末进至奥廖尔以东祖沙河右岸,就地转入防御。尔后,坚守已占地区,直至1943年夏季,在此期间实施有限目的的阵前出击,从而改善了许多地段上的防御态势。 7—8月间,集团军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9—10月初参加布良斯克战役(1943),战役即将结束时,进至索日河左岸普罗波伊斯克(斯拉夫哥罗德)地域。10月7日转隶中央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1944年2月17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戈梅利—列奇察战役(1943)和罗加乔夫—日洛宾战役(1944)。1944年下半年,集团军全体官兵先后在白俄罗斯第1和白俄罗斯第2(7月5日起)方面军编成内,参加苏军收复白俄罗斯和解放波兰东部地区的战役(参见白俄罗斯战役),英勇善战。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参见明斯克战役)、比亚韦斯托克三次进攻战役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且战且进500余公里,连克新格鲁多克(7月8日,协同第50集团军)、沃尔科维斯克(7月14日)、比亚韦斯托克(7月27日)诸城。集团军继续发展进攻,再克奥斯特罗文卡(9月6日)和沃姆扎(9月13日)两城。集团军进抵纳雷夫河后,在奥斯特罗文卡、鲁然一线地区转入防御。姆瓦瓦—埃尔宾进攻战役(1945)中,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突击集团编成内,由鲁然登陆场向维伦贝格(维尔巴尔克)、梅尔扎克(佩年日诺)方向实施进攻。2月10日起,集团军编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3月,在其编成内于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西南地域参加歼灭敌东普鲁士集团(参见东普鲁士战役)。4月初,向屈斯特林东南地域变更部署,就地编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柏林战役(1945)。5月8日,在易北河马格德堡东北结束了战斗行动。 战争年代,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屡建战功,因而改称近卫兵团和部队,并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83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库兹涅佐夫中将;1941年8—12月为克列伊泽尔少将;1941年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1942年1—2月为巴托夫中将;1942年2—5月为日马琴科少将;1942年5月—1943年6月为科尔尊中将;1943年6月至战争结束为戈尔巴托夫中将(1944年6月29日晋升为上将)。
苏军第四集团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在此条件下第4集团军于1939年8月,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博布鲁伊斯克军队集群基础上组建。9月,集团军在白俄罗斯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向西白俄罗斯的进军。1939年11月14日编入白俄罗斯特别军区(1940年7月11日起为西部特别军区)。受命掩护布列斯特—明斯克方向。 卫国战争前夕,第4集团军编有步兵第28军、机械化第14军、第62筑垒地域、炮兵等直属部队。 德军大举入侵后,集团军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对优势德军进行艰苦防御战斗,以阻击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防御战斗进程中,被迫由布列斯特地域撤至科布林和博布鲁伊斯克地区。7月初调方面军预备队,经过补充后,从7月15日起,在索日河左岸普罗波伊斯克(斯拉夫哥罗德)地区继续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7月末,集团军被撤销;其野战领率机关用以组建中央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 1941年9月末,第4集团军再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285、第292和第311师,骑兵第27师,炮兵以及其他部队。 10月上半月,集团军在沃尔霍夫河右岸由基里希至格鲁济诺(丘多沃以东12公里)一线地区展开,以掩护布德戈希和季赫温方向。1941年10月下半月至12月,参加季赫温防御战役和季赫温进攻战役。1941年12月末,第4集团军(12月17日编入新建沃尔霍夫方面军)进至沃尔霍夫河基里希地域,并在格鲁济诺西北该河左岸夺取登陆场数处。尔后,集团军(1942年4月23日编入列宁格勒方面军,7月9日起再次编入沃尔霍夫方面军)实施扩大登陆场和坚守沃尔霍夫河已占地区的战斗,直至1943年10月。1943年10月,集团军拔除了德军基里希登陆场,并从这时起,集团军主力沿沃尔霍夫河左岸设防。1943年11月,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军队部署上有所变化,因而第4集团军被撤销。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1941—1943年对德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8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1944年1月,第4集团军第三次组建。第34集团军领率机关改称第4集团军领率机关,外高加索方面军抽调一些步、骑兵兵团和独立部队编入该集团军。第4集团军依据苏伊条约(1921),暂驻伊朗。 历任司令:1941年6月为科罗布科夫少将;1941年6—7月为桑达洛夫上校;1941年9—11月为雅科夫列夫中将;1941年11—12月为梅列茨科夫大将;1941年12月—1942年2月为伊万诺夫少将;1942年2—6月为利亚平少将;1942年6月—1943年10月为古谢夫少将(1943年9月25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1月至战争结束为索韦特尼科夫中将。
苏军第五集团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爆发和面临德国入侵威胁的情况下,第5集团军于1941年1月在基辅特别军区组建。卫国战争前夕,第5集团军编有:步兵第15和第27军,机械化第9和第22军,第2和第9筑垒地域及炮兵、工程兵等直属部队。 战争爆发后,编入西南方面军。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先后在布列斯特以南国境地区、科韦利、杜布诺、罗夫诺、日托米尔等地域,以及依托科罗斯坚筑垒地域既设阵地实施防御战斗。7月11日至9月20日,在基辅方向参加对优势德军的防御交战(参见基辅战役),在上述阻击战中,其兵团和部队损失惨重。9月20日,第5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兵团和部队用以补充西南方面军其他集团军。 1941年10月,第5集团军在莫扎伊斯克筑垒地域军队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32、第133师,坦克第18、第19、第20旅和炮兵、工程兵等直属部队。10月12日起,编入西方面军,截至12月4日,在莫扎伊斯克、多罗霍沃、兹维尼哥罗德等地域实施防御战斗。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阻击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和坚决果敢。步兵第32师(师长波罗苏欣上校)各部队在博罗季诺古战场奋战五昼夜,打退了德军多次猛烈冲击。11月末,第5集团军在兹维尼哥罗德、库宾卡、阿库洛沃以西地区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2月初,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对伊斯特拉和兹维尼哥罗德方向德军实施反突击,尔后参加反攻,在反攻进程中连续收复图奇科沃、多罗霍沃等居民地。第5集团军各兵团继续发展进攻,于1942年1月收复莫扎伊斯克,并进抵格扎茨克接近地,遭德军有组织的抵抗(参见莫斯科会战)。尔后,第5集团军在格扎茨克以东西方面军中央地段坚守防御地区。1943年3月,集团军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3月6日收复格扎茨克(加加林)、3月12日收复维亚济马。8—9月第5集团军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并收复斯摩棱斯克(9月25日)。 第5集团军在西方面军预备队经短暂休整之后,向柳巴维奇(斯摩棱斯克以西60公里)总方向继续进攻,10月11日进至切尔尼察河、韦尔希塔河(鲁德尼亚西南)地区,就地转入防御。11月14日起,在奥尔沙方向实施进攻战斗,并手12月底进至罗萨先卡河一线地区。1944年1月初,向维捷布斯克东南地域变更部署,并接替了第33集团军防务。1—6月,第5集团军各兵团在博古舍夫斯克方向实施进攻战斗。参加白俄罗斯战役(1944)是第5集团军战史中的重大事件。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编成内作战,先后参加维捷布斯克—奥尔沙(6月23—28日)、明斯克(6月29日—7月4日)、维尔纽斯(7月5—20日)和考纳斯(7月28日—8月28日)战役,战役进程中连战皆捷。1944年8月,集团军各兵团在方面军中首批进抵东普鲁士国境。1945年1月13日起,参加东普鲁士战役(1945),战役进程中,协同方面军其他兵团,粉碎德军蒂尔西特—因斯特堡和海尔斯贝格两集团,并攻占因斯特堡(切尔尼亚霍夫斯克)。战役结束阶段,集团军参加肃清泽姆兰半岛德军集团。 4月20日,第5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尔后调往远东,编入滨海军队集群,该集群于1945年8月5日改编为远东第1方面军。8月9日起,集团军(辖步兵第17、第45、第65和第72军,第105筑垒地域,坦克、炮兵旅和其他部队)参加远东战役(1945)。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远东第1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作战,突破日军沃伦抵抗枢纽部,并进至太平岭东部支脉。集团军各兵团在山林地困难条件下继续进攻,连克数城,强渡穆棱河和牡丹江,对粉碎关东军许多兵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国战争年代,第5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为此荣获勋章和奖章,其中100余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9月为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1941年10月为列柳申科少将;1941年10月—1942年4月为戈沃罗夫炮兵少将(1941年11月9日晋升为炮兵中将);1942年4—10月为费久宁斯基少将(1942年6月13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2月为切列维琴科上将;1943年2—10月为波列诺夫中将;1943年10月—1944年10月和1944年12月至战争结束为克雷洛夫中将(1944年7月15日晋升为上将),1944年10—12月为沙夫拉诺夫中将。
苏军第六集团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第6集团军于1939年8月在基辅特别军区组建。1939年9月,在乌克兰方面军编成内,参加苏军向西乌克兰的进军。卫国战争前夕,第6集团军(辖步兵第6、第37军,机械化第4、第15军,骑兵第5军,第4、第6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部队)在利沃夫方向克雷斯特诺波尔、格拉博韦茨一线地区展开。战争爆发,编入西南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在利沃夫西北参加边界交战。尔后,集团军虽经艰苦奋战,但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撤至布罗德、扬波尔和别尔季切夫。7月,集团军(7月25日起编入南方面军)参加乌曼战役(参见基辅战役)。第6集团军在乌曼东南经艰苦防御战斗后,遂于8月10日被撤销,所属兵团和部队用以补充南方面军其他集团军。 1941年8月末,第6集团军在南方面军步兵第48军基础上再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69、第226、第230、第255、第273和第275师,骑兵第26,第28师,坦克第8师,歼击航空兵第44师,炮兵,工程兵及其他部队。组建后,在第聂伯河左岸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西北地域设防。9月末,转隶西南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实施顿巴斯战役(1941)。1月,集团军参加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1942),5月,参加哈尔科夫交战(1942)。6月初,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其兵团和部队突出合围后,均被西南方面军收容,留作预备队。 1942年7月初,第6集团军第三次组建,由后备第6集团军改称,编有步兵第45、第99、第141、第160、第174、第212、第219和第309师,步兵第141旅,炮兵及其他兵团和部队。7月,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1942)。8月,实施进攻战斗,战斗中收复科罗托亚克,并在该城以北顿河右岸,夺取了规模不大的登陆场2处。12月,第6集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编成内,1942年12月19日起在西南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编成内,参加顿河中游战役(1942),1943年1月末至2月,参加收复顿巴斯的战役(参见顿巴斯战役),并在哈尔科夫以南参加抗击德军举行的反攻(参见哈尔科夫德军进攻战役)。顿巴斯战役(1943)中,集团军西进约250公里,收复洛佐瓦亚(9月16日),战役即将结束时,左翼兵团和部队进至第聂伯河,强渡该河,并在兹沃涅茨科耶和沃伊斯科沃耶两地域夺取登陆场。1943年12月,集团军在扎波罗热以南进行扩大已占登陆场的战斗。1948年冬季和1944年春季,集团军在右岸乌克兰战役中连续参加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和敖德萨三次进攻战役。1944年6月,第6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第37和第46集团军,其野战领率机关调方面军预备队,7月18日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2月,转隶乌克兰第1方面军,并在桑多梅日地域将近卫第3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部分兵团和部队编入自己的建制。1945年1—2月间,集团军参加桑多梅日一西里西亚、下西里西亚两次进攻战役。3月至5月初,集团军在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地域实施歼灭德军被围集团的战斗。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81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穆济琴科中将;1941年8—12月为马利诺夫斯基少将(1941年11月9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1—6月为戈罗德尼扬斯基少将(1942年3月27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7月—1943年5月为哈里东诺夫少将(1942年12月20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5月—1944年5月为什列明中将;1944年6—8月和9—12月为库利舍夫少将;1944年9月为茨韦塔耶夫上将;1944年12月至战争结束为格卢兹多夫斯基中将。
苏军第七集团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苏联面临德国利用芬兰发动侵略的现实威胁的情况下,第7集团军于1939年10月在列宁格勒军区再次组建。1939—1940年苏芬战争爆发时,集团军编有9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另3个独立坦克旅、若干炮兵团及其他部队。 1939年11月30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卡累利阿地峡发动进攻,经数日激战,突破敌战役障碍地带,于12月12日进至“曼纳林防线”(北起拉多加湖南至芬兰湾)主要防御地带,就地暂时转入防御。 1940年1月7日起,集团军编入西北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于2月11日在维堡方向对“曼纳林防线”发起强攻。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突破敌永备防御阵地后,协同波罗的海舰队重创卡累利阿地峡芬军主要集团,并于3月13日攻占维普里(维堡)城堡要塞。集团军所属9个步兵师和5个坦克旅因作战有功,获政府奖赏。数千名官兵作战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为此,获得各种勋章,其中一些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苏芬战争结束不久,第7集团军即被撤销。 苏芬战争期间历任司令:1939年10—11月为雅科夫列夫(二级集团军级); 1939年11月—1940年4月为梅列茨科夫(一级集团军级)。 3.在德国(包括驻挪威北部的德军)及其同盟国芬兰加强军备,准备进攻苏联的情况下,第7集团军于1940年下半年在列宁格勒军区第三次组建。卫国战争爆发前夕,集团军在拉多加湖以北苏芬国境设防。6月24日起,辖步兵第54、第71、第168、第237师、第26筑垒地域及炮兵、航空兵、工程兵等部队,编入北方面军。 7月1日至30日,在卡累利阿参加阻击芬兰军队的防御战斗。左翼各师担任宽大正面上的防御,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后撤。第7集团军得到许多兵团和部队的加强后, 于7月30日在波罗索泽罗、绍托泽罗、图洛克萨河(奥洛涅茨城西北25公里)一线地区阻止了德军进攻。 8—9月,集团军先后在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编成内,对德军在拉多加湖东北进攻的集团进行激烈的阻击战斗。9月中旬,在乌赫塔和雷博勒方向担任防御的兵团和部队转隶卡累利阿方面军刚组建的凯姆战役集群。1941年9月25日,集团军调出卡累利阿方面军,改称独立第7集团军,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0月中旬,集团军在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和孔多波加方向作战的兵团和部队调卡累利阿方面军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战役集群。从这时起,独立第7集团军在拉多加和奥涅加两湖之间沿斯维里河设防,并为改善防御态势,不断采取阵前出击。 1944年夏季,第7集团军(辖近卫步兵第37军、步兵第4、第94和第99军,第150和第162筑垒地域,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在卡累利阿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1944)。9月末,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前出到苏芬国境,占领韦尔特西利亚(索尔塔瓦拉城以北60公里)库卡瓦兰皮湖一线地区。1944年10月,集团军调卡累利阿方面军预备队,11月15日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5年1月初,集团军被撤销。在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了近卫第9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 卫国战争年代,第7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因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63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9月和1941年11月—1942年6月为戈列连科中将;1941年9—11月为梅列茨科夫大将;1942年7月—1943年1月为特罗菲缅科中将;1943年1月—1944年8月为克鲁季科夫少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8—11月为格卢兹多夫斯基中将。 苏军第八集团军
1939年10月,第8集团军在列宁格勒军区诺夫哥罗德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而成。其基本任务是保障苏联西北部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 苏芬战争中,所属兵团和部队在彼得罗扎沃茨克方向作战。1940年8月,转隶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 卫国战争开始时,第8集团军的战斗编成为:步兵第10和第11军,机械化第12军和反坦克炮兵第9旅。 战争一爆发,即在希奥利艾方向投入对优势德军的战斗。集团军部队在西北方面军编成内作战,进行许多激烈的防御战斗,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反突击。仅在希奥利艾西南地域,就击毁德军坦克达300辆,使德军坦克集团遭致重大损失。集团军遏止敌猛烈攻击,从而打破了德军指挥部将该集团军逼向里加湾并予以歼灭的一切计划。第8集团军务兵团疲惫、消耗敌人之后,在派尔努、塔尔图地区设防固守,使德军在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海岸多次登陆的尝试均未得逞。 7月14日起,属北方面军建制,8月27日,转隶列宁格勒方面军。9月7日前,集团军部队伤亡很大,仍坚持与海军陆战第2、第5旅共同作战,并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海岸炮兵支援下,经过长期顽强战斗,到9月7日,在沃龙卡河、旧彼得戈夫地区制止了德军突向列宁格勒的进攻,建立了奥拉宁色姆斯克滩头阵地,这一阵地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起了重要作用。1941年11月初,集团军领率机关及其主力奉命撤离滩头阵地,编入方面军预备队。1942年1月,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和所属部分兵团越过千里冰封的拉多加湖,进至姆加方向作战。 6月9日,第8集团军转隶沃尔霍夫方面军,8月末,与突击第2集团军部队协同,为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在锡尼亚维诺方向实施多次进攻。战役过程中重创德军,并破坏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重新举行攻势的准备。1943年1月12—30日,于锡尼亚维诺方向作战的同时,参加了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战斗(参见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突破)。7—8月,参加姆加进攻战役,战役过程中攻占了德军波列奇耶抵抗枢纽部。1944年1—2月,协同第54和第59集团军各兵团举行了彻底消除对列宁格勒封锁的战斗(参见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7—11月参加肃清德军纳尔瓦集团和收复蒙海峡群岛的战斗。1944年12月至1945年5月,担任爱沙尼亚共和国海防任务。1945年10月第8集团军被撤销。 历任司令:1941年3—6月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941年6—7月为伊万诺夫中将;1941年7—8月为柳博夫采夫少将;1941年8—9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1941年9月为谢尔巴科夫少将;1941年9—11月为舍瓦尔金中将;1941年11月—1942年1月为邦达列夫少将;1942年1—4月为苏霍姆林少将(1942年11月10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4月—1945年5月为斯塔里科夫中将。 苏军第九集团军
.卫国战争开始时,第9集团军于1941年6月在敖德萨军区组建。最初番号为独立第9集团军,下辖步兵第14、第35、第48军,骑兵第2军,机械化第2、第18军,第80、第81、第82、第84、第86筑垒地域和其他部队。 集团军编入新建的南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边境交战,交战进程中,沿普鲁特河东岸实施防御,在基什尼奥夫西北地区阻击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进攻。尔后,南方面军节节退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第9集团军先后沿德涅斯特河下游、南布格河尼古拉耶夫及其以北地域和第聂伯河由卡霍夫卡至该河河口地区担任防御。10月,参加顿巴斯防御战役,11月,参加罗斯托夫防御战役。11—12月,参加苏军顿河畔罗斯托夫城下反攻(参见罗斯托夫战役),反攻进程中,与第37、第56集团军协同作战,粉碎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各兵团,攻占顿河畔罗斯托夫,进至米乌斯河。1月,参加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1942)。 1942年夏季先后在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编成内,在顿巴斯和顿河大弯曲部阻击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 1942年8月,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第37集团军,其野战领率机关在奥尔忠尼启则地域将步兵第11军,步兵第151、第176、第384师,海军陆战第62旅和其他独立部队编入建制。第9集团军率上述兵团和部队转隶外高加索方面军,秋季先后参加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战役(1942)和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战役(1942)。 1943年1月,继续参加高加索会战,从德军占领下收复普罗赫拉德内伊、矿水城和阿尔马维尔(与第37集团军共同收复后者)。集团军在北高加索方面军(1943年1月24日起)编成内,追击退却德军,攻占克鲁泡特金,2月初,进抵克拉斯诺达尔以北的别伊苏格河右岸。在整个进攻时节(1943年1—2月初),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极为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且战且进,前进近600公里,歼敌数万名官兵,缴获敌大量军事技术装备,与其他集团军协同作战,大大削弱了德军“A”集团军群,并将其主力驱至库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岛。2—3月中旬,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集团编成内参加克拉斯诺达尔战役(1943)。 1943年春夏两季,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为改善既设阵地进行许多战斗,并为发起新的攻势作了准备。9—10月,集团军参加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1943)。战役结束后,留作北高加索方面军预备队,1943年11月,第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因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获得勋章和奖章。 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历任司令:1941年6—9月为切列维琴科上将,1941年9月—1942年5月为哈里东诺夫少将,1942年5—6月和1943年5—6月为科兹洛夫少将,1942年6—7月为洛帕京中将,1942年7一8月为帕尔霍缅科少将,1942年9月—1943年2月和1943年3—5月为科罗捷耶夫少将,1943年2—3月为格拉戈列夫少将,1943年6—10月为格列奇金少将(1943年10月9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十集团军 1.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于1918年10月初,由南方面军卡梅中和察里津城下作战的部队组建而成。最初编有钢铁步兵第1师,卡梅申步兵第1师,步兵第37师(原顿河步兵第1师)和步兵第38师(原莫洛佐夫斯克—顿涅茨克步兵师)。 1919年2月前,在南方面军编成内,在卡梅申和察里津方向阻击克拉斯诺夫将军的顿河哥萨克白卫军的进攻,2月中旬起,参加方面军反攻,反攻中歼灭哥萨克白卫军一部,并协同第9集团军迫使敌察里津集团仓促撤向马内奇河。1919年5月起,第10集团军抗击弗兰格尔将军的高加索哥萨克白卫军优势兵力的进攻,面临敌翼侧突击的威胁,被迫撤至察里津地域,并英勇地保卫了该城(参见察里津战役)。8月,在绍林特别集群编成内转入进攻,重创弗兰格尔将军的高加索白卫军,进至顿河中游地域。 1919年10月,在东南方面军编成内,继续对哥萨克白卫军进行顽强战斗。集团军积极作战,保障南方面军的反攻以全歼邓尼金将军的军队。1919 年11月下半月,第10集团军在方面军编成内,参加苏军在南部地区的总进攻,在总进攻 中,集团军粉碎当面高加索哥萨克白卫军,并 于1920年1月3日解放察里津。 东南方面军改称高加索方面军(1920.1.16)之后,集团军在其编成内,于1920年春夏两季继续在顿河以南顺利实施进攻,并协同第9、第11集团军,收复斯塔夫罗波尔诸地域,完成了全歼北高加索自卫军的任务。 1920年5月4日,第10集团军改称高加索方面军捷列克红色第10集团军,1920年7月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后被撤销。 在俄国国内俄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年代,集团军全体官兵具有高度的革命阶级觉悟,树立了英勇顽强和英雄主义的榜样。 国内战争年代历任司令:1918年10—12月为伏罗希洛夫,1918年12月—1919年5月为叶戈罗夫,1919年5—12月为克柳耶夫,1919年12月—1920年6月为巴甫洛夫,1920年6—7月为格拉戈列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面临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的威胁的情况下,第10集团军于1939年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组建。组建后编入新编白俄罗斯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于1939年9月参加苏军对西部白俄罗斯的进军。在这次进军中,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军长扎哈尔金指挥下,顺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卫国战争爆发时,第10集团军辖步兵第1、第5军,机械化第6和第13军,骑兵第6军,步兵第155师,第66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部队,编入西方面军。 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比亚韦斯托克方向参加边境交战(参见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而机械化第6军和骑兵第6军之一部,则在格罗德诺地域参加方面军实施的反突击。到6月底,德军第3和第2坦克群的优势兵力,从两翼突破西方面军的防御,并在明斯克以西会合,这样,就合围了第10集团军和方面军其他几个兵团。被围军、兵团英勇奋战,直到7月8日,箝制德军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向东继续发展进攻。尔后,所属兵团和部队由于弹药和燃料奇缺,便采取化整为零,小群分散的方式脱出重围,与方面军主力会合。突围后,集团军在戈梅利以东集结,留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1年7月下半月,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所属部队用以补充其他兵团和部队。 1941年10月,第10集团军在南方面军开始第二次组建,编有步兵第393、第411师,骑兵第38、第49师和其他独立部队。 德军突破苏军防御阵地和前线出现了异常情况,因此集团军的组建工作于10月17日中止,已编入集团军的兵团和部队,加强了其他集团军。 1941年11月,第10集团军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进行第三次组建。编有:步兵第322、第323、第324、第325、第326、第328、第330师,骑兵第57、第75师,炮兵、工程兵及其他部队。 12月初以前,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奉命于梁赞西南集结待命,后转隶西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莫斯科城下的反攻(参见莫斯科战役),在反攻进程中,第10集团军和西方面军第50集团军、近卫骑兵第1军及西南方面军的第3集团军协同作战,在图拉以东及其东南重创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1942年1月初,且战且进,推进250公里,收复许多居民地,其中包括米哈伊洛夫、叶皮凡等城。第10集团军继续进攻,1月10日进至基洛夫、柳季诺沃、日兹德拉地区,就地设防直到月底,抗击德军向日兹德拉、苏希尼奇方向实施的猛烈反突击。尔后至1943年8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基洛夫地域设防,并为改善既设阵地进行了战斗。8—10月,集团军辖6个步兵师,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从基洛夫地域向沃龙佐沃实施突击,突破敌第4集团军各兵团防御阵地,向罗斯拉夫利、斯尼吉廖夫卡、乔瑟方向顺利发展进攻。到10月初,向前推进200公里,进抵乔瑟以东普洛尼亚河。 尔后,直至1944年春季,集团军先后在西方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又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坚守普洛尼亚河防御地区。1944年4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及其防务一并移交第49集团军,在第10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 集团军有数万官兵因在对德军作战中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发扬了勇敢顽强和英雄主义精神,并发挥了军人技能,获得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政府奖赏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7月为戈卢别夫少将,1941年9—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1941年10月—1942年2月为戈利科夫中将,1942年2月—1944年4月为波波夫少将
苏军第十一集团军
1939年第11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组建。组建后编入刚组建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1939年9月参加苏军向西白俄罗斯的进军。1940年编入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卫国战争爆发前夕,集团军编有步兵第16、第29军,步兵第23、第126、第128师,机械化第3军、第42、第46筑垒地域及其他独立部队。 1941年6月22日,编入西北方面军。其部署在国境地区的兵团和部队,在考纳斯和维尔纽斯以西及西南地域立即投入抗击德军的交战。在德军优势兵力猛攻下,集团军艰苦奋战,且战且退,被迫撤向谢别日和涅韦尔。7月9日起,第1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将步兵第41、第22军,机械化第1军兵团和部队并入建制。列宁格勒远接近地防御交战进程中(参见列宁格勒战役),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索利齐和旧鲁萨地域对德军实施了猛烈反突击。尔后,在新到优势德军突击下,撤过洛瓦季河。1941年底,集团军在西北方面军编成内,坚守旧鲁萨以东地区,并实施有限目的的进攻战斗。1942年和1943年初,参加西北方面军在旧鲁萨和杰米扬斯克地域的作战。 1943年4月3日,第1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其所属部队转隶第68集团军。4—6月,第11集团军领率机关将步兵第53军、步兵第4、第96、第260、第273、第323师,坦克第225团及其他部队编入建制。 7月12日,编入西方面军,7月30日起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协同近卫第11集团军收复卡拉切夫(8月15日)。布良斯克战役(1943)中,第11集团军各兵团连克布良斯克、别日察(9月17日)、乌涅恰(9月23日)等城。 1943年10月2日,集团军调布良斯克方面军预备队,10月10日,调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10月20日起为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预备队,10月24日,转隶白俄罗斯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戈梅利—列奇察战役(1943)。11月26日,第11集团军各兵团协同第48集团军收复白俄罗斯州中心戈梅利城,此后向日洛宾方向继续发展进攻。12月17—20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分别转隶第48和第63集团军,其野战领率机关调方面军预备队,尔后撤销。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因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军人技能,获得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荣誉称号和各种勋章。 历任司令:1941年6月—1942年11月为莫罗佐夫中将,1942年11月—1943年3月为库罗奇金中将,1943年3—7月为洛帕京中将,1943年7—12月为费久宁斯基中将
苏军第十二集团军
卫国战争爆发时,第12集团军辖步兵第13、第17军、机械化第16军和第10、第11、第12筑垒地域、以及炮兵,工程兵等部队,编入西南方面军。 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参加斯坦尼斯拉夫以西边界地区的交战,在文尼察方向进行激烈的防御战斗,阻击优势德军进攻。1941年7月下半月,在南方面军编成内,在乌曼方向进行防御战斗。由于德军实施翼侧突击,其突击集团已进至五一城地域,第12集团军多数兵团和部队于8月2日陷入重围(参见基辅战役),并在此条件下苦战五昼夜。突围后,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于1941年8月10日被撤销,所属部队用以补充方面军兵团和部队。 1941年8月,第12集团军在南方面军步兵第17军基础上第二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270、第274师,坦克第11师和其他独立部队。 9月,在扎波罗热地域坚守第聂伯河左岸。10—11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顿巴斯战役(1941)。南方面军在顿河畔罗斯托夫城下反攻期间(参见罗斯托夫进攻战役),第12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坚守既设阵地,连续实施反冲击,箝制了伏罗希洛夫格勒方向德军的进攻,打破了德军突向苏军进攻部队侧后的计划。1942年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中,集团军从左翼保障了南方面军突击集团的作战行动。1942年夏季,德军在顿河大弯曲部开始进攻,集团军在伏罗希洛夫格勒以北地区阻击该德军进攻。尔后,第12集团军各兵团在后撤的同时,在沙赫特方向进行后卫战斗,并先后在马内奇河口到奥尔金斯卡亚地段沿顿河一线地区和阿尔马维尔以北沿库班河左岸一线地区设防。8月末,集团军抗击德军优势兵力的突击,且战且退,撤至卡巴尔金斯卡亚和巴金斯卡亚地区,掩护图阿普谢方向。1942年9月20日,第12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改编为图阿普谢防御地域指挥部,所属部队转隶第18集团军。 1943年4月,第12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坦克第5集团军基础上第三次组建。编有步兵第172、第203、第244、第333、第350师及其他兵团和部队。 4月至7月,第12集团军留作方面军预备队,8月,编入方面军第1梯队,在巴尔文科沃东北地区接替近卫第8集团军防务,坚守既设防御地带,准备进攻。顿巴斯战役(1943)中,集团军重创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各兵团,收复巴甫洛格勒,并与第6集团军的近卫步兵第25师协同作战,收复锡涅利尼科沃,进至扎波罗热以北第聂伯河,部分兵力强渡该河,随即展开夺取沃伊斯科沃耶的战斗。尔后,集团军协同近卫第8、第3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1军和坦克第23军,实施扎波罗热攻坚战斗,10月14日攻克该城。1943年11月,第12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在战斗中发扬了勇敢顽强和英雄主义精神,获得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波涅杰林少将,1941年8—10月为加拉宁少将,1941年10月—1942年4月为科罗捷耶夫少将,1942年4—9月为格列奇科少将,1943年4—5月为什列明中将,1943年5—10月为丹尼洛夫少将
苏军第十三集团军
战争爆发,第13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将西方面军配置在明斯克地域的兵团和部队(步兵第21军、步兵第50师、反坦克炮兵第8旅及若干独立部队)编入自己的建制。 6月末,集团军依托明斯克筑垒地域的防御工事实施艰苦的防御战斗(参见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阻击德军坦克第3集群各兵团的进攻。集团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撤至别列津纳河东岸鲍里索夫及其以南地域,尔后,撤至第聂伯河东岸,并在科佩西、新贝霍夫一线地区就地设防固守。7月10日起,集团军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 7月24日编人中央方面军,8月15日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在两方面军编成内,于索日河、苏多斯季河及杰斯纳河固守,实施防御战斗。9月30日起,参加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1941)。11月初,撤至马斯洛沃、季姆一线地区,奉命掩护利夫内、叶列茨方向。11月11日起,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在沃罗涅日方向实施防御战斗,12月5日,撤至叶夫列莫夫东南、叶列茨以东、沃洛沃地区。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后(参见莫斯科战役),第13集团军参加叶列茨战役(1941)。 12月24日,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在奥廖尔方向继续发展进攻,收复利夫内(12月25日),1941年末,进至斯科罗德诺耶、科尔普内一线地区,坚守此一地区直至1942年6月。6月28日起,参加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1942)。1943年初,参加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1943)。2月末,进至小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日杰斯特文斯科耶一线地区。 1943年春季,集团军(3月12日编入中央方面军)坚守此一地区,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方向实施阵前出击。库尔斯克会战(1943)中,第13集团军在中央方面军主要集团编成内担任防御,协同第70集团军打破了德军统帅部突破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防御阵地的企图。苏军转入反攻后,集团军先后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1943)。 1943年11月至1944年9月,集团军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实施收复右岸乌克兰(参见右岸乌克兰战役)和解放波兰东南部地区的战斗。基辅、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罗夫诺—卢茨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和利沃夫—桑多梅日等进攻战役(参见基辅苏军进攻战役、基辅德军进攻战役、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进程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且战且进750余公里,收复城镇和居民地数百处,其中包括奥夫鲁奇(11月18日,在游击队配合下)、科罗斯坚(1943.12.29)、沃伦斯基新城(1944.1.3)、萨尔内(1月11日)、卢茨克(2月2日)等较大城市。 1945年,集团军参加乌克兰第1方面军实施的几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进攻战役。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1945)中,集团军成功突破德军坚固筑垒防御,协同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在凯尔采地域歼灭德军集团,攻占该城(1月15日),进至奥得河畔,并于1月末在施泰瑙(希齐纳瓦)以南强渡该河。下西里西亚战役(1945)中,集团军各兵团协同其他集团军挫败德军依托奥得河和博别尔河(布布尔河)江防阵地进行的顽抗,进至尼斯河特里贝尔西北地域。1945年4、5月间,集团军参加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战役进程中,解放察纳和埃森(4月22日)、维滕贝格(4月27日),并协同其他集团军解放勃兰登堡(5月1日)和布拉格(5月9日)。在布拉格以西结束战斗行动。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400余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伟大卫国战争年代历任司令:1941年6—7月为菲拉托夫中将,31941年7月为列梅佐夫中将,1941年7月为格拉西缅科中将,1941年7—8月为戈卢别夫少将,1942年8月—1942年1月为戈罗德尼扬斯基少将,1942年1月至战争结束为普霍夫少将
苏军第十四集团军 1.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于1919年6月首次组建,以苏维埃乌克兰第2集团军为基础,补入若干由苏维埃共和国其它地区移防乌克兰的红军部队。 组建后,编入南方面军,1920年1月10日编入西南方面军。10—11月间,参加奥廖尔—克罗梅战役(1919),战役进程中,协同第13集团军歼灭白卫志愿军步兵第1军主力,并于11月下半月—12月,在哈尔科夫方向重创敌军。1919年12月下半月,集团军实施巴甫洛格勒—叶卡捷琳诺斯拉夫进攻战役,战役中,将志愿白卫军拦腰斩断,使其左翼军队集群与顿巴斯主力失去联系,处于孤立地位。1920年1—2月间,集团军先后在别尔江斯克、敖德萨两次进攻战役中连战皆捷(参见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进攻)。 在对波兰的战争(1920)期间,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基辅、沃伦斯基新城、罗夫诺和利沃夫进攻战役。1920年10—11月,集团军对乌克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反革命匪帮作战。1921年1月初,集团军建制撤销。 国内战争年代历任司令:1919年6—7月为伏罗希洛夫,1919年7—10月为叶戈罗夫,1919年10月—1920年2月,1920年4—7月和1920年11—12月为乌博列维奇,1920年2—4月为马尔穆佐夫,1920年7—9月为莫尔科恰诺夫,1920年9—11月为瓦西连科,1920年12月—1921年1月为亚基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苏联西北国境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第14集团军于1939年10月在列宁格勒军区组建。 1939—1940年苏芬战争进程中,在摩尔曼斯克方向作战。战争结束后,集团军担任掩护苏芬北部国境安全。1941年6月24日起,集团军(辖步兵第42军、步兵第14、第52师、坦克第1师、第23筑垒地域、航空兵混编第1师、炮兵及其他部队)编入北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在摩尔曼斯克、坎达拉克沙、乌赫塔等方向实施顽强防御战斗,阻击德芬联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到7月中旬,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北方舰队阻止了敌军进攻,从而打破了德军统帅部夺取摩尔曼斯克和破坏摩尔曼斯克铁路运输的计划。尔后,集团军(1941年8月23日起编入卡累利阿方面军)坚守已占阵地,直至1944年10月。1941年9月和12月,1942年4—5月间,第14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北方舰队在摩尔曼斯克方向不断实施阵前出击,以削弱敌方和改善自己的防御态势。 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1944)中,集团军协同方面军航空兵和北方舰队击溃当面之敌德军山地第20集团军,收复佩琴加(佩特萨莫),并解放挪威北部地区。尔后,集团军在已占地区设防,担负苏芬、苏挪国境边防任务,直至战争结束。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8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弗罗洛夫中将,1941年8月—1942年3月为帕宁少将,1942年3月至战争结束为谢尔巴科夫少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十五集团军 于1919年1月首次组建,最初称苏维埃拉脱维亚军。1919年6月初改称第15集团军。编有苏维埃拉脱维亚军步兵第1和第2师。后来陆续编入步兵第2、第4、第5、第6、第10师,彼得格勒步兵第11师,步兵第12、第16、第17、第18、第19、第21、第27、第29、第48、第53、第54、第56师,骑兵第15师和库班骑兵师。 1919年2月19日起,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在拉脱维亚德文斯克战线作战(1919年2—7月),先后参加对爱沙尼亚白卫军的普斯科夫战役(1919年8月)和对尤登尼奇将军军队的格多夫—卢加和纳尔瓦战役(1919年10—12月)。1919年10月,当尤登尼奇军队再次转入进攻,先后占领杨堡、卢加、红谢洛、加契纳、巴甫洛夫斯克诸城,对彼得格勒造成直接威胁之时,第15集团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激烈的阻击战中,使敌疲惫不堪,遂于10月21日转入坚决的进攻,攻占杰茨科耶谢洛(普希金)、巴甫洛夫斯克(10月23日)、姆申斯卡亚、卢加(10月3日)、杨堡(11月14日)等城镇。由于集团军连战皆捷,消除了敌军对彼得格勒的威胁,并于1919年12月末,将彼得格勒方向上的白卫军彻底歼灭。1920年春季,集团军调白俄罗斯作战,在列佩利、波洛茨克、希文恰内、莫洛杰奇诺等地域参加对波兰军队的战斗和华沙战役(1920)。1920年12月,第15集团军被撤销。 国内战争年代,第15集团军(1919年6月初以前为苏维埃拉脱维亚军)历任司令:1919年1—3月为瓦采季斯,1919年3—7月为斯拉文(后逃亡国外),1919年6月为哈尔拉莫夫,1919年6月—1920年10月为科尔克,1920年10月为涅格罗多夫,1920年10—12月为梅热尼诺夫。 2.苏芬战争期间,遵照红军总军事委员会大本营1940年2月11日命令,在第8集团军南方军队集群基础上第二次组建。编有步兵第8和第56军、步兵第144师、摩托化步兵第119师、轻型坦克兵第34旅和其他独立部队。在拉多加湖东北沿岸作战。1940年3月末,集团军被撤销,其野战领率机关用以组建阿尔汉格尔斯克军区领率机关,所属部队转隶第8集团军。 历任司令:1940年2月为卡瓦列夫(二级集团军级);1940年2—3月为库尔久莫夫。 3.1940年7月,第15集团军在远东方面军再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20军、乌斯季松花江筑垒地域,空降兵第202旅、轻型坦克兵第19旅、歼击航空兵第12团、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第18团和其他直属部队。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比罗比詹。1945年8月前,第15集团军担负苏联远东边防任务。8月5日,集团军编入新建的远东第2方面军,并辖步兵第34、第255、第361、第388师,第4和第192筑垒地域,坦克兵第165、第171和第203旅及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在阿穆尔河(黑龙江)北岸比罗比詹西北地域集结待命。8月9日起,第15集团军在方面军突击集团编成内参加远东战役(1945)。8月20日,集团军各先遣部队进占哈尔滨。8月底前,所属各兵团担负消灭日本关东军零散部队的任务,并于9月2日结束战斗行动。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5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0年7月—1941年11月为切列米索夫少将,1941年11月—1942年10月为萨武什金少将,1942年10月至战争结束为马莫诺夫少将(1944年9月13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十六集团军
1940年7月,第16集团军在外贝加尔军区组建。该集团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和面临日军入侵威胁的条件下组建的。 组建后,在外贝加尔担任边防任务。卫国战争爆发后,集团军(辖步兵第32军、机械化第5军、炮兵等直属部队)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后经铁路调至斯摩棱斯克地域,7月中旬,就地编入西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尔后,参加莫斯科会战(194l一1942)。1941年10月初,第16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奉命将所属兵团和部队分别转隶第19和第20集团军,此后,则将维亚济马地域作战(参见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的许多兵团和部队编入自己的建制。集团军面临德军南北夹击的威胁,因此,被迫且战且退,几经艰苦奋战,撤至莫扎伊斯克防线。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截至10月20日计有步兵第126、第316师、骑兵集群、学员团等)在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战役(1941)和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战役(1941)中,奋勇杀敌,无比顽强。上述战役中,潘菲洛夫少将指挥的步兵第316师,多瓦托尔少将指挥的骑兵集群,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军校学员团,坦克第4、第27和第28旅的全体官兵树立了英勇顽强的榜样。 苏军在莫斯科城下转入反攻后,第16集团军参加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战役(1941)。1942年1月,集团军在格扎茨克方向实施进攻战斗。1月下半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第5集团军,其野战领率机关奉命开赴苏希尼奇地域,就地接替第10集团军防务,并将其部分兵团和部队编入自己建制。第16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日兹德拉方向实施防御和进攻战斗,直至1943年5月。由于全体官兵在对德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第16集团军于1943年4月16日改称近卫第11集团军。 1943年7月,第16集团军在远东方面军再次组建。组建后,在萨哈林岛苏日国界担任边防,1945年春季起,还在鞑靼海峡沿海地区担任南起苏维埃港北至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的海防任务。1945年8月5日起,集团军辖步兵第56军、第3、第103、第104筑垒地域,独立步兵第5、第113旅,坦克第214旅及独立步兵、坦克兵、炮兵等直属部队,编入远东第2方面军。苏日战争(1945)时期,集团军协同北太平洋区舰队,实施南萨哈林岛战役(1945),并以部分兵力参加千岛群岛登陆战役(1945)。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对德、日军战斗中立下战功,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功勋卓著者荣膺苏联英雄称名。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卢金中将,1941年8月—1942年7月为罗科索夫斯基少将(1941年9月11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7月—1943年4月为巴格拉米扬中将,1943年7—9月为杜布科夫少将,1943年9月至战争结束为切列米索夫少将(1945年9月8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十七集团军
1940年7月在外贝加尔军区组建。1941年9月15日起,编入外贝加尔方面军,在苏中、苏蒙国境设防,负责掩护苏联外贝加尔地区之安全。 1945年8月,集团军辖步兵第209、第278、第284师,2个坦克营,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参加远东战役(1945)。1945年8月8日夜间,集团军未经炮火准备和航空兵火力准备突然发起进攻。挫败日军掩护部队的阻击,主力于当日日终前向日军防御纵深推进50公里,而先遣支队一昼夜推进约70公里,进至达赉诺尔湖地域。第17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继续发展进攻,于战役第3日进抵大兴安岭西南支脉。集团军在远东境内继续进攻,顺利越过大兴安岭山脉,在林西地域多次击退日军反冲击,并于8月14日日终前攻占大巴山、京棚一线地区。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沙漠和缺水的困难条件下经6昼夜战斗,向满洲腹地推进约400公里。尔后数日亦连战皆捷。仅在8月15、16两日即推进90公里,并攻占乌丹(8月16日)。尔后,协同方面军骑兵机械化集群继续迅速推进,并于8月末进至凌源地域,1个师挺进至辽东湾山海关附近沿海一带。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粉碎日本关东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军人技能,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一些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月—1942年5月为罗曼年科中将,1942年5月—1943年11月为加斯季洛维奇少将,1943年11月至战争结束为丹尼洛夫中将
苏军第十八集团军 1941年6月在哈尔科夫军区领率机关和基辅特别军区部队基础上组建而成。最初编有步兵第17军(山地步兵第96师、第60师和步兵第164师),机械化第16军(坦克第15师、第39师和摩托化第240师),航空兵第64师和混成航空兵第45师。 步兵第17军在编入集团军之前,与边防部队一起,为掩护切尔诺夫策方向,已在布科维纳边境地区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 6月25日,第18集团军编入南方面军。到6月30日,集团军增编步兵第55军,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第10)和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第12)筑垒地域。1941年6—8月,第18集团军所属部队与南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共同作战,在右岸乌克兰、普鲁特河和第聂伯河河间地带,9月在第聂伯河左岸,尔后在顿巴斯英勇地抗击了优势德军的进攻。11月参加罗斯托夫城下反攻,收复罗斯托夫(参见罗斯托夫战役),重创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打破了德军突向高加索的计划。1942年夏秋两季,第18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在顿河、库班河、高加索山前地带作战,制止德军继续发展进攻(参见高加索战役)。1942年8—11月,在迈科普和图阿普谢方向进行了特别顽强的战斗。10月中旬,德军得以突入苏军防御阵地,占领部分山口,并进抵距图阿普谢30公里地区。德军向黑海沿岸前出,进抵图阿普谢地域,对苏军黑海战役集群造成被割裂的威胁,使新罗西斯克地域的第56、第47集团军处于孤立地位。第18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表现极其英勇顽强,并发挥了熟练的军人技能,坚守已占领地区,11月为肃清企图越过大高加索山脉北支脉德军谢马什赫集团,顺利实施了进攻。1943年1—2月,集团军在北高加索参加苏军进攻,并与第46集团军共同作战,收复了克拉斯诺达尔。 克拉斯诺达尔解放后,第18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及所属部队被调往图阿普谢地域。1943年2月15日,开始组建空降兵第18集团军。编有近卫步兵第10军和步兵第16军,步兵第176师和第318师,近卫坦克第5旅,最高统帅部预备炮兵2个团,近卫迫击炮兵1个团,以及在新罗西斯克以南上陆的登陆兵(库尼科夫少校指挥的登陆运输队,海军陆战第255、第83旅所属部队,步兵第107、第165旅,伞降兵第31团,反坦克歼击炮兵第29团和机枪营)。 第18集团军的野战领率机关到达之前,登陆兵部队的作战指挥,由格列奇金少将率领的集团军作战组负责。不久,第18集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调往新罗西斯克以南基地集结,该基地后称为“小地”被载入史册。1943年3月16日,第18集团军又重新改编为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德军企图不惜任何代价摧毁这一基地,并把防御该基地的苏军驱入黑海。集团军全体官兵与德军奋战225天,坚守了基地。后来该基地在收复新罗西斯克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9—10月,集团军参加了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1943)。经7天激战之后,集团军协同黑海舰队登陆兵,于9月16日收复新罗西斯克,突破了德军的“蔚蓝色防线”。歼灭新罗西斯克地域德军,对摧毁塔曼半岛敌整个防御体系作用极大。所属兵团和部队协同第9集团军和担任主要突击的第56集团军,击破德军的抵抗,沿黑海沿岸发展进攻,驱逐阿纳帕城守敌,于10月3日收复塔曼并肃清了塔曼半岛之敌。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1943)过程中,第18集团军是北高加索方面军中首先渡过刻赤海峡的,并于11月1日在埃利季根(刻赤以南)地域登陆,登陆部队有步兵第318师、步兵第117师第335团和海军陆战队两个营。集团军部队夺取的登陆场后被称为“火地”。登陆兵在登陆场浴血奋战40天,打退德军一次又一次的反冲击,经受了残酷的轰炸和炮火密集射击,立下了新的不朽战功。44名登陆军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3年11月15日,第18集团军(欠步兵第318师)被调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向基辅地域变更部署,列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建制。1943至1944年间的冬季和1944年春夏两季,先后参加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和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第18集团军部队强渡南布格河之后,前出到喀尔巴阡山脉。5月起,在复杂的山地条件下作战。 1944年7月30日,转隶乌克兰第4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第18集团军各部队参加东喀尔巴阡战役(1944)收复了斯瓦利亚瓦、胡斯特、穆卡切沃、维诺格拉多沃、别列戈沃、乌日哥罗德、乔普等城和许多居民地。所属部队进入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作战,粉碎了德军。第18集团军仅在捷克斯洛伐克喀尔巴阡战役、俄斯特拉发战役和布拉格战役过程中,且战且进,行程400余公里,先后解放特列比谢夫、塞乔夫采、科希策、斯皮什斯卡新村、莱沃恰、波普拉德、新梅斯托、日利纳等城。集团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作战时,在其编成内尚有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为解放自己的国家而战。第18集团军经历了约2000公里的战斗历程,其所属部队连续战斗了3年零9个月。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10万余人获得勋章和奖章,约100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官兵荣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勋章。最高统帅部曾给第18集团军20次通令嘉奖,这是该集团军战斗历程的重要标志。至战争结束为止,集团军几乎所有兵团和部队都荣获了勋章,有44个兵团和部队获得新罗西斯克、塔曼、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喀尔巴阡、穆卡切沃、乌日哥罗德、科希策、波普拉德等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10月为斯米尔诺夫中将,1941年10—11月为科尔帕克奇少将,1941年11月—1942年2月为卡姆科夫少将,1942年2—4月为斯米尔诺夫中将,1942年4—10月为卡姆科夫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1月为格列奇科少将,1943年1—2月为雷若夫少将,1943年2—3月为科罗捷耶夫少将,1943年3月—1944年2月为列谢利泽中将(1943年10月9日晋升为上将),1944年2—11月为茹拉夫廖夫中将,1944年11月至战争结束为加斯季洛维奇少将(1945年1月20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十九集团军
1941年6月在北高索军区首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25、第34军,机械化第26军,步兵第38师和其他部队,编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 1941年7月初,转隶西方面军,在维捷布斯克方向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并参加方面军在维捷布斯克地域实施的反突击。7—9月初,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在交战进程中箝制德军大量兵力,予德军重大杀伤,并协同方面军其他军团和兵团,打破了德军统帅部企图从行进间突向莫斯科的计划(参见莫斯科战役)。10月,参加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德军在亚尔采沃以北和叶利尼亚西南突破西方面军的防御,其突击集团进至维亚济马地域,使第1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陷入德军重围。他们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坚持顽强的防御战斗,箝制了大量德军。10月中旬,集团军部分兵团和部队突围奏效,且战且退,撤至莫扎伊斯克防线。经过整编,于1941年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 1942年4月,第19集团军在卡累利阿方面军坎达拉克沙战役集群基础上重新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04、第122师,海军陆战第77旅,滑雪第4旅和两个独立坦克营。 1944年9月前,在库洛斯湖到列伊斯科耶湖一线担任掩护坎达拉克沙方向。在此期间,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对德军山地第20集团军作战。1944年9月初,第19集团军(下辖5个步兵师)利用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进攻战役的战果和随之出现的有利态势,转入对德军山地步兵第36军的进攻。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向坎达拉克沙和克米耶尔维方向追击退却德军,沿途粉碎德军阿拉库提集团,并于9月底在纳鲁斯卡河、翁卡莫湖地段进抵苏芬国境,就地转入防御。卡累利阿方面军和北方舰队在佩特萨姆—希尔克内斯进攻战役中全歼德军之后,第19集团军于11月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移驻格罗德诺和比亚韦斯托克郊区。 1945年1月底转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集团军在该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东波美拉尼亚战役(1945)。2月24—25日,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进攻突破德军的防御,保障近卫坦克第3军进入交战。顺利发展进攻,并与近卫坦克第3军协同作战,重创德军第2集团军。3月5日,进至克斯林(科沙林)以北波罗的海沿岸,对分割德军东波美拉尼亚集团起了重要作用。尔后,集团军与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第70集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所属兵团协同作战,歼灭德军格但斯克集团,并于3月28日攻占海港重镇格丁尼亚。4—5月初,在但泽湾西岸实施封锁和歼灭德军集团的战斗,并协同突击第2集团军,肃清沃林、乌泽多姆和吕根诸岛之敌。“五·九”胜利日,集团军在海耳(普齐格尔—内龙)沙咀接受德军投降。 第19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因战功卓著荣获勋章,其中不少兵团和部队被授予荣誉称号。数万名官兵因在战斗中英勇善战,并发挥了军人技能,被授予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6—9月为科涅夫中将,1941年9—10月为卢金中将,1941年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942年4月—1943年5月为莫罗佐夫少将,1943年5月—1945年3月为科兹洛夫少将(1944年2月12日晋升为中将),1945年3月至战争结束为罗曼诺夫斯基中将。
苏军第二十集团军
1941年6月在奥廖尔军区首次组建,隶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61、第69军,机械化第7军,步兵第18师,炮兵、工程兵和其他直属部队。 1941年7月2日,转隶西方面军,部队尚未集结完毕,即在白俄罗斯投入对德军的防御战斗。7月6日,集团军所属机械化第7军参加了方面军在奥尔沙以北对德军实施的反突击。7月中旬以前,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奥尔沙和鲁德尼亚地域坚守防御地区,并箝制了进攻斯摩棱斯克的大量德军。7月下半月至9月初,集团军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交战进程中,其兵团和部队与方面军其他军团和兵团协同作战,顽强阻击,实施连续反冲击和反突击,箝制敌优势兵力,使其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打破了德军从行进间突向莫斯科的计划。9月,第20集团军各兵团为掩护多罗戈布日方向,在亚尔策沃以南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10月参加了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此次战役中,德军在亚尔策沃以北和叶利尼亚西南突破西方面军防御,其突击集团进至维亚济马地域,因此使第20集团军陷入德军合围。集团军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继续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集团军部分部队突围奏效,且战且走,撤至莫扎伊斯克防线。1941年10月20日前,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其所属兵团和部队补充了方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 1941年11月,第20集团军在利久科夫上校指挥的战役集群基础上再次组建。下辖步兵第331、第352师,步兵第28、第35、第64旅,独立坦克第134、第135营。 12月1日前,第20集团军在莫斯科以北集结完毕,转隶西方面军。12月,在方面军右翼部队编成内参加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战役(1941),战役进程中,与第16、第30集团军、突击第1集团军协同作战,重创德军第3、第4坦克群主力,将德军向西击退90—100公里,驱至拉马河、鲁扎河一线地区,并收复许多居民地,其中包括沃洛科拉姆斯克城。1942年1月,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和沙霍夫斯卡亚方向实施突击,突破德军拉马河地区预有准备的防御,继续追击退却德军,于1月底进抵格扎茨克东北地域。此次进攻的经验丰富了苏联的战役法,即在主要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和兵器,并将其巧妙运用于冬季作战。集团军进攻地带宽20公里,在8公里的突破地段上集中了主要兵力兵器:步兵70%以上、火炮、迫击炮87%、坦克100%,从而保障了在主要方向对德军造成2—3倍的优势。1942年8月,参加了对德军勒热夫—瑟乔夫卡集团的进攻战役。尔后直至1943年3月,集团军与其他军团和兵团协同作战,防御勒热夫—维亚济马基地。3月上半月,集团军所属部队参加了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1943年3月13日至7月22日,担任方面军第二梯队,负责维亚济马以西和西南一线地区的防务。尔后至1944年4月,留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加里宁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预备队。 1944年4月,第20集团军被撤销。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用以组建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其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 苏军统帅部高度评价第20集团军官兵的勇敢精神和战斗技能。集团军所属步兵第100、第153和第161师,因作战有功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首批改称近卫步兵师。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战功卓著、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并发挥了高度的军人技能,荣获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6—7月为列梅佐夫中将,1941年7—8月为库罗奇金中将,1941年8—9月为卢金中将,1941年9—10月为叶尔沙科夫中将,1942年3—9月为列伊捷尔中将,1942年10—12月为基留欣少将,1942年12月—1943年1月为霍津中将,1943年1—3月和8—9月为别尔扎林少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3—8月和9月为叶尔马科夫少将,1943年9—10月为洛帕京中将;1943年11月—1944年4月为古谢夫中将。
苏军第二十一集团军
1941年6月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第一次组建。战争开始时,辖2个步兵军、1个机械化军等。先后编入西方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参加过斯摩棱斯克交战、基辅防御战役、北顿涅茨河防御战斗、哈尔科夫交战 (1942)、斯大林格勒会战。1943年4月,改称近卫第六集团军。7月,重建.由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转隶西方方面军,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1944年4月转隶列宁格勒方面军,后先后编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参加过维堡战役、维斯瓦河一奥得河战役、上西里西亚战役和布拉格战役。历任司令员:格拉西缅科、库兹涅佐夫、叶夫 列莫夫,库兹涅佐夫、丹尼洛夫、奇斯佳科夫,克雷诺夫,茄拉夫廖夫、什韦佐夫、古谢夫。
苏军第二十二集团军
1941年6月在乌拉尔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51、第62军,炮兵和其他直属部队。 6月底,开进波洛茨克地域,7月2日转隶西方面军。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尚未完成集结和展开,即于7月9日在伊德里察、德里萨和维捷布斯克地区投入对德军第16集团军和第3坦克群进攻兵团的战斗。尔后,在大卢基方向参加了斯摩棱斯克防御交战。此次交战进程中,第22集团军6个步兵师在280公里正面上与德军进攻的16个师(包括3个坦克师和3个摩托化师)进行激烈阻击战。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退却。集团军顽强扼守每一有利地区,多次对德军实施反突击,英勇奋战,捍卫每一寸土地。德军虽在第22集团军所属兵团的火力杀伤和反冲击下遭致重大损失,但仍继续进攻,并于7月16日在涅韦尔以西合围了步兵第51军,7月20日占领大卢基。7月21日,第22集团军所属兵团把德军驱逐出城,在涅韦尔地域对其反复冲击,使步兵第51军突围奏效,撤向涅韦尔以东高地。尔后,集团军在洛瓦季河上游、大卢基和德维尼耶湖地区设防固守达一月之久,箝制德军近10个师的兵力,并保障了西北方面军与西方面军接合部的安全。 1941年8月末至9月,第22集团军在托罗佩茨方向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战斗。战斗中,因敌迂回机动,使集团军主力陷入重围。全体官兵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并发扬了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使集团军保持了战斗力,突出重围并将所属兵团和部队撤至安德列阿波利及其以北地域,在此阻止了德军进攻。 1941年10—12月,集团军在加里宁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加里宁防御战役(1941),胜利阻击德军第9集团军各兵团从勒热夫以北地域向托尔若克方向的进攻。1942年1—4月,第22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加里宁方面军在勒热夫—维亚济马方向的进攻,重创德军第23军,并进至别雷城以北地域。1942年夏秋两季,集团军坚守勒热夫西南地区,以保障加里宁方面军主力对德军勒热夫—瑟乔夫卡集团的进攻。1942年底,集团军对奥列尼诺举行进攻。3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 1943年4月21日起,集团军在西北方面军,10月13日起在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10月20日改称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编成内,在霍尔姆、大卢基地段沿洛瓦季河东岸设防。1944年1—2月,在伊德里察方向实施突击,并在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进攻战役。1944年夏秋两季,参加马多纳和里加两次进攻战役,战役中,与其他集团军和方面军航空兵协同作战,胜利完成指挥部赋予的任务,粉碎德军并收复苏联波罗的海沿岸许多地域(参见波罗的海沿岸战役)。集团军所属拉脱维亚步兵第130军的全体官兵首批踏上故土。 1944年10月至1945年4月,第22集团军与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共同作战,封锁了位于库尔兰半岛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1945年1月26日起为“库尔兰”集团军群)。4月初,集团军转隶列宁格勒方面军,尔后调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用于组建塔夫里亚军区。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战功卓著,并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荣获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政府奖赏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叶尔沙科夫中将,1941年8—10月、1942年4—12月和1943年3月—1944年4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1943年3月21日晋升为中将),1941年10月—42年3月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1942年12月—1943年3月为谢列兹尼奥夫少将,1944年4月至战争结束为科罗特科夫中将。
苏军第二十三集团军
1941年5月组建于列宁格勒军区,其任务是在卡累利阿地峡掩护苏芬国境。最初编有步兵第19,第50军,机械化第10军,第27、第28筑垒地域,以及炮兵、航空兵、工程兵等兵团(部队)。后来,编制有所变动,7月初,机械化第10军调离集团军。 1941年6月24日,第23集团军编入北方面军,7月底以前担任维堡以北和东北苏联国境的防御任务。7月31日到8月底,集团军在复杂情况下抗击芬军从北方向列宁格勒的进攻(参见列宁格勒战役),在芬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撤至原国境线,占领了卡累利阿既设筑垒地域。8月23日起,在列宁格勒军区编成内继续实施防御战斗,至9月1日阻止了芬军的进攻。9月间,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与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协同作战,打破了芬军突破苏军防御的一切尝试,使芬军遭致重大损失,被迫停止进攻。尔后至1944年6月,集团军所属部队依托卡累利阿筑垒地域,坚守列宁格勒西北接近地。全体官兵在森林沼泽地条件下,在准备和实施防御进程中,发扬了英勇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6月11日至20日,第23集团军辖步兵第97、第98、第115军,第17筑垒地域和其他部队,参加维堡战役(1944)。此次战役进程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利用第21集团军的战果,克服复杂地形障碍,继续发展进攻。6月17日日终前,突破芬军第1和第2防御地带,迫使芬军统帅部将自己的军队撤至沿武奥克萨河水系各湖泊北岸第3防御地带。尔后,第23集团军左翼兵团和部队参加突破这一防御地区,其中央和右翼兵团和部队顺利拔除武奥克萨河敌登陆场,占领了该河水系各湖泊南岸。苏芬停战后,集团军各兵团奉命调往卡累利阿地峡国境地区,在此驻防,直到卫国战争结束。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在历次交战中发扬了英雄主义、勇敢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获得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5—8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1941年8—9月为格拉西莫夫中将,1941年9月—1944年7月为切列帕诺夫少将(1943年9月1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7月至战争结束为什韦佐夫中将。
苏军第二十四集团军
1941年6月在西伯利亚军区首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1年7月,集团军辖步兵第52、第53军和炮兵、工程兵等兵团(部队),进至维亚济马地域,继续留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奉命构筑涅利多沃、别雷、多罗戈布日防御地区,并将主力集中于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方向。 7月15日,编入后备方面军,7月21日至29日,与西方面军军团和兵团协同作战,扼守别雷、多罗戈布日和叶利尼亚地区。集团军在防御战役进程中,实施两次反突击;战役初期,集团军协同第37集团军,以右翼兵力对从北面包围斯摩棱斯克的德军重兵集团实施了第一次突击,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战役即将结束时,又以左翼兵力对由叶利尼亚地域向多罗戈布日进攻的德军集团实施了第二次突击。7月30日,第24集团军转隶预备队方面军,8—9月,在其编成内参加叶利尼亚战役(1941)。战役进程中,在叶利尼亚地域重创德军,清除了叶利尼亚突出部。尔后,第24集团军扼守叶利尼亚以西和西南防御地区。10月上半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因敌优势兵力的翼侧突击,于维亚济马以西地域,先后陷入半合围和合围状态,被迫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参见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到10月20日,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而其突围成功的兵团和部队则用以补充西方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 1941年12月,第24集团军在莫斯科军区开始第二次组建。步兵第385师和其他部队拨归集团军建制。 集团军编入莫斯科防区预备队后,继续组建。1942年5月1日,集团军改变番号为预备队第1集团军。 1942年5月,第24集团军在南方面军战役集群基础上进行第三次组建。编有步兵第73、第140、第228和第255师,尔后调出步兵第140和第255师,增编步兵第335和第341师。 7月13日,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由方面军第2梯队进至奥列霍夫卡、苏林、季托夫卡(米列罗沃以北)地区,从行进间投入对德军坦克第40和第3军的战斗。第24集团军务兵团虽经艰苦奋战,终因众寡不敌,被迫向卡缅斯克方向南撤并于1942年7月17日,沿北顿涅茨河右岸,从该河河口至锡涅戈尔斯基地区正面向东占领防御阵地。尔后,第24集团军两翼受德军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两面夹击的威胁,被迫向南继续撤退,在新切尔卡斯克以东渡过顿河,撤至左岸。7月底,集团军在萨利斯克、新叶戈尔雷克地域集结,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8月初,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第24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第12和第37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移防格罗兹尼地域,属外高加索方面军建制,1942年8月28日,改称第58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 1942年8月底,第24集团军在预备队第9集团军基础上进行第四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编有步兵第173、第207、第221、第292、第308师和坦克第217旅。 1942年9月1日起,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9月间,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与近卫第1集团军、第66集团军协同作战,实施进攻战役,以便粉碎斯大林格勒以北突向伏尔加河的德军集团,继尔展开积极战斗,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使用第6野战集团军大部兵力,调转方向,向北进攻,从而削弱了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突击集团。9月28日起,第24集团军在顿河方面军编成内,继续在斯大林格勒以北进行战斗。第24集团军辖11个步兵师(第173、第207、第214、第221、第233、第258、第260、第273、第292、第298、第316师)、1个筑垒地域和1个坦克旅,于10月下半月,实施顽强的防御战斗,抗击了斯大林格勒以北突向伏尔加河的德军的猛烈冲击。 斯大林格勒城下反攻进程中,集团军于11月22日从卡恰林斯卡亚地域沿顿河左岸向南实施突击,目的在于使顿河小弯曲部作战的德军集团陷入孤立态势,随后协同第65集团军聚歼该敌。第24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突入德军防御阵地,将德军箝制在韦尔佳奇地域,12月初,进行了歼灭该敌的顽强战斗。1943年1月10日至26日,参加了顿河方面军聚歼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集团的战役。集团军在方面军主力集团编成内担任进攻,与第65和第21集团军协同作战,向扎帕德诺夫卡、戈罗季谢方向实施突击,在两个防御地区逐次突破德军被围集团的防御阵地,并为全歼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1月底,第24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转隶第65和第66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归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随后移防沃罗涅日地域。 3月底,第24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辖有近卫步兵第68、第69师、步兵第84、第214、第233和第252师,尔后增编近卫空降第5、第7和第8师。 1943年4月中旬,集团军率上述兵团编入草原军区,并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4月16日训令改称近卫第4集团军。 集团军所属步兵第173和第298师,因在历次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分别改称近卫步兵第77师和近卫步兵第80师。战争期间,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 · 历任司令:1941年6—7月为加里宁中将,1941年7—10月为拉库京少将,1941年12月—1942年3月为伊万诺夫少将,1942年3—5月为布罗乌德炮兵少将,1942年5—7月为斯米尔诺夫中将,1942年7—8月为马尔钦克维奇少将,1942年8—9月为科兹洛夫少将,1942年10月—1943年4月为加拉宁少将(1943年1月27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二十五集团军
1941年6月在远东方面军组建。在滨海地区驻防。1945年8月在远东第一方面军编成内参加远东哈尔滨一吉林战役,先后攻占汪清、清津、罗南、图们和延吉等城市和港口。8月底移驻朝鲜平壤地区。历任司令员:帕鲁西诺夫、马克西莫夫、奇斯佳科夫。
苏军第二十六集团军
1940年7月在基辅特别军区组建。苏德战争开始后,编入西南方面军,在文尼察方向实施防御战斗。在基辅战役中,集团军实施反突击,遭敌合围。突围后于9月底被撤销。10月,在莫斯科军区重建,组建工作尚未结束即在奥廖尔一图拉方向实施防御战斗,遭重大伤亡,1o月再度被撤销。11月,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第三次组建,编入沃尔霍夫方面军,12月改为突击第2集团军。1942年3—4月,该集团军在卡累利阿方面军“凯姆”战役集群基础上第4次组建。1942—1944年坚守克斯坚加、乌赫塔、雷勃勒方向防御地区及苏芬边境。1945年1月转隶乌克兰第3方面军,参加了布达佩斯进攻战役、巴拉顿湖战役、维也纳进攻战役。历任司令员:科斯坚科、索科洛夫、尼基申、斯克维尔斯基、加根。
苏军第二十七集团军
卫国战争开始后,编入西北方面军,担任波罗的海沿岸塔林至利巴瓦(利耶帕亚)地段的防御。7月,为阻击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在西德维纳河德文斯克(陶格夫匹尔斯)地域、韦利卡亚河维堡、奥波奇卡地区和洛瓦季河霍尔姆地域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1941年8月,在霍尔姆地域参加了方面军对进攻列宁格勒的德军集团实施的反突击(参见列宁格勒战役)。尔后,第27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杰米扬斯克方向继续进行防御战斗,到10月初,在韦利耶湖和谢利格尔湖畔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941年12月,在托罗佩茨—霍尔姆进攻战役准备时节,第27集团军改编为突击第4集团军。 1942年5月末,第27集团军在西北方面军进行第二次组建。下辖步兵第84、第182、第188、第254、第384师、步兵第46旅、海军陆战第62、第84旅、独立坦克第85、第483营及其他部队。 1943年1月前,担任洛瓦季河旧鲁萨以东地区的防御,为改善既设阵地而进行了战斗。1943年2月,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参加杰米扬斯克进攻战役,并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一起,清除了杰米扬斯克前进基地之敌。1943年4月,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5月25日编入草原军区。尔后,先后编入草原方面军(7月9日起)和沃罗涅日方面军(7月20日起)。8月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1943)。此次战役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与其他集团军协同作战,歼灭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主力,进抵阿赫特尔卡接近地,击退德军猛烈反突击,并夺取了沃尔斯克拉河右岸登陆场。9月末,被调往卡涅夫地域,在此渡过第聂伯河(参见第聂伯河战役),占领该河右岸,并转入进攻,任务是扩大布克林登陆场。1943年10月至1944年1月,集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10月20日起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多次参加进攻战役。1943年基辅进攻战役中,集团军协同第40集团军,从布克林登陆场发起进攻,箝制德军大量兵力,从而促进了战役的胜利。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1943—1944)中,集团军重创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各部队,并向南扩大了苏军在基辅地域第聂伯河右岸的登陆场。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1944)中,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集团编成内,成功地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在北部和西南地段建立了对德军合围的对内正面。尔后,协同乌克兰第2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分割并歼灭了德军被围集团。 1944年2月,转隶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了乌曼—博托沙尼进攻战役(1944)。此次战役进程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春季泥泞不堪、道路缺乏的艰苦条件下,且战且进约400公里,克服大江河障碍,强渡南布格河、德捏斯特河、普鲁特河,进抵苏罗国境,并首批进入罗马尼亚作战。8—9月,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集团编成内,参加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战役进程中,与坦克第6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协同作战,在对德军合围的对外正面顺利实施进攻。第27集团军翻越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后,坚决作战,促使罗马尼亚迅速摆脱法西斯德国,退出战争。尔后,协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参加解放特兰西瓦尼亚的战斗和德布勒森战役(1944),战役中重创德军第8集团军和匈牙利第2集团军各兵团,进至蒂萨河。布达佩斯战役(1944-1945)中,第27集团军向波尔加尔、米什科尔茨方向实施突击,粉碎当面德军,强渡蒂萨河,打破了德军回防布达佩斯地域的企图。 1945年2月下半月,转隶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3月参加巴拉顿湖战役(1945)。第27集团军担任方面军第二梯队,在韦伦采湖、沙尔维兹运河地段进入防御交战,以加强第一梯队从而制止了德军突击集团的进攻。3—4月,参加了维也纳战役(1945),战役中,与近卫第4集团军和第26集团军协同作战,重创德军党卫军坦克第6集团军,为从左翼保障方面军主要集团的进攻,穿越东阿尔卑斯山山林地带,于5月10日前进至穆尔河,占领布鲁克、格拉茨地段,在此结束了战斗行动。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战功卓著,发扬了英勇顽强和英雄主义精神,荣获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政府奖赏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5—12月为别尔扎林少将,1942年5月—1943年1月为奥泽罗夫少将,1943年1月至战争结束为特罗菲缅科中将
苏军第二十八集团军
1941年6月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军区首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30、第33军,摩托化第69师和炮兵等其他直属部队。 7月中旬,转隶预备队方面军,7月21日转隶西方面军。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交战中,所属步兵第145、第149师和坦克第104师,于7月23日从罗斯拉夫利地域向波奇诺克和斯摩棱斯克方向,对德军实施了反突击。反突击初战获胜,迫使德军集结重兵来对付第28集团军。这些新到援军从两翼对第28集团军实施了突击。8月初,集团军在合围中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8月10日,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突围部队补足了预备队方面军。 1941年11月,第28集团军在莫斯科军区开始再次组建。下辖步兵第359、第363、第367、第375师和其他直属部队。 1941年12月1日至1942年4月,集团军编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后转隶西南方面军。5—7月,参加了哈尔科夫交战(1942),在奥斯科尔河瓦卢伊基地域和顿河大弯曲部对优势德军进行了激烈的防御战斗。7月底,第28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改编为坦克第4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其所属部队转隶第21集团军。 1942年9月,第28集团军于斯大林格勒军区,在斯大林格勒军区领率机关和部分部队基础上进行第三次组建。最初编有近卫步兵第34师、步兵第248师、步兵第52、第152、第159旅、第78、第116筑垒地域和其他直属部队。 9月10日起,在东南方面军(9月28日起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1942年9—10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积极阻击,使德军突向伏尔加河口、切断阿斯特拉罕—基兹利亚尔铁路干线和伏尔加河—里海水路的一切尝试均未得逞。同年12月,第28集团军向埃利斯塔、萨利斯克和顿河畔罗斯托夫方向发起进攻战役,并于12月31日收复埃利斯塔。集团军兵团和部队(1943年1月1日起在南方面军编成内)顺利发展进攻,1月22日收复萨利斯克,2月14日与突击第5集团军部队协同作战,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2月20日,集团军各兵团进至米乌斯河,就地转入防御。 1943年8—10月,在南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顿巴斯和梅利托波尔两次进攻战役,战役中收复了顿巴斯(参见顿巴斯战役),苏军进抵第聂伯河下游,并向克里木地峡挺进,夺取锡瓦什海湾南岸登陆场。2月,第28集团军参加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1944), 3月在乌克兰第3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战役(1944),上述战役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与其他集团军协同作战,收复南部许多居民地,其中包括赫尔松和尼古拉耶夫等城。 3月底,被调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休整,尔后转至苏德战场中部作战,1944年6—7月,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粉碎白俄罗斯德军的战役(参见白俄罗斯战役)。第28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森林沼泽地困难条件下作战,成功突破德军帕里奇方向防御,奋战1个月,前进400公里。尔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布列斯特地域强渡西布格河,越过苏联国境,进入波兰境内继续迅速追击退却德军(参见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 1944年10月中旬,集团军转隶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同年10月参加了向东普鲁士进攻。集团军由方面军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后,突破边境地带德军筑垒地域,10月25日攻占施什塔卢珀嫩(涅斯捷罗夫)。1—4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了东普鲁士战役(1945),战役中突破德军坚固筑垒防御阵地,并进抵东普鲁士中部地区。尔后,继续发展进攻,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协同作战,攻占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西南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而切断了德军东普鲁士集团的退路。 1945年4月,柯尼斯堡地域德军被围集团被聚歼(参见柯尼斯堡战役)后,第28集团军转隶乌克兰第1方面军,并参加了柏林战役(1945)。集团军由方面军第二梯队进入交战,以基本兵力进行激战,目的在于完成围歼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而以一部兵力配合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从南面强击柏林。第28集团军参加布拉格战役(1945),在捷克斯洛伐克结束了战斗行动。与第52集团军并肩作战,从尼斯基地域,向齐陶、捷克利帕方向顺利实施突击,并从东北方向进至布拉格接近地,在此分别接受德军被围重兵集团一部的投降。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并表现出高超的军人技能,荣获勋章和奖章。所属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政府奖赏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6—8月为卡恰洛夫中将,1941年11月—1942年1月为秋列涅夫大将,1942年5—7月为里亚贝舍夫中将,1942年7月为克留琴金少将,1942年9月—1943年11月为格拉西缅科中将,1943年11月—1944年5月为格列奇金中将,1944年5月至战争结束为卢钦斯基中将。
苏军第二十九集团军
1941年7月在步兵第30军基础上组建于莫斯科军区。下辖步兵第245、第252、第254、第256师,炮兵、航空兵和其他直属部队。尔后建制有所变更。
第29集团军组建后,隶属预备队方面军,在旧鲁萨、杰米扬斯克、奥斯塔什科夫和谢利扎罗沃地区担负构筑防御工事的任务。
1941年7月21日起,编入西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并在托罗佩茨以南地域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第29集团军各兵团被迫后撤。10月10日前,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占领了伏尔加河左岸勒热夫和斯塔里察地段的防御阵地,先后在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10月17日起)编成内,参加了加里宁防御战役(1941)。全体官兵在加里宁战役(1941—1942)中,具有高昂的战斗士气,军人技能不断增长,战役中,所属步兵第243、第252师与第31集团军步兵第256师协同作战,收复州中心加里宁城(1941.12.16)。
1942年1—4月,第29集团军参加了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战役中,1月份与其他集团军所属各兵团协同作战,切断了德军奥列尼诺集团与第9集团军主力的联系。1942年2月初,由于德军实施猛烈 的翼侧反突击,第29集团军与方面军主力的联 系被切断。全体官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表 现了高度的坚定性、组织性和集体英雄主义精 神。集团军各兵团经过连续激战很快突出重围。 3月9日第29集团军各兵团得到第31集团军 一部兵力补充后,便继续进行攻防战斗。
1942年7月末—8月,参加了对德军勒热夫—瑟乔夫卡集团的进攻战役,战役中,突破德军防御纵深达30—35公里,进至伏尔加河并占领了勒热夫和祖布佐夫以东地段。第2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的上述作战行动,是与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协同作战完成的,此举箝制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大量兵力,迫使德军统帅部将苏德战场其他地段12个师投入交战地域。尔后,集团军各兵团坚守伏尔加河左岸已占领地区。
1943年2月初,集团军各兵团分别转隶第5和第20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随后用以补充坦克第1集团军领率机关。
第29集团军全体官兵在许多攻防战役中,对德军英勇作战,为保卫苏维埃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许多官兵荣获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7—12月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9月为什韦佐夫少将,1942年9月—1943年1月为茹拉夫廖夫少将。
第30集团军 1941年7月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19、第242、第243和第251师,坦克第51师,炮兵及其他部队。 7月15日,第30集团军编入后备方面军,在谢利扎罗沃、奥列尼诺、瓦西里耶沃防御地区构筑工事。7月末—8月,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交战进程中,由别雷西南地域向杜霍夫希纳发起进攻,对德军第9集团军翼侧实施连续突击,从而大大削弱并箝制了德军第9集团军的进攻能力。9—10月间,先后在别雷西南地域和勒热夫方向实施顽强的防御战斗,以阻击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战斗中,全体官兵树立了坚决果敢和英雄主义的榜样。10月17日编入加里宁方面军,并参加加里宁防御战役(1941)。 11月中旬,第30集团军再次转隶西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1941)。12月6日起,参加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战役(1941),战役进程中,协同突击第1集团军各兵团收复克林(12月15日),并击溃德军两个摩托化师和1个坦克师。12月中旬起,编入加里宁方面军,并于1—4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2)。战役即将结束时,集团军进至勒热夫接近地,就地转入防御。尔后,集团军(8月31日起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坚守已占地区,直至1942年末。在此期间为改善所属兵团和部队的阵地,不断实施阵前出击。3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收复勒热夫(3月3日),并于4月1日前,进至涅菲奥多夫希纳、潘秋希(亚尔采沃东北10公里)一线地区,就地转入防御。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3年4月16日训令,第30集团军改称近卫第10集团军。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1941—1943年对德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6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11月为霍缅科少将,1941年11月—1942年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1942年11月—1943年4月为科尔帕克奇少将(1943年2月14日晋升为中将)。 第31集团军 1941年7月在莫斯科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244、第246、第247和第249师,炮兵及其他部队。 7月15日编入后备方面军,并在勒热夫地域集结待命。7月30日起,在预备队方面军编成内于奥斯塔什科夫、叶利齐、祖博夫卡(勒热夫以西45公里)和季申纳地区设防。9月,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10月初(10月7日起集团军编入西方面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撤向勒热夫。 10月中旬,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第29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方面军预备队,尔后转隶加里宁方面军。10月21日起,第3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将在加里宁以北及西北地域担任防御的步兵第119、第113和第252师及若干独立部队编入自己的建制。 集团军随后参加加里宁防御战役(1941),莫斯科城下反攻开始后(参见莫斯科战役),参加加里宁战役(1941—1942),战役进程中,协同第29集团军重创德军第9集团军主力,并收复加里宁(12月16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继续向勒热夫发展进攻,于12月末进至伏尔加河祖布佐夫东北地域。1942年冬春两季,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2)。4月20日在祖布佐夫以东地区转入防御,尔后,坚守已占地区,并为改善防御阵地,不断在瑟乔夫卡方向实施阵前出击。 7月22日起,第31集团军编入西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1942)。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中,收复瑟乔夫卡(3月8日)。4月1日前,集团军进抵亚尔采沃以东地域,就地转入防御。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中,集团军各兵团协同方面军其他兵团突破德军数道防御地区,重创德军主要集团,连克亚尔采沃(9月16日)和斯摩棱斯克(9月25日)两城,并收复第聂伯河右岸苏托基(奥尔沙东北60公里)以南广大地区。1944年夏季,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对白俄罗斯境内德军的歼灭战斗(参见白俄罗斯战役)。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1944)中,集团军在突破德军纵深梯次配置防御阵地后,协同近卫第11集团军收复奥尔沙(6月27日),并于6月末进至别列津纳河鲍里索夫地域。明斯克战役(1944)进程中,参加围歼德军重兵集团,并参加收复鲍里索夫(7月1日)、明斯克(7月3日)两城的战斗。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维尔纽斯战役(1944)中收复德鲁斯克尼基(德鲁斯基宁凯,7月14日),并协同第50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3军收复格罗德诺(7月16日)。8月,集团军进至苏瓦乌基地域,并在维格雷湖、苏哈热奇卡一线地区暂时转入防御。10月参加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贡宾嫩方向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进入东普鲁士作战。 东普鲁士战役(1945)中,集团军向勒岑(吉日茨科)、拉斯滕堡(肯琴)和海尔斯贝格(利兹巴克瓦尔明斯基)方向实施突击,一举突破海尔斯贝格筑垒地域,并于3月28日进至弗里舍湾(维斯瓦湾)。第31集团军独立坦克旅坦克第二连在拉杜什金中尉指挥下,在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以南战斗中立下战功。3月16日,该连击毁敌反坦克火炮15门,毙、伤敌军官兵70余人,俘100余人。指挥坦克起火,连长负伤,随即转乘其它坦克继续指挥战斗。但是,这辆坦克不久亦被击毁。连长拉杜什金指挥机动灵活,本人身先士卒,被追认为苏联英雄。战后,路德维希索尔特城改称拉杜什金城。 4月初,第31集团军调方面军预备队,尔后转隶乌克兰第1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布拉格战役(1945)。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2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月为拉库京少将,1941年7—10月为多尔马托夫少将,1941年10月—1942年3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1942年3—4月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1942年4月—1943年2月为波列诺夫少将,1943年2月—1944年5月为格卢兹多夫斯基少将(1943年9月9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5—12月为格拉戈列夫中将(1944年7月15日晋升为上将),1944年12月至战争结束为沙夫拉诺夫中将。 第32集团军 1941年7月在莫斯科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民兵第2、第7、第8、第13和第18师,炮兵及其他部队。 7月14日编入后备方面军,7月18日编入莫扎伊斯克防线方面军。7月末,在库舍列沃、卡拉恰罗沃(莫扎伊斯克西北)一线地区设防。7月30日编入预备队方面军,尔后变更部署,在莫索洛沃、米舒季诺、捷列霍沃和多罗戈布日一线地区展开。10月3日起,集团军进行艰苦防御战斗,以阻击德军优势兵力对维亚济马的进攻。10月7日,集团军与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部分兵团和部队在维亚济马以西地区德军敌分割。集团军尚有战斗力的兵团和部队虽陷重围,但仍继续苦战,部分人员化整为零,小群分散,脱出合围,与方面军其他部队会合(参见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集团军脱出合围的兵团和部队分别转隶第16和第19集团军,10月13日,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 1942年3月初,第32集团军在卡累利阿方面军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和马谢利斯卡亚战役集群基础上再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37、第71、第186、第263、第289和第313师,海军陆战第61、第65、第66和第85旅,滑雪兵旅和独立步兵、炮兵等直属部队。 集团军在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和马谢利斯卡亚方向坚守既设防御地区,直至1944年5月末。1944年6月至8月初,参加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1944),战役进程中,挫败芬军的顽抗,在森林沼泽地条件下且战且进约200公里,部分兵团和部队在隆贡瓦拉及其以南地域进至苏芬国境。1944年9月,苏芬停战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苏芬国境苏侧地带担任边防。11月,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尔后,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1945年8月,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立下战功,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7—8月为克雷科夫中将,1941年8—9月为费久宁斯基少将,1941年9—10月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1942年3—6月为特罗菲缅科少将(1942年6月13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6月至战争结束为戈列连科中将。 第33集团军 1941年7月在莫斯科军区组建。最初编有民兵第1、第5、第9、第17、第21师,炮兵及其他部队。 7月18日编入莫扎伊斯克防线方面军,7月22日起,在卡拉恰罗沃、舒斯季基(莫扎伊斯克以西)一线地区设防。7月30日,编入预备队方面军,向斯帕斯杰缅斯克地域变更部署后,负责防守勒热夫—维亚济马防御地区。10月3日起,参加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1941),10月13日起,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参加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战役(1941)。截至10月24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纳拉河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2月初,集团军协同第5集团军经激烈战斗,粉碎德军对纳罗福明斯克实施南北夹攻的重兵集团,从而恢复了沿纳拉河的防御。 1941年12月—1942年4月,集团军参加莫斯科城下反攻和苏军在西部方向上的总进攻,反攻过程中连克纳罗福明斯克(1941.12.26)、博罗夫斯克(1942.1.4)和韦列亚(1月19日)三城。2月初,进至维亚济马东南地域,协同近卫骑兵第1军企图从行进间一举攻占维亚济马。但德军以猛烈的反突击切断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1军与西方面军主力的联系。第33集团军协同近卫骑兵第1军、空降兵第4军和当地游击队控制大片地区,箝制德军大量兵力,坚持敌后作战,直至1942年的6月。集团军司令叶夫列莫夫中将身陷重围,浴血奋战,不幸阵亡。1942年6月初,集团军被合围的许多部队脱出重围,并与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各军、兵团会合。 1942年下半年,第33集团军在格扎茨克、尤赫诺夫一线地区设防。1943年3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协同第5集团军收复维亚济马(3月12日),进至乌格拉河南岸叶利尼亚东北地域,就地转入防御。 1943年夏秋两季,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战役即将结束时,进至列宁诺以东、德里宾以北一线地区。10月,波兰步兵第1师(以科斯秋什科命名)在第33集团军编成内,于列宁诺城下一战受到了战斗洗礼。1943年12月初,集团军调方面军预备队进行整补。 1943年末—1944年初,参加西方面军在博古舍夫斯克和维捷布斯克方向实施的进攻战役。 1944年4月,第33集团军向奥尔沙方向变更部署,并于6月末前在巴耶沃和德里宾一线地区设防。尔后,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编成内,7月5日起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在白俄罗斯歼灭德军的战役(参见白俄罗斯战役)。莫吉廖夫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成功地强渡普罗尼亚河、巴夏河和第聂伯河,收复什克洛夫(6月27日),战役结束前,进至什克洛夫以西德鲁季和第聂伯河间地带。明斯克战役(1944)中,集团军协同第50和第49集团军部分兵力参加歼灭明斯克以东德军被围集团。尔后,编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第2梯队,进至涅曼河,并于7月中旬在阿利图斯东北地域集结待命。7月末—8月,参加考纳斯战役(1944),战役进程中,进至东普鲁士接近地。 1944年9月,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向比亚韦斯托克东南地域变更部署,10月18日编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华沙—波兹南战役(1945)中,集团军由普瓦维登陆场发起进攻,并向希德沃韦茨、奥波奇诺和卡利什方向发展。战役即将结束时,集团军进至奥得河,在奥得河畔菲尔斯滕贝格及其东南地域,强渡该河并夺取了登陆场(参见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1945)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成功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后,协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在柏林东南地域参加歼灭德军被围集团。5月6日,集团军主力进至德绍西北易北河畔,结束了战斗行动。 卫国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116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10月为奥努普里延科旅长,1941年10月—1942年4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1942年5—6月为梅列茨科夫大将,1942年6—10月为霍津中将,1942年10月—1944年3月为戈尔多夫中将(1943年9月9日晋升为上将),1944年3—4月为彼得罗夫上将,1944年4—7月为克留琴金中将,1944年7—9月为莫罗佐夫中将,1944年10月至战争结束为茨韦塔耶夫上将。 第34集团军 1941年7月,在莫斯科军区组建。7月末,编有步兵第257、第259和第262师,骑兵第25和第54师及若干独立部队。 组建后,编入莫扎伊斯克防线方面军,在小雅罗斯拉韦茨以西担任防御。7月30日编入预备队方面军,8月6日转隶西北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1943年11月。1941年8月,在旧鲁萨地域参加方面军实施的反突击,以积极的作战行动,为加强列宁格勒防御赢得了时间。9、10月间,在德军新到预备队的突击下,被迫先后撤至洛瓦季河和基里洛夫希纳至韦利耶湖(杰米扬斯克以东30公里)一线地区,坚守此一地区直至1941年年底。 1942年1月7日起,集团军参加西北方面军在杰米扬斯克地域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协同近卫步兵第1军于2月25日完成了对德军杰米扬斯克集团的合围。尔后,协同方面军其他军兵团和部队封锁该集团,并为歼灭该敌进行战斗,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43年2月,参加西北方面军实施的消除德军杰米扬斯克前进基地的进攻战役。1943年3月初,第34集团军部队分别转隶第11和第53集团军,其野战领率机关调往旧鲁萨东北地域,就地将原第27集团军所属近卫步兵第12军,步兵第26、第170、第254和第370师等兵团和部队编入自己的建制。1948年3月和8月,第34集团军频频发动攻势,目的在于歼灭德军旧鲁萨集团和攻占旧鲁萨城。但集团军未能全部完成所受领的任务。1943年11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转隶突击第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率直属部队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于1944年1月中旬改称第4集团军领率机关。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1941—1943年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7—8月为普罗宁旅长,1941年8—9月为卡恰诺夫少将,1941年9—12月为阿尔费里耶夫少将,1941年12月—1942年10月为别尔扎林少将,1942年10月—1943年3月为洛帕京中将,943年3—6月为库罗奇金中将,1943年6月—1944年1月为索韦特尼科夫中将 第35集团军 在远东方面军步兵第18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35、第66和第78师,第109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部队。 卫国战争进程中,在滨海边疆区担任边防任务。1945年5月1日起,编入滨海军队集群,8月5日,该集群改编为远东第1方面军。 远东战役(1945)中,集团军(辖步兵第66、第264、第363师,第8、第109筑垒地域,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受命以主力由列索扎沃茨克西南地域向密山方向实施突击,目的在于粉碎松阿察河左岸日本关东军部队,并攻占虎头筑垒地域,尔后协同红旗第1集团军歼灭日军密山集团,并攻占密山筑垒地域。集团军一部兵力奉命沿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右岸设防,并负责掩护古别罗沃至斯帕斯克达利尼区段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安全。战役开始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阿穆尔区舰队配合下,成功强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留少许部队将虎头筑垒地域永备发射工事内残存的守备部队加以封锁,主力一举攻占虎林;步兵第66师先遣支队协同红旗第1集团军各兵团攻占密山(8月12日)。8月13日日终前,解放东安。尔后,第35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越过肯特阿山,攻占勃利(8月16日),从而切断了远东第2方面军当面南逃日军部队的退路,使其与牡丹江地域关东军主力失去联系;8月19日日终前,进至林口地域。此时,步兵第264师和第109筑垒地域各部队彻底挫败虎头日军残部的抵抗,拿下虎头筑垒地域。上述兵团和部队在虎头筑垒地域攻坚战中前赴后继,终于取胜。尔后,集团军参加受降和解除投降日军的武装。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作战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月—1945年6月为宰采夫少将,1945年6—9月为扎赫瓦塔耶夫中将(1945年9月8日晋升为上将)。 第36集团军 1941年7月在外贝加尔军区步兵第12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65、第93、第94和第114师,第31、第32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部队。1941年9月,编入外贝加尔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担负苏联外贝加尔国境边防任务,直至1945年8月,尔后参加粉碎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 兴安岭—奉天战役(1945)中,集团军(辖步兵第2、第86军,步兵第293、第298师,第31、第32筑垒地域,坦克兵、炮兵及其他兵团和部队)由达乌里亚和杜罗东北地域向海拉尔实施突击,目的在于保障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左翼安全。为迅速穿越草原和山区,从行进间粉碎日军当面掩护部队,并为保障集团军主力向满洲腹地迅速穿插,集团军组建了快速集群,编有坦克第205旅、车载步兵团、炮兵团、高射炮兵团、自行火炮营、火箭炮营和工兵连。8月8日夜间,第36集团军未经炮火准备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发起进攻,进展顺利,挫败当面日军掩护部队的抵抗,右翼一举攻占扎赉诺尔—满洲里筑垒地域,左翼强渡额尔古纳河,直插海拉尔。9日日终前,向前推进40公里。集团军继续迅速发展进攻,8月10日,以部分兵力围困海拉尔筑垒地域,而主力向满洲里纵深发展进攻。集团军越过大兴安岭群山,8月17日解放博克图、雅鲁和扎兰屯(布特哈旗),8月19日,坦克第205旅先遣分队进占齐齐哈尔。为此同时,集团军部分兵力继续进行夺取海拉尔筑垒地域的战斗,8月18日攻占这一筑垒地域。尔后,集团军开始受降,解除日本关东军的武装。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对日军作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月—1945年6月为福缅科少将(1943年10月16日晋升为中将),1945年6—9月为卢钦斯基中将(1945年9月8日晋升为上将)。 第37集团军 1941年8月,在基辅筑垒地域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基础上于西南方面军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47、第171、第175、第206、第284和第295师,基辅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兵团和部队。 组建后,在斯维亚季利诺耶、斯瓦罗米耶、基辅以西,沿第聂伯河左岸向北延伸,至热列比亚京一线地区设防。基辅战役(1941)进程中,集团军部队遭德军优势兵力的突击,损失惨重,与方面军部分军兵团一起陷入重围,几经浴血奋战,奉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于9月19日放弃基辅。集团军部分兵团和部队小群分散,化整为零突出重围,与方面军其他兵团会合。9月末,第37集团军被撤销。 1941年11月中旬,第37集团军在南方面军再次组建,以掩护罗斯托夫方向。最初编有步兵第51、第96、第99、第216、第253和第295师,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 罗斯托夫进攻战役(1941)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对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实施翼侧突击,歼其一部,并配合第9和第56集团军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11月29日)(参见罗斯托夫战役)。战役结束阶段,第37集团军各兵团进至米乌斯河古比雪沃、别列斯托夫地段。1月,集团军参加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1942)。2—3月初,在克拉马托尔斯克方向实施进攻战斗。1942年夏秋两季,先后在南方面军、北高加索方面军顿河集群(7月28日起)和外高加索方面军北方集群(8月11日起)编成内,参加顿巴斯、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和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防御战役,连续实施艰苦的防御战斗。苏军转入进攻后,集团军参加从德军占领下收复北高加索的战斗(参见高加索战役)。仅1943年1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且战且进300余公里,连克基斯洛沃茨克(1月10日)、皮亚季戈尔斯克(协同第9集团军部分部队)和叶先图基(1月11日)、切尔克斯克(1月17日)诸城。1月24日起,集团军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并于2、3月间参加克拉斯诺达尔战役(1943)。7月,集团军部队分别转隶第9和第56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 1943年9月初,第37集团军辖步兵第57、第82军,步兵第53师及其他独立部队,编入草原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克列缅丘格以东地域参加收复左岸乌克兰最后一战。9月末,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参见第聂伯河战役),并在科列别尔达以西和米舒林罗格西北夺取了登陆场。10—12月,参加方面军在克里沃罗格方向实施的历次进攻战役。1944年1月中旬,转隶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收复右岸乌克兰的历次战役(参见右岸乌克兰战役),兵威所及,无往不胜。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和敖德萨三次进攻战役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且战且进350余公里,强渡因古列茨、因古尔、南布格和德涅斯特四条大河,连克克里沃罗格(协同第46集团军,2月22日)、沃兹涅先斯克(3月24日)、蒂拉斯波尔(4月12日)等城。 8月,集团军参加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9月,参加从德军占领下解放保加利亚的战役。9月底,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进至卡赞勒克、扬博尔、布尔加斯等地域,在此结束了自己的征程。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256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0月—1942年6月为洛帕京少将(1942年3月27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6月—1943年5月为科兹洛夫少将,1943年5—7月为科罗捷耶夫中将,1943年7—8月为菲拉托夫少将,1943年8月为雷若夫少将,1943年8月—1944年10月为沙罗欣中将,1944年10月至战争结束为比留佐夫上将。 第38集团军 1941年8月初,在西南方面军组建。最初编有山地步兵第47师,步兵第169、第199、第300、第304师,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 组建后,在切尔卡瑟地域沿第聂伯河设防,8月8日起,参加基辅战役。集团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向波尔塔瓦、沃尔昌斯克和瓦卢伊基撤退,并于12月末在瓦卢伊基和库皮扬斯克一线地区设防。1942年冬春两季,集团军进行防御战斗,并在沃尔昌斯克和巴拉克列亚地域实施有限目的的进攻。7月,参加顿巴斯战役(1942)。7月17日起,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成内作战,7月23日调方面军预备队,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第2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用以组建坦克第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 1942年8月初,第38集团军在奇比索夫中将指挥的战役集群和第4后备集团军基础上于布良斯克方面军第二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67、第237、第240和第340师,数个步兵旅,骑兵、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 先后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1942年9月2日起)编成内于沃罗涅日城下实施防御和进攻战斗。1—2月间,集团军参加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1943)和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上述战役进程中,连克卡斯托尔诺耶(协同第13和第40集团军,1月28日)、季姆(2月5日)和奥博扬(2月18日)三城,3月3日进至苏梅东北地域。3月,集团军在哈尔科夫防御战役(1943)中与德军激战,战役结束阶段,在科列涅沃、先纳亚(苏梅东北55公里)、维亚佐沃耶一线地区设防固守,直至1943年8月。 库尔斯克会战(1943)期间,第38集团军在防御交战进程中,受命掩护沃罗涅日方面军主力免遭德军由西北方向实施的突击,部分兵团和部队转隶第40和第69集团军,并在奥博扬和普罗霍罗夫卡方向参加抗击德军进攻。苏军转入反攻后,集团军在苏梅以南地区实施进攻,负责保障与中央方面军结合部的安全。9月参加收复左岸乌克兰的战役。集团军继续追击退却德军,连克苏梅(9月2日)、罗姆内(9月16日)和普里卢基(协同第40集团军,9月18日)等城,9月末,在基辅以北强渡第聂伯河(参见),并于斯瓦罗米耶以西、柳捷日、新彼得罗夫斯克地域夺取了登陆场。11—12月间,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基辅进攻战役、和基辅防御战役。1943年底至1944年初,集团军参加方面军在右岸乌克兰实施的历次战役(参见右岸乌克兰战役),继续担任进攻。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1943—1944)中,突破德军坚固设防阵地,且战且进百余公里,并协同其他集团军收复许多城市和居民地。1944年1月末,集团军在文尼察以东阻击德军重兵集团的突击。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1944)中,集团军在35天内且战且进300余公里,收复众多居民地,其中包括日—梅林卡、文尼察(3月20日)两城,战役即将结束时,在切尔诺维策(切尔诺夫策)西南谢列特河上夺取登陆场数处。 6月末至7月初,近卫第1集团军将部分兵团和部队转隶第38集团军,此后,第38集团军向塔尔诺波尔(捷尔诺波尔)以西地域变更部署,7—8月参加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1944),9—10月参加喀尔巴阡—杜克拉战役(1944),1945年1—2月参加西喀尔巴阡战役(1945)。1944年11月30日起至战争结束,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编成内作战。俄斯特拉发战役(1945)进程中,集团军参加解放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发重要工业区的战斗。集团军在布拉格战役(1945)中结束了自己的征程。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立下了显赫战功,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80余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8月为里亚贝舍夫中将,1941年8—9月为费克连科坦克兵少将,1941年9—12月为齐加诺夫少将,1941年12月—942年2月为马斯洛夫技术兵少将,1942年2—3月为舍尔斯秋克少将,1942年3—7月为莫斯卡连科炮兵少将,1942年8月—1943年10月为奇比索夫中将,1943年10月至战争结束为莫斯卡连科上将。 第39集团军 1941年11月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357、第361、第369,第371、第878、第377和第381师,骑兵第76、第94师及其他独立部队。 12月,集团军向托尔若克地域变更部署,编入加里宁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从12月22日起参加加里宁战役(194l—942),战役即将结束时,进至勒热夫西北地域。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2)中,集团军由勒热夫西北地域实施突击,一举突破德军在一个狭窄地段上的防御,继续向瑟乔夫卡方向发展进攻,并保障骑兵第11军进入突破口。1月末,集团军进至亚尔采沃以北维亚济马—斯摩棱斯克铁路一线地区,在此遭到德军的顽抗。2月初,德军由勒热夫和奥列尼诺地域对进突击,将第3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勒热夫以西防御配系中所形成的一条狭窄走廊拦腰斩断。第3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维亚济马西北陷入半合围状态(第39集团军通过别雷和涅利多沃两城之间的咽喉通道,与方面军保持联系),2—6月与德军酣战,箝制德军大量兵力。7月,德军切断了所有交通线,彻底合围了第39集团军。经三周浴血奋战,仅个别部(分)队得以脱出重围。7月末,集团军被撤销。 1942年8月初,第39集团军在加里宁方面军的第58集团军(第二次组建)基础上再次组建。编有近卫步兵第27、步兵第158、第178、第348和第359师,步兵第130旅,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 1942年11月前,在勒热夫西北地区设防。11月—12月,在勒热夫方向参加进攻战斗。3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杜霍夫希纳—杰米多夫战役(1943)中,第3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收复杜霍夫希纳(9月19日),协同第43集团军收复鲁德尼亚(9月29日),尔后转入防御(参见斯摩棱斯克战役)。集团军先后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西方面军(1944年1月20日)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1944年4月24日)。1943年11月至1944年3月初,集团军在维捷布斯克方向多次参加局部进攻战役。 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第5集团军,在博古舍夫斯克方向突破德军维防御阵地,并与第43集团军各兵团并肩作战,参加围歼德军维捷布斯克集团。7月上半月,第39集团军暂留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作战。7月17日,再次转隶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考纳斯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科夫诺(考纳斯)以北发展进攻,战役即将结束时,进至拉塞尼艾、劳多尼亚内以东地区。梅梅尔战役(1944)中,集团军向拉塞尼艾方向和蒂尔西特以东实施突击,并协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于10月下半月肃清涅曼河(尼亚穆纳斯河)河口至尤尔堡(尤尔巴尔卡斯)右岸之敌。尔后,在苏达尔吉、皮尔卡伦(多布罗沃利斯克)一线地区设防。1945年冬春两季,先后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2月13日起),又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2月25日起)编成内,于东普鲁士作战(参见东普鲁士战役)。因斯特堡—柯尼斯堡进攻战役和柯尼斯堡进攻战役进程中,集团军全体官兵在突破德军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筑垒地域和歼灭柯尼斯堡集团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集团军在泽姆兰半岛战役(1945)中结束了在东普鲁士的作战行动。 1945年5、6月间,移防蒙古人民共和国,编入外贝加尔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1945年8月参加粉碎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49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1—12月为波格丹诺夫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6月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942年8月—1943年9月为济金少将(1943年1月30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9月—1944年5月为别尔扎林中将,1944年5月至战争结束为柳德尼科夫中将(1945年5月5日晋升为上将)。 第40集团军 1941年8月,在西南方面军组建。最初编有空降兵第2军,步兵第131师、第293师,坦克第10师,坦克、炮兵及其他部队。 在方面军右翼杰斯纳河科诺托普以北和西北地域展开。8月27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因兵力不足,无力防守宽达100公里的正面,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后撤。12月初,在季姆城东北沿季姆河一线地区实施防御战斗。1941年12月末至1942年2月,在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方向实施一系列局部进攻战役。4月初,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并从6月28日起在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1942)中实施艰苦的防御战斗。战役结束前,撤至沃罗涅日和顿河西南地域,就地转入防御直至1942年底。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1943)中,第40集团军协同坦克第3集团军的坦克第15军完成了对德军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集团的合围(1月18日),并收复奥斯特罗戈日斯克(1月20日)。尔后,协同坦克第3集团军和独立步兵第18军兵团和部队全歼该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1943)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沃罗涅日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进攻,在冬季多雪困难条件下一举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并协同其他集团军歼德军重兵集团。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中,集团军各兵团收复旧奥斯科尔(2月5日)和别尔哥罗德(2月9日)两城,并协同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连克哈尔科夫(2月26日)、阿赫特尔斯卡、列别金(2月23日)、加佳奇(2月26日)诸城。3月,集团军参加哈尔科夫防御战役(1943),8月至9月,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1943)和收复左岸乌克兰的战役。9月24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斯泰基和勒日谢夫地域强渡第聂伯河(参见第聂伯河战役),夺取该河登陆场,并为坚守登陆场进行顽强战斗。10月,集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于布克林登陆场作战。1943年11至1944年1月,参加基辅攻、防战役和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参见基辅苏军进攻战役(1943)、基辅德军进攻战役(1943)、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1944)中,集团军在抗击德军重兵集团反突击的阻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敌企图增援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被围集团,并为之解围。3月至4月初,集团军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乌曼—博托沙尼战役(1944),战役进程中,所属兵团和部队在春季泥泞道路缺乏的艰难条件下转战约400公里,连续强渡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等大的江河障碍,于4月6日进至谢列特河,从行进间强渡该河,并进入罗马尼亚作战。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中,第40集团军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右翼实施突击,部队进展迅速,于8月底前出至东喀尔巴阡山前地带。尔后,继续发展进攻,直接配合乌克兰第4方面军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和向乌日哥罗德、穆卡切沃地域前进的行动。10月,参加德布勒森战役(1944),战役进程中攻占萨图马雷(10月25日)。布达佩斯战役(1944—1945)中,集团军部队于11月6日在乔普以南强渡蒂萨河,挫败德军顽强抵抗,并于1944年12月底进抵匈捷国境,就地转入防御。1945年1月12日,集团军恢复进攻,顺利突破斯洛伐克鲁什内山脉东南坡德军防御阵地,并连克普莱希韦茨(1月14日)、伊耶尔沙瓦(1月23日)、兹沃伦(3月14日)诸城。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1945)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解放班斯卡—比斯特里察(3月25日)、克列姆尼察(4月3日)和普列维扎(4月4日)等城。布拉格战役(1945)即将结束时,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进至新梅斯托、博格达列茨、博布罗沃(布尔诺西北50公里)地域,在此结束了自己的战斗行动。 卫国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为此,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52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月—1942年2月为波德拉斯少将(1941年11月9日晋升为中将),1942年3—7月为帕尔谢戈夫炮兵中将,1942年7—10月为波波夫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10月为莫斯卡连科中将(1943年9月19日晋升为上将),1943年10月至战争结束为日马琴科中将。 第41集团军 1942年5月在加里宁方面军塔拉索夫少将和别尔扎林少将指挥的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截止5月20日,编有近卫步兵第17师,步兵第134、第135、第179和第234师,2个近卫独立火箭炮团及其他部队。 1942年5月至11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别雷以西和西南地区担任防务。尔后,对德军勒热夫—维亚济马集团作战,直至1943年3月。第41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将兵团和部队转隶第39和第43集团军后,调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于1943年4月初在其基础上组建预备队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 历任司令:1942年5—12月为塔拉索夫少将,1942年12月—1943年3月为马纳加罗夫少将 第42集团军 1941年8月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组建。9月9日起,该集团军(辖民兵近卫步兵第2、第3师,海军陆战第6旅,步兵第500团,克拉斯诺格瓦尔杰伊斯克筑垒地域和炮兵及其他部队。 第42集团军协同第8、第55集团军,在列宁格勒近接近地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所属兵团进行激烈战斗(参见列宁格勒战役)。全体官兵在顽强的阻击战中发扬集体英雄主义精神,予德军重大杀伤,并于9月18日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尔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利戈沃、卡缅、普尔科沃南郊一线地区坚守列宁格勒,直至1944年1月。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1944)中,集团军由普尔科沃高地向红谢洛、罗普沙方向实施进攻。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挫败德军顽强抵抗,于1月19日一举攻占德军坚固设防的防御枢纽部红谢洛,并于当日日终前在罗普沙东南同突击第2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会师,完成对罗普沙、红谢洛以北地域所有德军残部的合围。1月20日,全歼被围德军后,集团军继续发展进攻,并连克乌里茨克(1月20日)、普希金和巴甫洛夫斯克(1月24日)、克拉斯诺格瓦尔杰伊斯克(加契纳,1月26日)等城。尔后,在游击队积极支援下向格多夫、普斯科夫方向进攻。2月底,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由北向南进抵德军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筑垒地域外廓阵地,遭德军顽强抵抗,并于3月12日就地转入防御。1944年4月25日,第42集团军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1944),战役进程中一举攻占军事重镇普斯科夫(7月23日),该城由德军坚固设防,是控制通向爱沙尼亚南部地区的必经之路。7月底,第42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及其直属部队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集结在波尔霍夫地域休整,8月10日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9、10月间,集团军(辖步兵第110、第124军,第118筑垒地域,近卫坦克第29旅,炮兵等兵团和部队)参加里加战役(1944)。集团军部队突破德军战术防御地幅,于8月末进抵“锡古尔达”后方防御地区,就地暂时转入防御。10月8—15日,集团军向方面军左翼多贝莱(里加西南60公里)地域变更部署,并从10月16日起,向利巴瓦(利耶帕亚)方向发起进攻。集团军前出到图库姆斯防御地区后,立即协同其他集团军对库尔兰半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1945年1月26日起为“库尔兰”集团军群)实施封锁,直至该集团军群全部投降。 卫国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8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9月为谢尔巴科夫少将,1941年9月为伊万诺夫中将,1941年9—10月为费久宁斯基少将,1941年11月—1943年12月为尼古拉耶夫少将(1942年5月3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12月—1944年3月为马斯连尼科夫上将,1944年3月为罗曼诺夫斯基中将,1944年3月至战争结束为斯维里多夫中将。 第43集团军 1941年7月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步兵第33军基础上组建。7月末,编入预备队方面军。到8月10日,编有步兵第38、第53、第145、第149、第211、第217、第222、第279和第303师,坦克第104和第109师,炮兵等直属部队。 8月初,集团军各兵团在叶利尼亚以南,霍尔梅茨、波格丹诺沃一线地区沿杰斯纳河设防,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中,在上述地区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0月初,兵力及兵器占绝对优势德军得以突破第43集团军(10月10日编入西方面军)的防御。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艰苦奋战,且战且退,被迫撤至莫扎伊斯克防线,尔后撤至谢尔普霍夫西北纳拉河一线地区,10月21日就地阻击,制止了德军的进攻(参见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 1941年12月—1942年1月,集团军参加莫斯科城下反攻(参见莫斯科战役),尔后参加西部方向苏军的总攻,直至1942年4月。4月20日起,在梅登以西沃里亚和乌格拉两河地区担任防御,坚守到1942年8月末。1942年9月初,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向杰米多夫东北地域变更部署。10月1日起,第43集团军编入加里宁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1945年1月中旬。1942年10月12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杰米多夫东北占领防御,1943年1月至8月,沿洛索斯诺湖、雷托耶湖、萨普绍湖,至穆日茨卡亚(杜霍夫希纳以北42公里)一线地内设防。8月—10月初,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11—12月,在维捷布斯克方向实施进攻战斗。1944年2月,集团军向戈罗多克地域变更部署,在此接替近卫第11集团军的防务。 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1944)中,第43集团军协同近卫第6集团军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并以一部兵力协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第39集团军在维捷布斯克地域合围德军集团(5个师),6月26日收复该城。尔后,全歼德军被围集团,并收复列佩利(6月28日)。波洛茨克战役(1944)中,集团军向格卢博科耶方向进攻,16昼夜推进100公里,并于7月4日日终前进至科贾内地域。尔后,在帕涅韦日斯方向继续发展进攻,攻占什文乔内利艾(7月8日),随后连续击退德军预备队多次猛烈反冲击,切断德文斯克—维尔纽斯、德文斯克—考纳斯铁路,并于7月14日进至萨拉卡斯、奥万塔以北地区。集团军在里加方向继续进攻,对比尔扎伊实施攻坚战斗,8月6日全部收复该城。8月13日起,在包斯克以南及以西沿利耶卢佩河一线地区担任防御。9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里加战役(1944),10月,参加梅梅尔进攻战役(1944)。1944年10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中旬,集团军参加封锁德军库尔兰集团。 1月20日起,第43集团军转隶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先后参加因斯特堡—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和泽姆兰半岛三次进攻战役。4月24日起,集团军调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预备队,并向但泽、格丁尼亚、诺伊施塔特地域变更部署。1945年5月1日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其编成内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 卫国战争时期,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高超的战斗技能,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月为库罗奇金中将,1941年8—9月为谢列兹尼奥夫中将,1941年9—10月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941年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941年10月—1944年5月为戈卢别夫少将(1942年6月13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5月至战争结束为别洛博罗多夫中将。 苏军第44集团军 1941年7月在外高加索军区步兵第40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山地步兵第20、第77师,骑兵第17师及若干直属部队,在苏伊国境担任边防任务。 8月23日起,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10月,向北高加索马哈奇卡拉地域变更部署,11月末再次变更部署,进驻黑海沿岸阿纳帕地域。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1941—1942)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第51集团军和黑海舰队收复刻赤半岛,并攻占港口城市费奥多西亚(1941.12.29)。 1942年1月末,集团军转隶克里木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冬春两季为坚守刻赤半岛进行战斗5月8日起,协同其他集团军和黑海舰队抗击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参见克里木战役)。经艰苦的防御战斗,被迫撤向刻赤,尔后撤至塔曼半岛。5月20日,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率直属部队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先后在季霍列茨克、马哈奇卡拉两城集结待命。1942年6月,集团军辖步兵第138、第156、第157、第236和第302师及若干独立部队转隶外高加索方面军,并在捷列克河河口至古杰尔梅斯一线构筑防御地区,直至8月。1942年8月8日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1943年1月24日起为北高加索方面军)北方军队集群,并于1942年秋季,在其编成内坚守既设阵地,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12月,集团军实施多次反突击,将德军驱赶到莫兹多克以北地域。1月在斯塔夫罗波尔方向上实施进攻,1月21日收复伏罗希洛夫斯克(斯塔夫罗波尔)。2月6日起,集团军编入南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1943年11月。罗斯托夫战役(1943)结束阶段,第44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收复亚速城(2月7日),2月18日,进至里亚斯内、桑别克河左岸一线地区(塔甘罗格以东和东北),坚守此一地区,直至收复顿巴斯的进攻开始。在北高加索的进攻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德军顽强抵抗、道路缺乏和泥泞不堪条件下,且战且进600余公里,从德军占领下收复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州许多居民地(参见高加索会战)。 顿巴斯战役(1943)中,第44集团军协同方面军第28集团军、骑兵和机械化兵团重创德军塔甘罗格集团,并与亚速海区舰队登陆兵和当地游击队相配合,收复塔甘罗格(8月30日)。尔后,集团军顺利发展进攻,并协同黑海舰队于9月10日收复马里乌波尔(日丹诺夫)。9月26日起,参加梅利托波尔战役(1943)。10月末,调方面军预备队,向卡霍夫卡东北地域变更部署,接替突击第5集团军防务,在扎瓦多夫卡、卡霍夫卡、布里塔内一线地区担任防御。1943年11月,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所属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 战争时期,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一些兵团和部队荣获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12月为哈杰耶夫少将,1941年12月一1942年1月为佩尔武申少将,1942年1—2月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上校(1942年11月10B晋升为少将),1942年2—5月为切尔尼亚克少将,1942年5—8月为赫里亚谢夫少将,1942年8—10月为彼得罗夫少将,1942年10—11月为梅利尼克少将,1942年11月—1943年11月为霍缅科少将。 苏军第45集团军 1941年7月末,在外高加索军区步兵第23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山地步兵第138师、步兵第31和第136师,山地骑兵第1师,第55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部队。 8月23日起,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1941年12月30日起为高加索方面军)。卫国战争时期,第45集团军担负掩护苏土国境和警戒伊朗各交通干线的任务(苏军是根据1921年苏伊条约暂时进入伊朗的)。战争结束后,集团军撤离伊朗,并被撤销。 历任司令:1941年7—10月为巴罗诺夫少将,1941年10—12月为哈里东诺夫上校(1942年10月1日晋升为少将),1941年12月—1942年4月为诺维科夫少将,1942年4月至战争结束为列梅佐夫中将。 苏军第46集团军 1941年7月末,在外高加索军区步兵第3军基础上组建。编有山地步兵第9、第47师,步兵第4师,第5l筑垒地域和独立装甲列车第7营,炮兵及其他部队。 1941年8月23日起,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受命在黑海至乌奇塔帕利亚尔山地段掩护苏土国境安全,并担负黑海沿岸波季—苏呼米段海防任务。1942年6月,集团军受领一项补充任务;以一部兵力在马米松山口至别洛列琴斯基山口之间,负责从北面掩护越过大高加索主山脉的各山口。 1942年8月15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为坚守大高加索主山脉中部各山口进行了顽强而又激烈的战斗。集团军山地步兵第121、第374团全体官兵在上述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两团红旗勋章(1942.12.13),以资表彰。 1943年1—3月,第46集团军先后在外高加索和北高加索(2月5日起)方面军黑海军队集群编成内,连续参加歼灭北高加索德军的战役,战役进程中,连克迈科普(1月29日在游击队配合下)和克拉斯诺达尔(2月12日)两城。3月11日前,集团军进抵特罗伊茨卡亚以南库班河滩地域,就地转入防御(参见高加索会战)。3月中旬,调方面军预备队整补,3月29日,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尔后,先后编入预备队方面军(4月10日起)、草原军区(4月15日起)、西南方面军(6月1日起)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7月23日起)。8月9日起,转隶西南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8月24日起,参加顿巴斯战役(1943),尔后强渡第聂伯河。9月11日起至10月1日,在草原方面军编成内作战。10月5日起,在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以东实施防御战斗,以坚守第聂伯河登陆场,尔后至12月初,在克里沃罗格方向实施进攻战斗,战斗进程中,于10月25日收复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并协同近卫第8集团军收复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参见第聂伯河会战)。 1944年,第46集团军在乌克兰第3方面军编成内,从德军占领下收复右岸乌克兰(参见右岸乌克兰战役),连战皆捷。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和敖德萨等进攻战役中,集团军且战且进,推进约400公里,4月14日日终前进抵列昂季纳、帕兰卡(德涅斯特河口)一线地区。8月—9月,集团军参加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以及从德军占领下解放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战役。9月20日,编入乌克兰第2方面军。德布勒森战役(1944)中,集团军向塞格德、森塔实施突击,从南方保障方面军主力安全。集团军1944年10月末至1945年2月中旬,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编成内,1944年12月14日起在乌克兰第3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布达佩斯战役(1944—1945)。1945年2月21日起,再次编入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 维也纳战役(1945)中,集团军协同近卫机械化第2军,在多瑙河以南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进攻,向杰尔方向实施突击,以部分兵力向科马罗姆方向突击。集团军兵团和部队配合其它集团军解放维也纳(4月13日)(参见维也纳战役)。布拉格战役(1945)中,集团军于5月11日日终前,进至捷克布杰约维采、普罗加滕一线地区,从而结束了自己的战斗行动。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218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12月为切尔尼亚克中将,1941年12月—942年4月为哈杰耶夫少将,1942年4—8月为谢尔加茨科夫少将,1942年8月—1943年1月为列谢利泽中将,1943年1—2月为罗斯雷少将,1943年2—3月为雷若夫少将,1943年3月—1944年5月为格拉戈列夫少将(1943年10月27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5月—1945年1月为什列明中将,1945年1—3月为菲利波夫斯基少将,1945年3月至战争结束为彼得鲁舍夫斯基中将。 苏军第47集团军 为掩护苏伊国境安全,于1941年7月末,在外高加索军区机械化第28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山地步兵第63、第76师,步兵第236师,坦克第6、第54师,炮兵及其他部队。 8月23日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1941年12月30日起为高加索方面军)。1942年1月末,开始在刻赤半岛集结,就地编入克里木方面军。1942年5月上半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实施激烈的防御战斗(参见克里木战役),以阻击向刻赤方向转入进攻的优势德军。经顽强战斗之后,第47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被迫放弃刻赤半岛,并撤至塔曼半岛。 5月20日起,集团军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8月17日编入新罗西斯克防区,1942年9月1日起,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军队集群,1943年2月5日再次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8月下半月至9月,参加新罗西斯克战役(1942),1943年1—3月上半月,在新罗西斯克地域实施进攻战斗,并向克雷姆斯卡亚镇方向发展进攻。集团军部分兵力曾在小地英勇作战。 3月中旬,第47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将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第18与第56集团军之后,调北高加索方面军预备队,移防迈科普地域,就地将新的兵团和部队编入自己的建制。此后(3月21日起),集团军留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向罗索什地域变更部署。尔后,先后编入预备队方面军(4月10日)、草原军区(4月15日)和草原方面军(7月9日)。8月初,转隶沃罗涅日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1943)和解放乌克兰的战斗。 1943年10月末,第47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将防务同所属兵团和部队移交第27和第38集团军后,率直属部队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4年初,暂时编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2月,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移防萨尔内地域,就地转隶新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至3月10日,集团军辖步兵第77、第125军,步兵第397师及其他独立部队,在亚姆内、多姆布罗维察一线地区进行防御战斗,3月下半月,在科韦利方向实施进攻战斗。4月5日起,编入白俄罗斯方面军(4月16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方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突破德军防御阵地,收复科韦利(7月6日),强渡西布格河,进入波兰领土作战。8月,集团军继续实施进攻战斗,并于月底进至华沙地域维斯瓦河畔。9月10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恢复进攻,经4天激战,于9月14日攻占普拉加要塞(华沙郊区)。 第47集团军在华沙—波兹南战役(1945)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1945)中连战皆捷。1945年柏林战役中,集团军在方面军突击集团编成内担任进攻,并于4月25日协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各兵团,进至波茨坦以西地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会师,完成了对德军柏林集团的合围。1945年5月8扫日终前,集团军进至勃兰登堡西北易北河畔,在此结束了战斗行动。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249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7—10月为诺维科夫少将,1941年10月—1942年2月为巴罗诺夫少将,1942年2月为切尔尼亚克中将,1942年2—5月为科尔加诺夫少将,1942年5—9月为科托夫少将,1942年9—10月为格列奇科少将,1942年10月—1943年1月为卡姆科夫中将,1943年1—3月为列谢利泽中将,1943年3—7月为雷若夫少将,1943年7—8月为科兹洛夫少将,1943年8—9月为科尔尊中将,1943年9—10月为日马琴科中将,1943年10月—44年5月为波列诺夫中将,1944年5—11月为古谢夫中将,1944年11月至战争结束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 苏军第48集团军 1941年8月初,在西北方面军诺夫哥罗德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70、第128、第237师,坦克第21师,民兵第1师等兵团和部队。 集团军组建尚未结束,8月7日即在大沃洛克、沿姆沙加河至希姆斯克一线地区开始实施防御战斗。战斗第4天,德军才得以突破第48集团军希姆斯克地域防御阵地,并于8月15日占领诺夫哥罗德西部市区。尔后,集团军先后在北方面军(8月19日起)和列宁格勒方面军(8月27日起)编成内,顽强阻击向丘多沃、科尔皮诺方向进攻的德军集团,在德军优势兵力连续突击下,9月初被迫撤至施吕瑟尔堡地域。1941年9月14日,第48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被撤销,所属兵团和部队用以补充第54集团军。 1942年4月末,第48集团军在布良斯克方面军机械化第28军基础上再次组建。编有近卫第1、第6师,步兵第8、第211、第284师,步兵第109、第118、第122旅,坦克第202旅及其他独立部队。 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诺沃西利以西沿科罗布卡河占领防御。1942年6月末至7月,在叶列茨克方向实施艰苦的防御战斗,战斗中分别撤至大马里诺韦茨、扎列戈希(奥廖尔以东55公里)和谢杰涅瓦、斯维季茨基(利夫内以西30公里)地区,并坚守上述地区直至1943年2月。2月,集团军向小阿尔汉格尔斯克方向转入进攻;截至2月23日,进至诺沃西利西南小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北一线地区。3月13日,集团军编人中央方面军(10月20日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1944年4月16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夏秋两季参加库尔斯克会战(1943),收复左岸乌克兰和布良斯克州西南地区的战役。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戈梅利方向继续发展进攻,协同第65和第61集团军于10月10日前全部肃清索日河左岸之敌,在戈梅利以南强渡该河,对戈梅利展开了争夺战。尔后,为扩大和坚守索日河右岸登陆场进行战斗,直至11月上旬末。11月10日起,参加戈梅利—列奇察战役(1943)。1944年初,第48集团军在博布鲁伊斯科方向实施局部战役,战役进程中改善了集团军的态势。 1944年白俄罗斯进攻战役中,第48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连战皆捷。集团军在博布鲁伊斯克方向担任进攻,6月26日攻占日洛宾,尔后,协同第65集团军全歼敌博布鲁伊斯克地域被围集团,并于6月29日收复该城。第48集团军在巴拉诺维奇—布列斯特方向继续发展进攻,协同第65、第28集团军激战3日,歼灭巴拉诺维奇地域德军集团,并于7月末,进抵苏拉日以南地域。8月至9月初,集团军且战且进,推进约150公里,于9月8日进至纳雷夫河,占领鲁然、普乌图斯克地区,就地转入防御。1944年9月22日转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战争最后一年,第48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先后在白俄罗斯第2、第3方面军(2月11日起)编成内,参加东普鲁士进攻战役(1945),战役进程中于3月25日进至弗里舍湾(维斯瓦湾),就地转入防御。5月1—5日,在波罗的海沿岸继续对德军实施进攻战斗。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和高超的军事技能,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110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941年9月为安东纽克中将,1942年5月—1943年2月为哈柳津少将,1943年2月—1944年12月为罗曼年科中将,1944年12月至战争结束为古谢夫中将(1945年5月5日晋升为上将)。 苏军第49集团军 1941年8月初在莫斯科军区组建。最初编有山地步兵第194师,步兵第220、第248和第298师,民兵第4师,炮兵及其他直属部队。 8月7日起编入预备队方面军,并占领多罗戈布日地域之防御地区。10月初编入西方面军,防务交付第32集团军后向卡卢加地域变更部署,占领莫扎伊斯克防线。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战役(1941)中,集团军首次参战。尔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于11月14日至20日在激烈的阻击战中,重创德军步兵第13军,并于12月初在谢尔普霍夫以西、苏霍多尔(阿列克辛东南20公里)一线地区阻止了德军的进攻。苏军在莫斯科城下转入反攻后(参见莫斯科战役),第49集团军于1941年12—1942年1月初,在西方面军左翼先后参加图拉和卡卢加进攻战役。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2)进程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收复尤赫诺夫(3月5日),并于4月20日进至乌格拉和列萨两河口(尤赫诺夫以西)一线地区,坚守此一地区直至1943年3月。3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 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中,第49集团军在斯帕斯杰缅斯克、斯托多利谢车站、希斯拉维奇方向担任进攻。协同第33集团军收复斯帕斯杰缅斯克城及其火车站(8月13日)。尔后,挫败敌军顽抗,于8月20日日终前,进至齐尔科夫希纳、济姆齐一线地区。8月28日,集团军各兵团恢复进攻,穿越叶利尼亚以南的森林地带,从行进间强渡杰斯纳河和索日河,收复姆斯季斯拉夫利(9月28日),并于10月初进至德里宾(乔瑟以北35公里)地域普罗尼亚河畔,就地转入防御。 1944年4月24日,第49集团军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1944年夏季,参加了歼灭白俄罗斯德军的战役(参见白俄罗斯战役)。莫吉廖夫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强渡巴夏、列斯塔及第聂伯等河,并协同第50集团军一举攻占莫吉廖夫(6月28日)。尔后,参加明斯克战役(1944)。7月中旬,集团军向新格鲁多克西南地域变更部署。比亚韦斯托克战役(1944)第二阶段,集团军由方面军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协同其他兄弟集团军挫败德军在格罗德诺、斯维斯洛奇一线地区的顽强抵抗,于7月24日解放波兰城市索库乌卡,并于7月27日日终前,进至该城以北及以西地域。8—9月上半月,集团军继续实施进攻,于9月15日进至沃姆扎地域纳雷夫河畔,就地转入防御。 1945年1月,集团军参加东普鲁士战役(1945),2—3月间,参加东波美拉尼亚战役(1945),战役进程中2月21日解放切尔斯克,3月8日解放贝伦特(科希切日纳),3月30日协同突击第2、第65和第70集团军攻占但泽(格但斯克)城及其要塞。柏林战役(1945)中,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左翼担任进攻。战役即将结束时,进抵路德维斯卢斯特地域之易北河畔,在此与英军第2集团军会师,从而结束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征程。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交战和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军事技能,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41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荣誉称号和勋章。 历任司令:1941年8月—1943年6月为扎哈尔金中将,1943年6月至战争结束为格里申中将(1945年3月晋升为上将)。 苏军第50集团军 1941年8月,在布良斯克方面军步兵第2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217、第258、第260、第269、第278、第279、第280、第290师,骑兵第55师,炮兵、空军等直属部队。 集团军沿杰斯纳河,在萨伦、斯托尔贝、卡舍瓦,继而沿苏多斯季河至德米特罗夫一线地区布防。曾参加布良斯克方向防御战役(参见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但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于10月23日前撤向奥卡河并占领乌帕河、斯涅热季河两河口之间地区。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向图拉地域变更部署后,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内,11月10日起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图拉防御战役(1941),战役进程中,各兵团和部队在当地守备部队配合和图拉各工人支队积极支援下,英勇抗击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主力的猛烈冲击。由于第50集团军及方面军其他集团军的顽强阻击和反突击,使德军从南方迂回莫斯科的进攻遭致失败(参见莫斯科战役),德军疲惫不堪,被迫转入防御。1941年12月,集团军参加图拉进攻战役(1941)、卡卢加战役(1941—1942)。上述战役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推进130公里,连续收复奥多耶沃、佩列梅什利、利赫温(切卡林)、卡卢加(12月30日)等城,并于1942年1月初前出到尤赫诺夫城接近地。尔后(1942年1—2月),第50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尤赫诺夫突出部实施顽强的阻击战。1942年3月7日起,集团军坚守尤赫诺夫西南地区。1943年3月,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在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担任进攻。 4月末,第50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移防科泽利斯克西南地域,就地将第16集团军部队编入自己建制,并接替其沿亚谢诺克河扎普鲁德诺耶、杜布罗夫卡、布茨基耶维谢尔基地段的防务。第50集团军辖步兵第17、第49、第64、第212、第324、第326、第413师,坦克第196旅和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于7—8月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由上述地区向济克耶沃总方向发起进攻。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于8月14日转入进攻,3日内向德军防御纵深推进25公里,并进至日兹德拉接近地。1943年8月17日起,集团军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并于9—10月初参加布良斯克战役(1943)。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由日兹德拉地域向基洛夫东南地域变更部署后,于9月7日向西南方向,即向坚守“哈根”坚固筑垒地区的德军集团侧后实施突击。9月15日日终前,集团军向前推进70公里,进至杰斯纳河从斯诺波季到奥尔苏菲耶沃车站一带,并夺取该河右岸登陆场。集团军各兵团由该河登陆场发起进攻,进入白俄罗斯境内作战,9月26日收复霍季姆斯克,10月8日进至普罗尼亚河佩图霍夫卡、普罗波伊斯克(斯拉夫哥罗德)地段,并占领该河右岸登陆场。 10月10日起,第50集团军编入中央方面军(10月20日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11月,参加戈梅利—列奇察进攻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所属兵团和部队于11月25日进至第聂伯河新贝霍夫地域。12月,继续实施进攻战斗,12月10日部队进至尤什克维奇、达维多维奇、特里列斯诺、哈钦基(贝霍夫东22公里)地区。1944年1月24日起,编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4月5日编入西方面军,4月23日起,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1944年6—8月,集团军(截至7月1日辖步兵第19、第38、第121军,步兵第307师,坦克、炮兵等兵团和部队)参加白俄罗斯战役(1944),战役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第50集团军各兵团挫败德军的顽强抵抗,且战且进50余公里,强渡许多大江河障碍,收复众多居民地,其中包括与其他集团军协同收复的莫吉廖夫(6月28日)、贝霍夫(6月28日)、新格鲁多克(7月8日)、戈罗德诺(7月16日)等城,于8月末进抵别布扎河、纳雷夫河一线地区,并占领戈涅兹、奥索维茨、萨莫利亚热地段。 战争最后一年,第50集团军先后在白俄罗斯第2、第3(1945年2月11日起)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东普鲁士战役(1945),战役进程中,所属兵团和部队协同其他集团军重创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月26日起为“北方”集团军群),连克吕克(埃乌克,1月23日)、比亚拉(比亚瓦皮斯卡)、新恩多夫(新维西—埃利茨卡,1月24日)、尼古拉肯(1月27日)、赖恩(雷恩)和卢德沙内(鲁恰内,1月27日)等城。4月初,第50集团军参加了对德军东普鲁士战略防御重镇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的攻坚战斗(参见柯尼斯堡战役)。集团军进抵弗里舍湾(维斯瓦湾)沿岸,在此结束了自己的战斗行动。 集团军数万名官兵,因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为此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有85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10月为彼得罗夫少将,1941年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941年11月—1945年2月为博尔金中将(1944年7月15日晋升为上将),1945年2月至战争结束为奥泽罗夫中将。 苏军第51集团军 1941年8月在克里木组建,番号为独立第51集团军。编有步兵第9军,步兵第271、第276师,骑兵第40、第42和第48师,克里木民兵第1、第2、第3和第4师及其他独立部队。 组建后担负克里木防御任务(参见克里木战役)。10月2日起,编入南方面军,10月22日起,属克里木军队指挥部建制。10月18日起,先后在伊顺阵地、琼加尔和刻赤地峡顽强阻击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11月上半月,撤至塔曼半岛,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1941年12月30日起为高加索方面军)。撤退之后,集团军在捷姆留克、塔曼、阿纳帕地区设防,并为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1941—1942)作准备。此次战役中,第51集团军协同第44集团军和黑海舰队,于12月末重创德军刻赤集团,收复刻赤(12月30日),并于1942年1月2日日终前进至基耶特、新波克罗夫卡、科克捷别利地区,就地转入防御。1942年5月上半月,集团军各兵团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撤向刻赤,尔后,再又从克里木撤至库班地区,5月20日,在此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并受领在巴泰斯克、亚速、捷姆留克地段掩护亚速海沿岸地区的任务,直至6月中旬。6月,向顿河变更部署,7月10日前,就地构筑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至康斯坦丁诺夫斯卡亚防御地区。7月中旬,德军开始进攻,集团军顽强阻击,经艰苦激战,8月被迫撤向察察湖、巴尔曼察克湖、萨尔帕湖地区(参见高加索战役),并坚守此地区直至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转入反攻(参见斯大林格勒战役)。集团军自8月1日起曾在下列方面军作战:斯大林格勒方面军(8月1日至5日)、东南方面军(8月6日至10月1日),再次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0月2日起)。 1942年11月19日起,第51集团军参加斯大林格勒城下苏军反攻,反攻进程中在科捷利尼科沃方向实施突击。截至11月30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到达舍斯塔科夫、萨莫欣、肯克里亚、奥比利诺耶地区,12月中旬前,在此对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军队集群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该集群企图由科捷利尼科沃地域驰援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围的德军集团。集团军完成打援任务后,于1942年12月下半月协同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萨利斯克方向实施进攻,1—2月,在南方面军编成内参加罗斯托夫战役(1943)。1943年3月,调南方面军预备队,并向北顿涅茨河变更部署,此后,在红波利亚纳,下纳戈利奇克地区转入防御。7—9月,在杰巴利采沃和扎波罗热方向,10月,在梅利托波尔方向实施进攻(参见顿巴斯战役)。11月初,集团军以部分兵力强渡锡瓦什湖,并在湖南岸夺取了登陆场。参加克里木战役(1944)是第51集团军战斗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战役开始,集团军辖近卫步兵第1军、步兵第10和第63军,突破德军防御阵地,立即组织追击溃退德军,并派出由拉祖瓦耶夫少将指挥的快速集群(坦克第19军,独立歼击反坦克第21旅)一举收复辛菲罗波尔城(4月13日)。4月中旬,集团军主力进至塞瓦斯托波尔接近地,战斗随之展开。5月7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近卫第2集团军和独立滨海集团军参加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斗,5月9日收复该城。5月20日,第51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向波洛茨克、涅韦尔、维捷布斯克地域变更部署,于7月1日在此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1944年7—10月,集团军参加从德军占领下解放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历次战役,其所属兵团和部队在帕涅韦日斯—米塔瓦方向和希奥利艾—梅梅尔方向顺利进攻。1945年初,集团军在利巴瓦方向斯库奥达斯地域占领防御。1月23日至2月1日,集团军进行了扩大巴尔塔河北岸登陆场的局部进攻战役。5月9日后,集团军接受德军库尔兰集团投降。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对德军者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有127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11月为库兹涅佐夫上将,1941年11—12月为巴托夫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5月为利沃夫中将,1942年5—6月为基里琴科少将,1942年6—7月和9月为库兹涅佐夫上校,1942年7月和1942年10月—1943年2月为特鲁法诺夫少将,1942年7—9月和10月为科洛米耶茨少将,1943年2—7月为扎哈罗夫中将,1943年8月至战争结束为克列伊泽尔中将。 苏军第52集团军 1941年8月,在西北方面军步兵第25军基础上组建,番号为独立第52集团军,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267、第285、第288、第292、第312、第314、第316师和炮兵等直属部队。 8月末,独立第52集团军在沃尔霍夫河右岸占领防御,截至11月11日在梅斯洛沃、杜布罗夫卡战线实施防御战斗。季赫温进攻战役期间,集团军于11月下半月—12月在丘多沃方向作战。12月18日起,转隶沃尔霍夫方面军,并于1942年1月至4月在其编成内,参加柳班战役(1942)。此次战役进程中,集团军遭到德军诺夫哥罗德集团的顽强抵抗,依据方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大将的决心,2月下半月在大扎莫斯季耶、泽姆季齐、柳布齐地区转入防御,坚守此地区直至1943年5月初。1942年4月22日至6月8日,集团军编入列宁格勒方面军,尔后再次编入沃尔霍夫方面军。 1943年5月,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在博洛戈耶、上沃洛乔克、克柳钦斯基地域集结休整。经过补充,向阿赫特尔卡地域变更部署,8月25日起,编入沃罗涅日方面军。在该方面军编成内,参加第聂伯河会战,战役进程中,收复左岸乌克兰许多地域和居民地。集团军且战且进250公里,于9月末进至第聂伯河,从行进间强渡该河,并在卡涅夫东南地域夺取了登陆场。10月中旬,转隶草原方面军(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11月中旬,第52集团军恢复进攻,挫败德军顽抗,于12月14日一举攻克乌克兰经济重镇、德军在第聂伯河右岸重要防御枢纽——切尔卡瑟城。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在切尔卡瑟攻坚战中功勋卓著,因而分别荣获切尔卡瑟荣誉称号(1943.12.14)。1944年1—2月,集团军参加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1944),3月至4月初,参加乌曼—博托沙尼战役(1944)。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中,第52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具有高超的战斗素质,并充分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此次战役中,集团军各兵团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进攻,顺利参加对德军重兵集团的围歼战斗,尔后,各兵团一举攻克敌坚固设防的支撑点雅西城(8月21日),俘敌官兵6.5万名,缴获火炮和迫击炮约1000门,坦克86辆和其他许多军事技术装备。9月初,第52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先后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地域和罗兹瓦杜夫、叶若韦、鲁德尼克地域变更部署,12月末,就地编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 1945年1月,集团军辖步兵第48、第73、第78军、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参加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1945)。此次战役中,集团军势如破竹向斯塔舒夫、拉多姆斯科、雷赫塔尔、马尔加雷特方向实施进攻,1月末,进至奥得河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地域,并夺取河左岸登陆场。2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下西里西亚战役(1945),4月至5月初,参加柏林战役(1945)。布拉格战役(1945)中,集团军进至布拉格东北拉贝河沿岸,在此结束了战斗行动。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因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169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历任司令:1941年8月—1942年1月为克雷科夫中将,1942年1月—1943年7月为雅科夫列夫中将,1943年7月至战争结束为科罗捷耶夫中将(1944年9月13日晋升为上将)。 苏军第53集团军 1941年8月在中亚军区首次组建。受命掩护苏联东南国境安全并为一线作战军队组训后备部队和兵团。1941年12月撤销建制。 1942年4月,第53集团军在第34集团军南方军队集群基础上于西北方面军再次组建。最初编有近卫步兵第22师,步兵第23、第130、第166、第235、第241、第250、第375师,若干步兵及滑雪旅,炮兵、工程兵等部队。1943年3月前,集团军在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对固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第16集团军作战。杰米扬斯克登陆场被消除后,第53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3年4月10日转隶预备队方面军(4月13日起为草原军区,7月9日起为草原方面军),在此编入新的兵团。截至7月1日,第53集团军编有;近卫步兵第28师,步兵第84、第116、第214、第233、第252、第299师,2个坦克团及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集团军辖上述兵团和部队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1943)。7月16日前,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占领波多利希、大波季亚鲁吉地区(别尔哥罗德东北55公里),7月19日,由此地区转入进攻,并协同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其他集团军重创德军。8—9月,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1943),收复左岸乌克兰,向前推进200余公里,协同其他集团军收复哈尔科夫(8月23日)(参见哈尔科夫苏军进攻战役)和波尔塔瓦两城(9月23日)。10月5日前,进至第聂伯河,强渡该河,并在克列缅丘格东南夺取了登陆场,为坚守和扩大登陆场进行激烈战斗直至11月中旬。11—12月,第53集团军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编成内于基洛夫格勒方向实施进攻,并于12月24日前进抵克拉斯诺谢利耶、兹纳缅卡(基洛夫格勒东北25公里)地区,因德军新到预备队的拦阻,在此暂取守势。1944年1月5日起,恢复进攻,并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歼灭德军基洛夫格勒重兵集团。 1月末至2月上半月,第53集团军参加科尔孙—舍甫琴柯战役(1944),战役中向布尔特基、季什科夫卡、兹拉托波尔方向实施进攻,并胜利击退德军强大反突击。乌曼—博托沙尼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连克巴尔塔(3月29日)、科托夫斯克(3月31日)两城,收复其他居民地数十处,战役即将结束时,进至德涅斯特河杜博萨雷地域,并在河右岸夺取了登陆场。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开始时,集团军辖6个师、炮兵、工程兵和其他直属部队,担任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二梯队,受命在福克沙尼方向扩大战果。进入交战后,顺利发展进攻,并于8月31日进占布加勒斯特。9月末,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阿拉德城西北和以西地区进抵罗匈国界。德布勒森战役(1944)中,集团军于10月进抵蒂萨河波尔加尔及其西南地域。布达佩斯战役(1944—1945)中,集团军于11月7—10日在奥巴德索洛克以北强渡蒂萨河,并顺利发展进攻,以近卫步兵第110师协同第27集团军的近卫空降第3师攻占埃格尔城(11月30日)。尔后,向塞切尼和卢切内茨进攻,2月18日日终前进抵赫龙河,在兹沃伦、泰科夫地段就地转入防御。 第53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1945)中,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集团军在方面军突击集团编成内担任进攻,战役第一天强渡赫龙河成功,继续发展进攻,连克弗拉布莱(3月28日)、尼特拉(3月30日)、赫洛霍韦茨(4月1日)、霍多宁(4月13日)等城,协同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和近卫骑兵机械化第1集群各兵团,解放了布尔诺(4月26日)。集团军在布拉格战役(1945)中结束了西进征程。 6—7月,第53集团军由铁路调运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地域。8月初,集团军辖近卫步兵第18军、步兵第49、第57军,炮兵、工程兵,以及其他兵团和部队,编入外贝加尔方面军,并参加了远东战役(1945)。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和日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挥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勋章和奖章,其中94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第二次组建后的历任司令:1942年4—10月为克谢诺丰托夫少将,1942年10月—1943年1月为科罗特科夫少将,1943年1—3月为茹拉夫廖夫少将,1943年3—12月和1944年3月至战争结束为马纳加罗夫中将(1945年5月29日晋升为上将),1943年12月—1944年1月为塔拉索夫少将,1944年1—2月为加拉宁中将。 苏军第54集团军 1941年8—9月初,在莫斯科军区步兵第44军基础上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285、第286、第310、第314师,骑兵第27师,坦克第122旅,独立坦克第119营及航空兵、炮兵等部队。 组建后调西北方向,并在沃尔霍夫河右岸占领防御阵地。9月26日起,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编成内,于科尔皮诺地域实施进攻战斗,以突破敌对列宁格勒的封锁。10月下半月至12月,先后参加季赫温防御战役(1941)和季赫温进攻战役(1941),这两次战役对打破敌完全孤立列宁格勒的计划起了重要作用。1942年集团军先是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编成内,6月8日起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编成内,于沃尔霍夫方向作战。参加柳班战役(1942)。1943年,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编成内于柳班东北地域继续进行防御战斗,并协同第4集团军参加消除敌防御配系中的所谓基里希突出部。1944年1—2月,第54集团军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编成内,2月15日起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1944),突破敌柳班方向防御,向前推进100—110公里。卢加歼敌之后,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调诺夫哥罗德地域,在此将步兵第14、第111和119军,以及坦克兵、炮兵、高射炮兵和工程兵等部队编入自己建制。2月17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奥斯特罗夫方向实施进攻,并在森林沼泽地条件下,经10昼夜的顽强战斗,向前推进100—120公里,收复许多居民地,其中包括德诺(2月24日)和波尔霍夫(2月26日)两城。3月初,集团军各兵团在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筑垒地域遭敌顽抗,转入防御。4月末,转隶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进攻战役和里加进攻战役。 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4年10月10日决定,第54集团军各兵团转隶突击第1集团军和第61集团军建制,其野战领率机关和直属部队先后调方面军预备队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并于1944年12月撤销。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对德军战斗中表现勇敢顽强,并发挥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超的战斗技能,因而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10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8—9月为苏联元帅库利克,1941年9—10月为霍津中将,1941年10月—1942年4月为费久宁斯基少将,1942年4月—1943年3月为苏霍姆林少将,1943年3月—1944年12月为罗金斯基少将(1943年9月25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55集团军 1941年8月末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70、第90、第168、第237师,民兵第1、第4师,步兵第2团,斯卢茨克—科尔皮诺筑垒地域,航空兵、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 组建后依托斯卢茨克—科尔皮诺筑垒地域之既设防御工事,协同方面军其他军团担负列宁格勒南部接近地的防御任务。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经多日战斗,在上库兹米诺、大库兹米诺、普特罗洛沃、诺瓦亚地区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941年10月至1942年12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为改善自己阵地和箝制德军兵力实施了许多局部进攻战役。1943年2月,集团军参加红博尔—斯梅尔德尼亚进攻战役,战役中,所属兵团和部队击溃西班牙步兵第250师,收复红博尔(科尔皮诺西南4—5公里)和其他居民地。尔后,第55集团军在已占地区进行防御战斗。1943年12月末,集团军同第67集团军合并。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战斗技能,因而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3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政府奖赏。 历任司令:1941年9—11月为拉扎列夫坦克兵少将,1941年11月—1943年12月为斯维里多夫炮兵少将(1943年8月30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56集团军 1941年10月上半月在北高加索军区部分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截至1941年11月3日,编有步兵第31、第317、第343、第347、第353师,山地步兵第302师,骑兵第62、第64、第68、第70师,坦克第6旅,独立坦克第81营,装甲列车第7营,顿河区舰队,航空兵、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 最初番号为独立第56集团军,当时受命在顿河畔罗斯托夫北和西北设防,保卫该城。11月7日—21日,集团军各兵团进行了异常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付出高昂代价一度攻下顿河畔罗斯托夫,迫使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撤至顿河左岸。11月23日起,编入高加索方面军。罗斯托夫进攻战役中,集团军协同南方面军的第9集团军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城(11月29日)。11月末,第56集团军转隶南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继续进攻。12月中旬前,集团军进至塔甘罗格城以北米乌斯河,在此转入防御。1942年3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恢复进攻,月底进抵塔甘罗格接近地。4—7月上半月,在亚西诺夫斯基、塔甘罗格湾、塔甘罗格以东地区实施防御战斗。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撤退,并于7月21日占领罗斯托夫筑垒地域,就地设防。第56集团军以4个步兵师(以往战斗中均遭重大损失),4个步兵旅和筑垒地域2个机炮营,担负正面为100公里的防御任务。德军用2个集团军兵力,其中有1个坦克集团军,向第56集团军发起进攻。德军挫败第56集团军的顽强抵抗,迫使其兵团和部队退回顿河左岸,并再度攻占顿河畔罗斯托夫(5月24日)。7月末,集团军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9月1日起为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军队集群),并在其编成内参加克拉斯诺达尔城下和图阿普谢方向防御交战。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克拉斯诺达尔接近地帕什科夫斯基渡口地域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伊尔库茨克步兵第30师官兵在此英勇作战。该师久负盛名,虽处半合围状态和弹药不足,仍然击退了德军的多次冲击,只到8月12日才奉命撤离克拉斯诺达尔(参见伊尔库茨克—平斯克步兵师)。8月17日,第56集团军撤至别济米扬纳亚、克列波斯特纳亚、杰尔宾茨卡亚(新罗西斯克以东50公里)地区,在此坚守直至转入进攻。 1943年1月,苏军从德军占领下收复北高加索进程中(参见高加索战役),集团军在高加索方面军黑海军队集群主要突击方向实施进攻。1月24日前,集团军前出到克拉斯诺达尔接近地,遭德军顽抗,暂时转入防御。2月6日起,第56集团军同黑海军队集群其他兵团在北高加索方面军编成内并肩作战。在克拉斯诺达尔战役(1943)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库班河以南向克雷姆斯卡亚镇方向实施进攻。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挫败德军激烈抵抗后,3月11日进抵德军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称“蔚兰色防线”)。集团军于1943年春突破这一防线的企图未能实现。经整训之后,于9—10月参加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1943)。此次战役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经顽强战斗,突破德军“蔚兰色防线”,连续攻占5道坚固设防的中间防御地区,并于10月9日协同北高加索方面军其他兵团彻底收复塔曼半岛。11月,集团军参加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1943)。战役中,其第1登陆梯队由亚速海区舰队负责输送,于11月2日夜间在刻赤半岛东岸登陆。尔后,第56集团军在其他梯队登陆后,成功地实施夺取登陆场的进攻战斗,攻占阿吉姆乌什凯,并于11月11日日终前进至布尔加纳克和刻赤市东北郊区。集团军遭到德军预备队依托既设阵地的顽强抵抗,几次发展进攻的企图均未实现,就地转入防御。1943年11月,在第56集团军基础上组建独立滨海集团军。 卫国战争期间,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发挥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军人技能,获得勋章和奖章,战功最为卓著者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0—12月为列梅佐夫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7月为齐加诺夫少将,1942年7月—1943年1月为雷若夫少将,1943年1—10月为格列奇科少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10—11月为梅利尼克中将。 苏军第57集团军 1941年10月在北高加索军区斯大林格勒地域首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333、第335、第337、第341、第349、第351师,骑兵第60和第79师及航空兵等直属部队。 11月初,集团军(番号为独立第57集团军)转隶西南方向总指挥统辖,留作预备队。1942年1月1日起,编入南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于伊久姆城地域实施防御战斗。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1942)中,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进攻,参加收复巴尔文科沃城(1月23日)和其他居民地。尔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南方面军编成内,5月21日起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于洛佐瓦亚以南和东南北顿涅茨河和顿河地域实施艰苦的防御战斗。6月初,调方面军预备队,于瓦卢伊基、库皮扬斯克、罗韦尼基以东地域整补。此后,于7月13日转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7月中旬,集团军变更部署,在红军城以南地域设防,以便从南方掩护斯大林格勒(参见斯大林格勒战役)。8月6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东南方面军(9月30日起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成内,艰苦奋战达3个多月,予德军重大杀伤,并打破了德军从南方突破斯大林格勒的一切尝试。1942年11月下半月一12月,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1943年1月1日起在顿河方面军)突击集团编成内参加斯大林格勒城下围歼德军的战役。2月初,第57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整编。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改编为第68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 1943年4月末,第57集团军在坦克第3集团军基础上于西南方面军重新组建。最初编有近卫步兵第14、第48和第58师,步兵第19、第52,第113、第303师,歼击航空兵第1旅,坦克第173和第179旅及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 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沃尔昌斯克、丘古耶夫地段防守北顿涅茨河左岸地区。8月上旬,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8月9日起在草原方面军(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1943),9月,参加从德军占领下收复左岸乌克兰的战役。11月,在克里沃罗格方向参加进攻战役。月末,集团军各兵团进至因古列茨河右岸,坚守克里沃罗格城以北地区直至1944年2月。2月22日起,编入乌克兰第3方面军。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战役(1944)和敖德萨战役(1944)进程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春季泥泞困难条件下,且战且进,一个半月推进约300公里,收复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两州大部地区。4月末,强渡德涅斯特河,在宾杰里西北夺取了河右岸登陆场,坚守此登陆场直至1944年8月中旬。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中,第57集团军各兵团(步兵第9、第64、第68军,坦克第96旅)一举突破蒂拉斯波尔城东南德军防御阵地,并于8月24日日终前,协同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在基什尼奥夫西南地区完成对德军重兵集团的合围。尔后,在多瑙河右岸作战,于9月5日日终前在奥斯特罗夫以东地域进至罗保国境。集团军所属近卫独立摩托化步兵第5旅协同黑海舰队参战舰只及海军陆战队攻占重要港口康斯坦察市。尔后,参加了从德军占领下解放保加利亚的战役。9月末,集团军变更部署,进至南保国境维丁、贝尔科维察、洛姆地域,并参加贝尔格莱德战役(1944)。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进攻,协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第46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4军各兵团和多瑙河区舰队,歼灭南斯拉夫境内德军集团,连克内戈廷(9月30日)、扎耶查尔(10月8日)、斯梅代雷沃(10月17日)、贝尔格莱德诸城(10月20日)和许多居民地。10月末—11月初,第57集团军向多瑙河左岸松博尔地域变更部署,11月7日,在莫哈奇、阿帕廷地段强渡多瑙河,直至月末,为坚守和扩大已占登陆场进行顽强的战斗直至月末。尔后,集团军继续向佩奇、考波什堡、瑙吉考尼饶阿方向发展进攻,进至巴拉顿湖南岸,瑙吉巴约姆、包尔奇、哈尔卡尼地区。集团军各兵团在包尔奇地域强渡德拉瓦河,并在河左岸夺取登陆场(参见布达佩斯战役)。 巴拉顿湖战役(1945)中,第57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表现英勇顽强,坚决果敢,战役进程中,击退德军多次冲击,使其无力继续进攻。维也纳战役(1945)中,集团军协同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各兵团解放匈牙利石油区中心城市瑙吉考尼饶(4月2日)。集团军继续发展进攻,进至奥匈和南匈国境,并参加了解放斯洛文尼亚和奥地利东部地区的战役。 战争年代中,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精神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因而荣获勋章和奖章,其中126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0月—1942年2月为里亚贝舍夫中将,1942年2—5月为波德拉斯中将,1942年5—6月为巴秋尼亚少将,1942年6—7月为尼基舍夫少将,1942年7月—1943年1月为托尔布欣少将(1943年1月19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5月—1944年10月为加根中将,1944年10月至战争结束为沙罗欣上将。 苏军第58集团军 1941年11月初,在西伯利亚军区首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362、第364、第368、第370、第380、第384师和骑兵第77师。组建后移防阿尔汉格尔斯克军区,在奥涅加湖至别洛耶湖之间马林运河沿岸,担任防御地区的工程构筑。1942年5月末,改编为坦克第3集团军。 1942年6月,第58集团军在加里宁方面军再次组建。编有近卫步兵第16、第27师,步兵第215、第375师,坦克第35和第81旅。6月20日起,集团军留方面军预备队,在奥斯塔什科夫地域集结待命。8月初,第58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和部队用以组建第39集团军。 尔后,1942年8月末至9月,第58集团军在外高加索方面军第三次组建。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是在第24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的基础上组建的。最初编有:步兵第317、第328和第337师,内务人民委员部马哈奇卡拉师,步兵第3旅和炮兵、工程兵等直属部队,在马哈奇卡拉地域担任构筑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阵地的任务。 1942年11月末,集团军主力向捷列克河马尔戈别克地域变更部署,12月在该地的莫兹多克、上库尔普地区实施防御战斗。同时,集团军以一个步兵师的兵力继续坚守马哈奇卡拉地域。1943年1月,第58集团军在外高加索方面军北方军队集群编成内,参加斯塔夫罗波尔方向进攻战役,目的在于粉碎德军“A”集团军群,并收复北高加索。集团军于1月1日转入进攻,强渡捷列克河,并于1月3日收复莫兹多克和马尔戈别克两城。集团军向普罗赫拉德内、矿水城总方向继续发展进攻,1月24日进抵新亚历山德罗夫斯卡亚以北地域(阿尔马维尔西北70公里),在此转隶北高加索方面军。2月初,所属兵团和部队继续进攻,进抵亚速海沿岸。尔后,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编成内,参加克拉斯诺达尔战役(1943),战役中由布里尼科夫斯卡亚和布留霍韦茨卡亚(克拉斯诺达尔以北80公里)以东地区向斯拉维扬斯卡亚(新罗西斯克西北60公里)总方向发起进攻。第58集团军各兵团在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挫败德军依托亚速海滩头阵地进行的顽强抵抗,战役结束前进至普罗托卡河。3月下半月,继续实施进攻战斗,于4月4日部队进至捷姆留克接近地。尔后,集团军在亚速海沿岸马尔加尔托夫卡至阿丘耶夫地区,担任防御直至9月。9月,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3年10月末被撤销。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用以补充伏尔加河沿岸军区领率机关,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其他集团军。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收复北高加索战斗中功勋卓著,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1月为库兹涅佐夫中将,1941年11月—1942年5月为莫斯克温上校,1942年6—8月为济金少将,1942年9—11月为霍缅科少将,1942年11月—1943年10月为梅利尼克少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59集团军 1941年11月初在西伯利亚军区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366、第372、第374、第376、第378、第382师,骑兵第78和第87师及航空兵、炮兵等直属部队。 组建后编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奉命经铁路调往阿尔汉格尔斯克军区辖区,迄12月中在该地参加构筑切列波韦茨筑垒地域,并负责完善沿别洛耶湖和舍克斯纳河从东岸河口至米亚格萨防御地区的工事。12月17日起,转隶沃尔霍夫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沿沃尔霍夫河东岸在沃多西耶,叶夫列莫沃地区担任防御。1942年1—4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沃尔霍夫方面军(4月22日起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柳班战役(1942),战役中,协同突击第2集团军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实施进攻。尽管此次战役未达到预期目的,但集团军各兵团却予德军以巨大杀伤,打破了德军准备向列宁格勒发起新的进攻计划。6月初,再次转隶沃尔霍夫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在米亚斯诺伊博尔地域坚守沃尔霍夫河登陆场,同时担负沿河右岸至诺夫哥罗德及伊尔门湖东北沿岸地区的防御任务。 1944年1—2月,第5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粉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参见列宁格勒战役)。诺夫哥罗德—卢加战役(1944)进程中,攻克诺夫哥罗德(1月20日),并歼灭了德军被围的零散部队。尔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卢加方向实施进攻,挫败德军顽抗,于1月26日进至列宁格勒—德诺铁路沿线一带,协同列宁格勒方面军第67集团军歼灭敌卢加集团。1944年2月15日起,编入列宁格勒方面军;其野战领率机关调方面军预备队,所属兵团和部队转隶第8和第67集团军。 第59集团军重新组编(辖步兵第6、第43、第109、第117和第122军,近卫坦克第30旅及若干坦克兵、炮兵等直属部队)后,于3月下旬在楚德湖东岸瓦斯克纳尔瓦、格多夫地区占领防御,直至1944年夏季。6月初,集团军变更部署,进至卡累利阿地峡作战,并于维堡战役(1944)中,以一部兵力协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兵团和部队肃清维堡湾诸岛之敌。7月10日至9月21日,第59集团军负责维堡湾诸岛和沿岸地区的防御,自芬兰退出战争和苏芬签定停战协定之后,至11月末,在卡累利阿地峡由武奥克萨河到芬兰湾执行苏联边防任务。 1944年12月初,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变更部署,入波作战,在热舒夫、万楚特、若维尼亚地域编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1945)中,集团军辖步兵第13、第80、第314、第92、第135、第286、第245师及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于1月14日,由方面军第2梯队从尼达河地区进入交战,并向斯卡尔梅日,莫斯特克及索斯诺韦茨以南方向发展进攻。进攻过程中,集团军各兵团协同第60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解放波兰古都——克拉科夫(1月19日)、奥斯威辛集中营(1月27日),并与第21集团军一起攻占楝布罗瓦煤区中心城市卡托维采(1月28日)。1月末,第59集团军进至奥得河,强渡该河,并在左岸泽尔尼察地域夺取了登陆场。1945年2—3月,集团军参加下西里西亚和上西里西亚进攻战役。协同诸兵种合成第21和坦克第4集团军围歼德军近5个师的奥珀伦集团。第5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继续发展进攻,于3月20日前进抵波捷国境苏台德山前地带(参见下西里西亚战役)、上西里西亚战役(1945))。集团军在布拉格战役(1945)中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因而荣获勋章和奖章,其中41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1月—1942年4月为加拉宁少将,1942年4月至战争结束为科罗夫尼科夫少将(1942年11月10日 晋升为中将)。 苏军60集团军 1941年11月在莫斯科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334、第336、第348、第352、第358和第360师,骑兵第11师,及炮兵及其他部队。 12月初,受命沿伏尔加河左岸在北起温扎河南至科济莫杰米扬斯克和高尔基筑垒地域地段构筑防御地区。1941年12月末,改编为突击第3集团军。 1942年7月初,第60集团军由后备第3集团军改变番号再次组建。辖步兵第107、第121、第161、第167、第195、第232、第237和第303师,第75筑垒地域及坦克兵、炮兵等兵团和部队,编入沃罗涅日方面军,在顿河左岸沃罗涅日以北进行防御战斗直至1942年底。1943年冬季,集团军参加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和哈尔科夫两次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且战且进约300公里,连克沃罗涅日(1月25日)、卡斯托尔诺耶(1月29日)和库尔斯克(2月8日)三城,并于3月初进至谢伊姆河雷斯克地域。3月26日起,编人中央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库尔斯克会战(1943),并参加收复左岸乌克兰的战役。集团军在进攻战斗中连克格卢霍夫(8月30日)、科诺托普(9月6日)、巴赫马奇(协同第13集团军,9月9日)、涅任(9月15日)等城。9月下半月,进至基辅以北第聂伯河畔,从行进间强渡该河,并在斯特拉霍列西耶、亚斯诺戈罗德卡和德梅尔以东等地域夺取了登陆场。 1943年11月—1944年4月,集团军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基辅攻防战役(参见基辅苏军进攻战役(1943)、基辅德军进攻战役(1943))、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罗夫诺—卢茨克和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转战700余公里,收复数百座城镇和众多居民地,并于1944年4月,进至喀尔巴阡山前地带。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1944)中,第60集团军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收复利沃夫(7月27日),并于8月末进至登比察以南维斯沃卡河接近地。1945年1、2月间,集团军参加桑多梅日—西里西亚和下西里西亚两次进攻战役(见上述战役)。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第59集团军解放波兰古都克拉科夫(1月19日),从南方迂回西里西亚工业区,于1月27日进占奥斯威辛,在此解救了德国集中营幸存的战俘。集团军继续进攻,进至奥得河,强渡该河,并在拉季博尔(拉齐布日)以北夺取了登陆场。上西里西亚战役(1945)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参加合围德军奥珀伦集团。尔后,与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第38集团军并肩战斗,歼灭德军拉蒂博尔集团。战役即将结束时,进至苏台德山前地带。4月6日起,集团军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编成内作战。俄斯特拉发战役(1945)中,于4月22日一举攻占特罗保(奥帕瓦);5月5日进至什特恩贝克城接近地。集团军在布拉格战役(1945)中结束战斗行动。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354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1—12月为普尔卡耶夫中将,1942年7月为安东纽克中将,1942年7月—1944年4月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中将(1944年3月5日晋升为上将),1944年4月至战争结束为库罗奇金上将。 苏军第61集团军 1941年11月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初编有步兵第342、第346、第350、第356、第385、第387和第391师,骑兵第83、第91师,炮兵及其他部队。 莫斯科会战中,集团军于12月初在里亚日斯克、拉年堡、米丘林斯克地域集结待命。12月6日,集团军两个步兵师的先遣支队在帕韦列茨车站附近,投入对德军的战斗。12月9日,第61集团军编入西南方面军,12月24日编入新建的布良斯克方面军。1941年12月末一1942年2月,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内,于博尔霍夫和奥廖尔方向参加进攻战役。1942年春季至1943年6月,先后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编成内,在别廖夫以南和西南地域实施防御战斗,以掩护卡卢加和图拉方向,并不断实施有限目的之局部进攻战役。同年夏季,集团军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协同近卫第11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歼灭德军博尔霍夫集团,收复博尔霍夫(7月29日)。8月10日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9月7日编入中央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集团军先后在中央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戈梅利—列奇察和卡林科维奇—莫济里三次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且战且进约250公里,收复晓尔斯(1943.9.21),协同第65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7军收复卡林科维奇和莫济里两城(1941.1.14);1月末,进至普季奇河下游及该河以南地区。尔后,集团军以部分兵力协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第13集团军沿普里皮亚季河右岸向斯托林顺利发展进攻。2月17日,第61集团军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4月5日,编入白俄罗斯方面军(4月16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白俄罗斯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在普里皮亚季河作战的第聂伯河区舰队,并在游击队配合下,连克卢尼涅茨(7月、10日)、平斯克(7月14日)、科布林(7月20日)三城,在第28和第70集团军部分兵力配合下,收复布列斯特(7月28日)。第61集团军7月末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9月中旬,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里加战役(1944),战役发展进程中,追击退却德军,突破其“锡古尔达”防御地区并参加收复里加城(10月13日)。1944年10月16日,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被撤销,第61集团军转隶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并参加对库尔兰集团的封锁。12月末,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尔后,编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1—2月初,在该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华沙—波兹南战役(1945),2—4月初参加东波美拉尼亚战役(1945),上述战役中集团军奋勇杀敌,积极作战。柏林战役(1945)中,集团军协同波军第1集团军,在方面军右翼实施进攻,从北方迂回柏林,并于战役结束阶段进至易北河维滕贝尔格东南地域,从而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征程。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16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各帮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1年11月为库兹涅佐夫上将,1941年11月—1942年6月为波波夫中将,1942年6月至战争结束为别洛夫中将(1944年7月26日晋升为上将)。 苏军第62方面军 1942年7月10日由后备第7集团军改变番号组建。最初编有近卫步兵第33师、步兵第147、第181、第184、第192和第196师,坦克第121旅,坦克兵、炮兵及其他部队。 7月12日,编入新建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防御交战初期,集团军各先遣支队在奇尔河一线地区对德军第6集团军前卫进行顽强战斗。7月23日起,集团军主力在克列茨卡亚和苏罗维基诺以北防御地区抗击德军猛烈冲击。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被迫撤至颇河左岸。到8月中旬,在韦尔佳奇至利亚皮切夫的斯大林格勒外廓防线阵地设防固守,并继续进行顽强战斗。德军突破外廓防线,进至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沿岸后,第62集团军于8月末转隶东南方面军(9月28日起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依据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上将的决心,集团军主力于8月31日撤至斯大林格勒中廓防线,9月2日撤至斯大林格勒内廓防线,并在雷诺克、奥尔洛夫卡、古姆拉克、佩相卡一线地区设防固守。9月13日起,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斯大林格勒郊区和市内,浴血奋战达两个多月。防御交战结束阶段,集团军坚守拖拉机厂以北地域、“街垒”工厂下工人村、“红十月”工厂个别车间以及市内一些中心街区。 苏军反攻初期,第62集团军继续在斯大林格勒进行战斗,箝制德军军兵力,同时为转入进攻做好了准备。1943年1月1日,集团军转隶顿河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歼灭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被围集团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集团军于1943年2月6日编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特鲁布尼科夫中将指挥的军队集群(2月27日起为斯大林格勒军队集群)。3—4月间,第62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构筑方面军沿奥斯科尔河左岸的防御地区。 由于全体官兵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坚决果敢,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集团军于1943年4月16日改称近卫第8集团军。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4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2年7—8月为科尔帕克奇少将,1942年8—9月为洛帕京中将,1942年9月—1943年4月为崔可夫中将。 苏军第63集团军 1942年7月10日由后备第5集团军改变番号组建。最初编有近卫步兵第14,步兵第1、第127、第153、第197、第203师和一些独立部队。 7月12日编入新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9月28日起为顿河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防御交战期间,坚守谢拉菲莫维奇西北沿顿河左岸一线地区,有力地配合了苏军打破德军统帅部企图从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8月末,第63集团军协同第21集团军对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集团左翼连续实施反突击,强渡顿河,并在该河右岸谢拉菲莫维奇以西夺取了战役登陆场。此一登陆场在苏军转入反攻中起了重要作用。1942年10月25日起,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作战。集团军全体官兵在作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坚决果敢,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于1942年11月4日改称近卫第1集团军。 1943年3—4月间,第63集团军在后备第2集团军基础上再次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29、第235、第250、第348、第380和第387师,炮兵、工程兵及其他部队。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5月22日起,沿祖沙、涅鲁奇两河设防,并在姆岑斯克东南实施防御战斗。7—8月间,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重创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各兵团,收复奥廖尔(8月5日),且战且进约150公里,并于8月18日日终前进至奥普图哈河,就地转入防御。布良斯克战役(1943)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强渡杰斯纳河,连克特鲁布切夫斯克(9月18日)和斯塔罗杜布(9月22日)两城,协同坦克第1军和第48集团军收复新济布科夫(9月25日)。10月初,进至索日河,并进入白俄罗斯作战(参见白俄罗斯战役)。戈梅利—列奇察战役(1943)中,集团军在中央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编成内,向戈梅利以北和日洛宾方向实施进攻。战斗前进约130公里,收复了白俄罗斯东部部分地区。尔后,为改善已占阵地,实施局部战斗。1944年2月中旬,集团军被撤销。 卫国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功勋卓著者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2年7—11月为库兹涅佐夫中将,1943年3—5月为莫罗佐夫中将,1943年5月—1944年2月为科尔帕克奇中将。 苏军第64集团军 1942年7月10日由后备第1集团军改变番号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8、第29、第112、第131、第214和第229师,海军步兵第66、第154旅,坦克第137、第40旅、日托米尔军校、克拉斯诺达尔军校、奥尔忠尼启则第1和第3军校学员团,炮兵及其他部队。 7月12日编入新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并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防御交战初期,集团军各先遣支队在齐姆拉河畔,对德军第6集团军前卫进行顽强的战斗。尔后,第64集团军各兵团在苏罗维基诺、雷奇科沃、顿河左岸一线地区,抗击德军南方突击集团的进攻。鉴于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可能由西南方向实施突破,直接威胁斯大林格勒,第64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奉命于8月初占领斯大林格勒外廓防线,继续实施激烈的防御战斗。8月7日起,集团军编入东南方面军(9月28日起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8月末,依托中廓防线,实施阻击战斗。9月初,奉命占领斯大林格勒内廓防线,并在旧杜博夫卡、叶尔希、伊万诺夫卡一线地区设防固守,进行顽强战斗,直至9月12日。尔后,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坚守斯大林格勒西南郊区和南市区。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在第62和第64集团军接合部突破东南方面军防御阵地,进至伏尔加河库波罗斯诺耶市地域后,集团军基本兵力坚守斯大林格勒以南和西南地域,由此对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集团翼侧不断发起反冲击和反突击。 苏军转入反攻时,第64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编成内,向苏维埃茨基、卡拉奇方向实施进攻。成功地突破德军防御阵地,于11月23日进至切尔夫廖纳亚河畔,尔后,在合围的对内正面作战。1943年1月1日起,在顿河方面军编成内,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参加围歼德军的被围集团。第64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生俘数万名德军官兵,其中包括保卢斯元帅以下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部全部将官和军官。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第64集团军于1943年2月6日编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特鲁布尼科夫中将指挥的军队集群(2月27日起为斯大林格勒军队集群)。3月初,转隶沃罗涅日方面军,并在编成内在北顿涅茨河别尔哥罗德地域实施防御战斗。 由于全体官兵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坚决果敢,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集团军于1943年4月16日改称近卫第7集团军。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10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的称号。 历任司令:1942年7—8月为崔可夫中将,1942年8月—1943年4月为舒米洛夫中将。 苏军第65集团军 1942年10月,由顿河方面军的坦克第4集团军改编而成。最初编有近卫步兵第4、第40师,步兵第23、第24、第304和第321师,坦克第3旅,炮兵及其他部队。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期间,第65集团军兵团和部队于10月末至11月上半月,协同其他集团军,在顿河右岸为坚守已占领的登陆场和从北方牵制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集团,积极作战。苏军转入反攻后,集团军奉命由克列茨卡亚东北地域向韦尔佳奇实施进攻。1942年12月初,集团军进至韦尔佳奇以南罗索什卡河接近地,协同其他集团军构成合围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集团的对内正面,从西北方向封锁该集团,直至1943年1月10日。1943年1—2月初,参加顿河方面军实施的歼灭德军被围集团的进攻战役。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第65集团军于1943年2月初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尔后,向奥廖尔方向奥利霍瓦特卡、赫梅列沃耶、季芬斯科耶地域变更部署。2月15日编入新建的中央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于2—3月间,在谢夫斯克方向实施进攻。库尔斯克会战(1943)的防御交战时节,集团军抗击德军由谢夫斯克地域实施的突击。8月末—9月,参加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强渡杰斯纳河和索日两河,收复谢夫斯克(8月27日),并协同第48集团军收复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9月16日)。1943年10月,第65集团军恢复进攻,协同第61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参见第聂伯河战役),并在该河右岸洛耶夫地域夺取了登陆场。戈梅利—列奇察战役(1943)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收复白俄罗斯许多居民地,其中包括协同近卫坦克第1军和第48集团军收复的列奇察城(11月18日),11月末进至别列津纳河、帕里奇以南、加姆扎一线地区,就地转入防御。1944年1—2月间,集团军在卡林科维奇—莫济里进攻战役进程中,协同第61集团军在奥扎里奇地域重创德军,从而改善了集团军的战役态势。1944年夏季,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成内,参加歼灭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参见白俄罗斯战役)。博布鲁伊斯克战役(1944)中,集团军各兵团与第48集团军和方面军其他军、兵团并肩作战,围歼德军第9集团军由4万人组成的重兵集团,并连克奥西波维奇(6月28日)和博布鲁伊斯克(6月29日)两城。集团军在巴拉诺维奇方向继续发展进攻,协同第48和第28集团军经激战后,粉碎当面德军,并收复巴拉诺维奇(7月8日)。尔后,强渡夏拉河,协同近卫坦克第1军和方面军骑兵机械化集群,收复斯洛尼姆(7月10日),并于7月中旬进至斯维斯洛奇以南、普鲁扎内一线地区。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1944)中,集团军协同第48和第28集团军,在布列斯特以北重创德军第2集团军一部,于7月末,进至西布格河。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继续发展进攻,8月强渡西布格河,9月初进至纳雷夫河,并在塞罗茨克地域夺取了登陆场(见塞罗茨克登陆场)。 1944年11月19日,集团军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其编成内参加1945年姆瓦瓦—埃尔宾进攻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役。柏林战役(1945)中,在斯德丁(什切青)。以南强渡奥得河,向弗里德兰、代明方向发展进攻,长驱直入,进至罗斯托克以北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而结束了自己的征程。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23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巴托夫中将(1944年6月29日晋升为上将)自1942年10月至战争结束始终任第65集团军司令。 苏军第66集团军 1942年8月由预备队第8集团军改变番号组建。9月初,编有步兵第49、第99、第120、第231、第299和第316师,坦克第10、第69、第148和第246旅,炮兵、工程兵及其他部队,编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9月28日起为顿河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 1942年9—10月间,集团军协同第24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屡次转入进攻,以歼灭斯大林格勒以北突向伏尔加河的德军,并与坚守斯大林格勒的第62集团军相会合。集团军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共同进攻,箝制了德军第6集团军大量兵力,从而削弱了其直接向斯大林格勒进攻的突击集团。 斯大林格勒城下反攻进程中,第66集团军积极作战,使德军无法向顿河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增调援军。11月24日,集团军以一部兵力由叶尔佐夫卡地域向奥尔洛夫卡方向转入进攻,并在雷诺克村附近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集团军会师。1943年1月,参加斯大林格勒城下对德军被围集团的围歼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集团军于1943年2月6日,编入留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特鲁布尼科夫中将指挥的军队集群(1943年2月27日起为斯大林格勒军队集群)。4月初,转隶预备队方面军(4月15日起为草原军区)。 由于全体官兵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表现勇敢顽强、坚决果敢,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集团军于1943年4月16日改称近卫第5集团军。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2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司令:1942年8月为库尔久莫夫中将,1942年8月为加里宁中将,1942年8—10月为马利诺夫斯基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4月为扎多夫少将(1943年1月27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67集团军 1942年10月在列宁格勒方面军涅瓦河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11月初,编有近卫步兵第45师、步兵第46、第86师,步兵第11、第55旅,炮兵、坦克兵及其他部队。 列宁格勒会战(1941—1944)进程中,1943年前,集团军沿涅瓦河右岸波罗吉—拉多加湖一线地区设防,同时在莫斯科夫斯卡亚杜布罗夫卡地域坚守该河左岸登陆场,并负责警戒拉多加湖上的唯一交通线(又称“生命之路”)。1943年1月,集团军参加“火星”进攻战役,目的在于粉碎施吕瑟尔堡—锡尼亚维诺突出部德军第18集团军主力,并恢复被封锁的列宁格勒通往国内的陆上交通线。集团军协同方面军其他军、兵团,在波罗的海舰队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经激烈战斗,成功强渡千里冰封的涅瓦河,突破德军坚固设防的防御阵地,并与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突击第2集团军会师(参见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突破)。1943年2月至12月,集团军坚守既设防御地区,为改善自己的战役态势,不断实施局部进攻战役。1943年12月末, 集团军同第55集团军合并,第55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改称第67集团军领率机关,而原第67集团军领率机关撤销。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1944)中,第67集团军各兵团协同沃尔霍夫方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粉碎德军姆加和卢加两集团,连克姆加(1月21日)和卢加(2月12日)两城。集团军在森林沼泽地条件下继续进攻,到1944年2月末,向西南方向推进近200公里,并前出到德军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筑垒地域。1944年4月下半月,编入刚组建的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集团军在该方面军编成内顺利作战,先后参加1944年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和塔尔图两次进攻战役,战役中连克奥斯特罗夫(7月21日,协同突击第1集团军)、沃鲁(8月13日)和塔尔图(8月25日)三城。里加战役(1944)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波罗的海沿岸第2、第3方面军其他集团军重创德军第16、第18集团军许多兵团和部队,于10月13日收复里加,并进至里加湾沿岸地区。1944年10月16日,集团军编入列宁格勒方面军,并在里加湾沿岸担任海防任务,直至战争结束。1945年5月初,德军库尔兰集团宣告投降,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参加受降。 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在对德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5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2年10月—1943年12月为杜哈诺夫少将(1943年8月29日晋升为中将),1943年12月—1944年3月为斯维里多夫中将,1944年3月—1945年2月为罗曼诺夫斯基中将,1945年2—3月为罗金斯基中将,1945年3月至战争结束为西莫尼亚克中将。 苏军第68集团军 1943年2月初,在西北方面军组建。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由第57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组成。最初编有步兵第37师,近卫空降兵第1、第5、第7、第8、第10师,步兵第32、第33、第137旅、滑雪兵第26旅及若干独立部队。 组建后,编入霍津上将指挥的军队集群,该集群曾于2月中旬在扎卢奇耶以南集结,以便在突击第1集团军进攻地带进入突破口。3月,因情况发生变化,集团军从霍津集群调出,直接归方面军指挥,奉命在洛瓦季河和列季亚河间地带实施进攻战斗,尔后,坚守列季亚沿河地区,直至同年5月。5月初,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7月中旬,集团军转隶西方面军, 在其编成内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战役中协同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其他集团军重创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左翼军团,收复斯摩棱斯克州许多居民地,并进入白俄罗斯东部地区作战。1943年11月初撤销建制。 集团军有数千名官兵战功卓著,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3年2—3月为托尔布欣中将,1943年3—10月为茹拉夫廖夫少将(1943年9月9日晋升为中将)。 苏军第69集团军 1943年2月初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独立步兵第18军基础上组建。最初编有步兵第161、第180和第270师,歼击第1师,步兵第37旅,坦克第173旅,炮兵及其他部队。 组建后,参加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战役进程中,在新奥斯科尔西南粉碎当面德军兵团,并协同第38集团军收复沃尔昌斯克(2月9日)。集团军兵团和部队继续发展进攻,强渡北顿涅茨河,协同坦克第3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第40集团军收复哈尔科夫(2月16日),并于3月初进至奥波什尼亚东南、瓦尔基西南和沙罗夫卡地域。哈尔科夫防御战役(1943)中,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抗击德军的反攻,连续激战3昼夜。尔后,在德军优势兵力突击下,被迫撤至北顿涅茨河左岸希希诺,别兹柳多夫卡一线地区,就地设防,阻止了德军的继续进攻。3月20日,集团军因伤亡较大,调方面军预备队。 库尔斯克会战(1943)中,第69集团军在防御战役初期编入沃罗涅日方面军第二梯队,在近卫第6和第7集团军防御纵深担任防御。尔后,在普罗霍罗夫卡东南参加阻击德军突击集团的进攻。7月18日起,在草原方面军编成内作战。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1943)中,第6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协同草原方面军其他集团军经顽强攻坚,收复别尔哥罗德(8月5日)和哈尔科夫(8月23日)两城。第聂伯河会战(1943)进程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团军推进约200公里,进至克列缅丘格以东地域。9月末,第69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4年4月6日编入白俄罗斯方面军(4月17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其编成内从4月16日起在图雷恰内、亚戈德博、斯坦尼斯拉武夫卡,再沿图里亚河地区实施防御战斗。 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1944)中,集团军向霍尔姆(海鸟姆),卢布林以南方向实施进攻。所属兵团和部队协同近卫骑兵第7军解放霍尔姆(7月22日),7月末,进至维斯瓦河,夺取了普瓦维登陆场。华沙—波兹南战役(1945)中,第69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且战且进400余公里,协同其他集团军连克拉多姆、托马舒夫(托马舒夫—马佐维次基)、罗兹、梅瑟里茨(明济热奇)诸城。2月在法兰克福方向进至奥得河。柏林战役(1945)中,集团军由屈斯特林陆场发起进攻,保障了方面军突击集团的左翼安全。突破敌防御阵地后,集团军参加歼灭柏林东南被围集团。战役即将结束时,集团军进至易北河马格德堡地域。 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万名官兵作战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122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3年2—3月为卡扎科夫中将,1943年3月一1944年4月为克留琴金少将(1943年6月28日晋升为中将),1944年4月至战争结束为科尔帕克奇中将(1944年11月2日晋升为上将)。 苏军第七十集团军 第70集团军
卫国战争时期于1942年10月至1943年2月组建。由边防部队和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卫部队的人员编成。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2月15日编人中央方面军。截至3月1日,下辖步兵第106、第140、第162、第175、第181师,若干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起初,集团军部队在方面军预备队编成内,配置于叶列茨、利夫内、法捷日、扎顿斯克地域,由此开向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西特罗斯纳、博布罗沃(库尔斯克西北70公里)地域,就地构筑防御地带。库尔斯克会战(1943)中,集团军在坦克第13和第2集团军及坦克第19军所属兵团的协同下,击退了企图从北面突破库尔斯克的德军第9集团军突击集团的进攻。苏联军队转入反攻后,参加了奥廖尔战役(1943),向克罗梅市以南的特罗斯纳发起进攻。8月5日,集团军的部队挫败德军的抵抗后,进抵克罗梅西南地域,8月17日前,进抵多马哈地域的“哈根”防御地区。奥廖尔战役结束后,集团军领率机关转为中央方面军预备队,9月1日转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编入了新的下属兵团和部队。
1944年2月中旬,第70集团军调往图里亚河岸的科韦利市以北地域,就地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4月6日转隶白俄罗斯方面军(4月16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波列西耶战役(1944)中,集团军在科韦利以北顺利作战,在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1944)中,所属兵团和部队从西南向布列斯特迂回进攻,在第61和第28集团军所属部队的协同下,在该市以西地域歼德军达4个师。在回到方面军预备队后不久,它又于8月4日继续投入进攻战斗,于8月底进抵塞罗茨克(在华沙以北)地域的纳雷夫河。1944年10月29日编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预备队,11月19日编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预备队(在华沙以北地区)。
在东普鲁士战役(1945)中,第70集团军从塞罗茨克登陆场向莫德林(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普沃茨克、托伦方向进攻。为了战胜德军的顽抗,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经过3天奋战,突破了德军防御的战术地幅,粉碎了德军浅近预备队,并在1月18日实施强击,占领了莫德林城区和要塞。在尔后的进攻中,集团军于1月25日前推进到托伦要塞城郊区,并封锁了该城。次日即向布龙贝格(比得哥什)市东北的维斯瓦河推进,强渡了该河,占领了左岸登陆场。尔后,到了2月10日,集团军发起了消灭德军托伦集团的战斗。在2—3月间参加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1945),协同方面军的其他集团军部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粉碎了德军格但斯克集团,并于3月28日占领了格丁尼亚市区、港口和海军基地;3月30日占领了德军最重要的港口和最大的海军基地但泽(格但斯克)。4月初,集团军编入方面军预备队,于15日前部署于维特施托克、瑙加德、什图霍夫地域。
柏林战役(1945)中,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编成内向新勃兰登堡、维斯马方向进攻。所属部队在顺利强渡东奥得河和西奥得河后,协同第65和第49集团军粉碎了德军斯德丁集团,于5月1日占领了罗斯托克和泰特罗市,5月3日日终前推进到维斯马地区的波罗的海沿岸一带。战役结束后,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担负斯德丁地区的波罗的海沿岸的警戒和防御任务。
在战争年代,集团军有数千名军人由于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和有高超的战斗技能而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有78人荣获苏联英雄的称号,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了勋章和荣誉称号。
历任司令:1942年10月—1943年4月为塔拉索夫少将;1943年4—9月为加拉宁中将;1943年9—10月为沙拉波夫少将;1944年1—3月为尼古拉耶夫中将;1944年3—5月为雷若夫少将;1944年5月至战争结束为波波夫上将。
“转贴自苏联主义网www.cccpism.com”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