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ccpIsm.Com:【苏联主义网】 关于本站 联系站长

北方军队集群
暂驻波兰人民共和国之苏军。北方军队集群系根据1945年4月21日在莫斯科签定的苏波友好互助与战后合作条约组建而成。苏军暂驻波兰的法律地位,是由苏波两国政府1956年12月17日所签定的条约确定的。该条约含不干涉波兰人民共和国内政,协商解决苏军数量和驻地,在驻地之外实施演习和联合大演习,尊重和遵守驻在国各种法令,领事裁判权等条款。
北方军队集群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公银1945年5月29日训令,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基础上开始组建。北方军队集群所有在编兵团和部队在苏德战争年代均经历了由图拉至格丁尼亚、由奥卡河至奥得河的光荣战斗历程。其中-些兵团和部队曾荣获政府奖赏、近卫称号和其它荣誉称号。战后最初几年,北方军队集群所属兵团和部队在进行有计划的军政训练的同时,对波兰共和国恢复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方面给予了全面的兄弟般的援助。苏军官兵同波兰劳动人民一起在-片废墟之上兴建起许多任务厂,并使之投入生产,而在农业方面也进行大量的助民劳动。
北方军队集群全体官兵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军人技能。每年都实施各种演习,在演习中训练部(分)队掌握在使用现代武器条件下进行战斗的技能。北方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中广泛开展了争当先进、技术能手和一专多能运动。积极而又深入细致的党政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部队顺利完成军政训练、加强军纪和提高人员精神战斗素质等项任务。各级指挥员和政治机关为加强苏波友谊和同波军的战斗团结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是北方军队集群的优良传统。最为普遍的活动形式有;举行联合演习,交流训练教育经验和各种会议文件,互派代表团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举行文艺演出和歌舞晚会,组织体育比赛。第一书记盖莱克、部长会议主席雅罗谢维奇、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大将和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及波兰人民义和国政府其它成员亲临北方军队集群访问,是苏波两国人民及军队之间牢不可破的兄弟般友谊的光辉标志。
北方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和执勒方面成绩突出,为此。曾受到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多次嘉奖。该集群许多部队因在军政训练和社会主义竞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纪念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许多部队荣获苏联国防部所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和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颁发的锦旗和奖旗。
历任司令员:1945-1949年苏联元帅K.K.罗科索夫斯基、1949-1950年K.П.特鲁布尼科夫上将、1950-1952年为A.И.拉济耶夫斯基中将、1952-1955年M.П.波斯坦丁诺夫中将、1955-1958年K.H.加利茨基上将(1955年8月晋升为大将)、1958-1963年Г.И.赫塔古罗夫上将、1963-1964年C.C.马里亚欣坦克兵中将(1964年4月晋升为上将)、1964年A.C.鲁达科夫中将、1964-1967年Г.B.巴克拉诺夫上将、1967-1968年И.H.什卡多夫中将(1968年2月晋升为上将)、1968-1973年M.T.坦卡耶夫中将(1969年2月晋升上将)、1973-1975年И.A.格拉西莫夫坦克兵中将(1973年11月晋升上将)、1975-1978年。.Ф.库利舍夫中将(1976年10月晋升为上将);1978年2月起Ю.Ф.扎鲁金中将(1978年2月晋升为上将)。

南方军队集群
1、1945-1947年临时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苏军。欧战结束后,南方军队集群于1945年6月15日组建,旨在监督执行1944年盟国代表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签订的停战协定。南方军队集群下辖苏军驻罗保境内的所有兵团和部队,领率机关是个乌克兰第3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的。集群在履行其监督执行停战协定职责的同时,对罗保两国人民在消除战争后果,恢复被破坏的工矿企业、修桥补路等方面给予了支援。1947年在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巴黎和约后,南方军队集群被撤销。
历任总司令:1945-1947年苏联元帅Ф.И.托尔布欣、1947年B.Д.茨韦塔耶夫上将。
2、临时驻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苏军。1956年,南方军队集群根据苏匈两国政府协定组建而成。1957年5月28日,苏匈两国签定购协定,确定了苏军的法律地位。协定指出苏军不得干涉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内政,确定了苏军的调防范围和顺序,靶场、射击场和训练场地的使用制度,并规定了尊重和遵守匈牙利政府法令、裁判权问题等条款。南军队集结的数量及驻地抱据苏匈两国政府的协议确定。南方军队集群编成内有许多在苏德战争年代荣立战功的兵团和部队。集群全体官兵坚持军政训练,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努力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和武器,继续改进训练器材和设备。深入细致的党政工作对军队完成任务起了重要作用。南方军队集群在对全体官兵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和加强苏匈友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此目的,广泛开展了各种群众性政治活动、文化教育和体育活动,举办友好月和友好周,联合召开各种庆祝会议,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的烈士陵墓敬献花圈,邀请先进生产者介绍情况,举办苏匈友好联欢晚会和参观工农企业单位等活动。联合演习、达标竞赛、交流军政训练和党政工作经验的集训、即题讨论会、英模人物和合理化建议者的集会等等,在加强同甸牙利人民军的战斗团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南方军队集群经常约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党、政、军领导人、匈牙利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老战士会见苏军官兵。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亚诺什.卡达尔,在南方军队集群纪念苏军建军6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讲话的指出:临时驻匈苏军“在捍卫我国主权、民族独立方面给予了直接援助,使我国人民有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南方军队集群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在抢险救灾、工农企业的建设、收割庄稼和完成其它国民经济任务方面给予了文接。南方军队集群有2千余名官兵在加强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的友好关系,增强同兄弟举队的战斗团结方面积极活动,成绩突出,因而荣获匈牙利各种勋章、奖章和荣誉纪念章。南方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中取得的成绩,普多次受到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表彰。许多兵团和部队荣获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纪念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尚有一些部队荣获苏联各种勋章以及国防部长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
历任司令:1956-1960年M.И.卡扎科夫大将、1960-1961年M.T.尼基京坦克兵中将、1961-1962年П.И.巴托夫大将、1962-1969年K.И.普罗瓦洛夫上将、1969-1975年E.П.伊万诺夫中将(1970年4月晋升为上将)、1975-1979年Ф.Ф.克里夫达中将(1976年2月晋升为上将)、1979年3月B.И.西韦诺克上将。

苏军驻德军队集群(驻德苏军)
临时驻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土的苏军。二战结束后按照祖国制定的德国战后政治、经济发展原则,德领土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即:苏、美、英、法占领区。为监督实施法西斯德军无条件投降书的各项要求,1945年6月10日,驻苏占区苏军部队统编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队集群。领率机关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为基础组建,设于波茨坦(后移驻温斯多夫)。第一任总司令为苏联元帅Г.K.朱可夫,他同时兼任管制委员会苏方委员和苏联驻德最高委员,并兼苏联驻德军管局(行使苏占区最高权力)总指挥。战后初期,集群部队担负守卫苏占区边界任务,并参加落实苏联军管局制定的各项措施。W.乌布利希写道:“如果…没有苏军官兵始终不渝的援助…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就不能担当起恢复经济的巨大任务…”穿着军装的苏维埃人为了和平和各族人民的友谊忘我地进行劳动。”1949年,鉴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苏军驻德占领军队集群改为苏军驻德军队集群。苏德关系条约(1955)和苏军暂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土协定(1957)签订后,国境守卫任务移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防部队。但驻德苏军机构仍保留对美、英、接军事人员进入西柏林的检查权,及履行1945年波茨坦公告规定的其他监督职能。协定还对苏联军人及其家属和苏军职工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并规定苏军不干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内政,驻军的数量、驻地及演习地域须得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机关同意。
驻德苏军编成内行许多苏德战争年代的著名兵团和部队。近卫部队占半数以上。有22名苏德战争英雄因其建树的功勋,被永久载入驻德苏军部队的名册。战后时期(至1977年),该集群有4千余军人荣获苏联勋章和奖章,许多部队和兵团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先进部队荣获苏联国防部长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质。集群部队经常开展军政训练。全体人员接受苏维埃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军人保持密切联系,互相交流军政训练和党政工作经验。集群部队还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军队的联合演习。为加强苏德友谊做了大量工作。苏联军人经常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军人和劳动人民共同举办联欢晚会、文化活动、体育比赛,参观企业、博物馆,游览历史圣地。集群官兵经常受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党和国务活动家、德国工人运动的老战士们的接见。W.皮克、W.乌尔利希、O.格罗提涅等领导人都访问过集群部队,E.昂纳克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其他成员是苏联军人的常客。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E.昂纳克在苏维埃武装力量成立55周年时,向集群部队发表讲话说:“我们感谢驻德苏军全体军人为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和世界和平所付出的忘我劳动、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人民在完成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时所给予的支持。”集群的许多军人因在加强国际联系、同国家人民军的战斗团结方面积极工作,因援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人民和所表现的高尚行为,荣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勋章、奖章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各部及社会团体的奖章。约4千名军人和许多部队荣获德苏友好协会的金质和银质奖章。《苏联军队》报、其他大量发行的报刊和“伏尔加”广播电台用于对集群全体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军官之家、俱乐部、博物馆和战斗荣誉室在军人中开展大量的教育工作和群众文化工作。在卡尔斯霍斯特(柏林市郊)这个在1945年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签订法西斯德军无条件投降书的地方没有历史纪念馆。驻德苏军的军人们虽然远居国外,但时刻都能感受到苏共中央、苏联政府和全体苏联人民的照顾和慈父般的关怀。党和苏联政府领导人,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国内战争和苏德战争时期的老战士,苏联劳动人民代表团,经常看望集群的兵团和部队。
驻德苏军是华沙条约防御组织体系的重要部分,这一条约根据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义务,负有可靠保卫各缔约国利益的使命。
历任总司令:1945-1946年苏联元帅Г.K朱可夫、1946-1949年B.Д.索科洛夫斯基大将(1946年晋升为苏联元帅)、1949-1953年B.И.崔可夫大将、1953-1957年A.A.格列奇科上将(1953年晋升为大将,1955年晋升为苏联元帅)、1957-1960年M.B.扎哈罗夫大将(1959年晋升为苏联元帅)、1960年-1961年8月和1962年4月-1965年1月И.И.雅库鲍夫斯基上将(1962年晋升为大将)、1961年8月-1962年4月苏联元帅И.C.科涅夫、1965-1969年П.K.科舍沃伊大将(1968年晋升为苏联元帅)、1969-1971年B.Г.库利科夫上将(1970年晋升为大将)、1971-1972年C.K.库尔科特金上将、1972年7月起为E.Ф.伊万诺夫斯基上将(1972年11月晋升为大将)。

 

中央军队集群
1、1945-1955年临时驻奥地利和匈牙利入民共和国的苏军。中央军队集群根据盟国签定的协议于1945年6月10日组建,目的在于监督执行法西斯德军(奥地利站在德国一方参加了二战)投降议定书的各项要求。中央军队集群的基本兵力驻奥地利苏占区,部分军队驻匈牙利,以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中央军队集群领率机关是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的。该集群所辖兵团和部队均曾参加当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收复乌克兰,以及从法西斯占领下解放东南欧和中欧各族人民的战斗。中央军队集群在完成所受领的任务的同时,对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居民和当地政权机关在消除战争后果,尤其是在恢复工业企业和运输等方面给予了巨大支援。1955年,苏、美、英、法、奥五国代表签订了关于恢复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后,中央军队集群撤销。
历任总司令:1945-1946年苏联元帅И.C科涅夫、1946-1949年B B.库拉索夫上将(1948年11月晋升为大将)、1949-1953年B.П.斯维里多夫中将、1953-1954年C.C.比留佐夫上将(1953年8月晋升为大将)、1954-1955年A.C.扎多夫上将。
2、临时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苏军。中央军队集群是根据苏、捷两国政府于1968年10月16日签订的关于苏军临时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的条约组建的。组建中央军队集群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性日趋增加的条件下,必须保障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的安全。条约规定了苏军官兵及其家属和职工的法律地位,并包括下列条款:苏军不得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内政;同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机关协商解决驻捷苏军的数量和驻地;有关营房、住宅、仓库、其它房屋、通讯和运输网路、靶场和射击场、机场、训练场地等使用规定。中央军队集群编有苏德战争年代许多功勋卓著的兵团和部队。驻捷苏军的全体官兵经常进行苏联武装力量光荣传统教育,努力掌握现代武器和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自己在复杂条件下作战的野战技能和空战技能。中央军队集群十分重视全体官兵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教育他们加强苏捷友谊和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战斗团站。为此目的,双方经常进行有计划的联合演习,并组织交流军政训练的经验。经常举办文艺联欢晚会,组织参观工矿企业和博物馆举行体育比赛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其他增进友谊的活动己成为中央军队集群的传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G.胡萨克,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党政其他领导人亲临中央军队集群访问,对进一步加强苏捷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和国外执勤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高度评价。许多部队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1978年,伊尔库茨克-平斯克摩托化步兵师荣获十月革命勋章。许多邻队荣获苏联国防部长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
历任司令:1968-1972年A.M.马约罗夫中将(1969年2月晋升为上将)、1972-1976年И.И.捷尼谢夫中将(1972年11月晋升为上将)、1979-1978年Д.C.苏霍鲁科夫中将(1977年4月晋升为上将)、1979年1月起Д.T亚佐夫上将。

 

巴库防空区
国土防空军战役军团。1954年6月以巴库防空地域为基础组建。高加索防空部队最初由巴库公社(1918)和第11集团军(1920-1921年在外高加索作战)的高射炮兵部队、歼击航空兵支队组成。20年代后半期起,巴库地域由专门组建的防空第3军掩护。苏德战争和战后时期,先后由外高加索防空地区(1941-1944)、外高加索防空方面军(1944-1945)、巴库防空集团军(1944年前属外高加索防空地区,后属外高加索防空方面军,1945年起为独立集团军)和巴库防空地域(1948-1954)担负防空任务。高加索防空部队胜利完成了各个时期的任务。苏德战争中,高加索防空部队转战干广阔的领土上-从苏土和苏伊(朗)边界到顿河下游,从黑海到里海,协同其它防空部队和空军歼击航空兵击落了数百架敌机,确保了对重要目标的掩护。1942-1943年高加索会战时,执行掩护参战陆军和黑海舰队各驻泊点部队的任务。苏德战争年代,许多部队的官兵在各个战线表现了高超的战斗技能和军人的英勇精神。其中,巴库防空区所属近卫歼击航空兵团涌现出13名苏联英雄。苏联英雄И.M.波利亚科夫上尉和A.B.多布罗杰茨基少尉的名字永远载入该区部队的史册。巴库防空区保卫划定的作战责任区内的领空保卫任务。防空区的任务是与其它军种的兵力、兵器密切协同,共同完成的。防空区编成内有国土防空军各兵种,装备各种用途的观代防空导弹、超音速截击机、各种无线电技术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以及自动化指挥系统。防空区靠近国境,空袭兵器飞临保卫目标的叶间极短,周围地形复杂,港口水区辽阔-这决定了防空区部队的生活和战斗特点,使防空区部队和兵团必须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歼击机飞行员H.И.谢利万奇克、Г.M.斯韦特利奇尼科夫、B.C.扎哈罗夫、И.H.丘马科夫和И.П.列比奥杜什金等人在保卫领空中所建树的功勋载入防空区史册。为了表彰该防空区对巩固国防事业的重大贡献和在军政训练中所取得的成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5年4月30日颁布命令,授予巴库防空区红旗勋率。
巴库防空区历任司令:1954-1956年为K.A.韦尔希宁空军主帅、1956-1959年为B.Д.伊万诺夫大将、1959-1966年为A.Ф.谢格洛夫大将、1966-1973年为Ф.A.奥利菲罗夫上将、1973年6月起为A.Y.康斯坦丁诺夫空军上将。

 

莫斯科防空区
苏联国土防空军军团。1954年8月以莫斯科防空地域为基础组建。任务是保卫莫斯科和防空区境内工业经济区域不受空中之敌的突击。
莫斯科防空区的历史,始于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1918年年初,根据列宁的亲自指示,组建了第一批防空炮兵连和航空兵支队,以防御敌机袭击莫斯科。同年4月起,执行苏维埃国家首都防空任务的基本兵力有北方面军第4航空兵群,西南方面军第2歼击航空兵群军属第3航空兵支队以及若干防空炮兵连、机枪队和探照灯站。克里姆林宫和市中心的直接防空任务,由汽车高射炮兵第7连担负。为了及时发现和报知空中情况,在敌空军最可能来犯的方向、在离首都110-140公里处设置了许多对空观察哨。
社会主义和平建设年代,根据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指示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莫斯科防空的措施。1925年12月,组建了国土防空独立高炮第1营(后改称高炮第31营)。1929年10月,在该营基础上建立了高炮第85团。次年,组建了炮兵第10旅,编有高炮第85团及其他高炮部(分)队、对空情报部队、高射机枪部队和电工部队。旅长被任命为莫斯科防空要地主任。为了便于技术改装和进一步完善首都的对空防御,该旅于1931年扩编为炮兵第1师。1937年又改编为防空第1军,统一领导担任首都防空任务的高炮、高射机枪和探照灯部队、拦阻气球和对空情报部队。为确保对奠斯科所有防空兵器的集中指挥,歼击航空兵第57旅先后作战隶属防空师和防空军。1940年年初,以该旅为基础组建了歼击航空兵第24师。次年组建了歼击航宁兵第6军。苏联党和政府所实行的国家工业化政策,头几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30年代建成的祖国国防工业,使首都防空兵团和部队在现代军事技术装备方面大大的进了一步。部队装备了76mm、85mm高射炮和37mm高射机关炮,И-15型、И-16型、И-153型歼击机;1940一1941年又装备了MaГ-3型、Яk-1型、ЛaГГ-3型歼击机,PyC-2(“多面堡”)型雷达等。
在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的威胁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莫斯科对空防御的措施。苏德战争前不久,建立了莫斯科防空地区。战争爆发后的头几天,编成内又增加了新组建的高炮、高射机枪等部队。1941年7月9日,苏联国防委员会根据苏共(布)中央委员会的提议,通过了“关于莫斯科对空防御”的专门决议,实现了加强首都防空兵力兵器及健全其组织结构的宏大规划。同年11月,建立了莫斯科军级防空地域,参加了莫斯科会战。
1942年4月,以莫斯科军级防空地域为基础建立了莫斯科防空方面军,翌年6月改编为莫斯科特别防空集团军,继续胜利遂行防御敌人空袭首都的任务。战后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决定,采取了近一步加强国土防空的重大组织措施。1954年8月,经过一系列改组之后,建立了莫斯科防空区。由于飞机、导弹、航空航天袭击兵器的飞速发展和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的膨胀,防空区部队的战斗力和战备水平,在科学技术取得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防空区部队警惕地担负着战斗值班,时刻淮备在规定范国内进行防御敌空袭莫斯科和其他目标的任务。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防空区编有国土防空的所有兵种,装备有现代化武器和技术装备,包括各种用途的防空导弹综合系统、携大威力火箭武器的全天候超音速截击机、可在远距离发现高空空袭兵器的雷达装置。为顺利实现完善和加强莫斯科防空任务,防空区有目的地开展军政训练。同时,广泛介绍本区近卫部队、苏德战争年代获荣誉防号和勋章的部队的先进经验和光荣战斗传统。著名飞行员、三次苏联英雄A.И.波克雷什金和И.H.阔日社布,战后在防空区服役多年,经常向军人传授自己的战斗经验,培养战士的勇敢精神和英雄主义。在防空区航空兵部队服役多年并练出一身高超飞行技能的苏联航天员、两次苏联英雄A.Г.尼古拉耶夫和B.Ф.贝科夫斯基,与本区的军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防空区的许多军人成了军政训练的优秀分子、等级技术能手和本行专家。27名飞行员于1978年荣获苏联功勋飞行员荣誉称号。防空区全体军人为进一少提高战备水平,改进训练方法,更有效地利用武器和技术装备战斗性能,发起了爱国主义创新活动。在所属优秀部队行列中,荣获列宁勋章的近卫普季格夫-基洛夫防空火箭团颇负盛名。该团前身是苏维埃政权初期内列宁格勒普季洛夫(今基洛夫)工厂工人组建的普季洛夫钢炮台独立铁道防空第2连。这座著名工厂的工人与部队保持着密切的志愿支援的关系,输送优秀青年代表到团队服役。全团人员认真保持和发扬革命、劳动和战斗传统。防空区有1.4万余名官兵因在军政训练中成绩优异于1978年荣获苏联勋章和奖章。因对加强苏军的战斗力作出重大贡献,防空区1968年荣获列宁勋章。为表彰在军政训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和庆祝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50周年时,所属许多部队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授予的奖旗和纪念奖章,苏联国防部长授予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每年,在社会主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部队都被授予苏共莫斯科市委、莫斯科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和防空区军事委员会流动红旗。
历任司令:1954-1965年П.Ф.巴季茨基上将(1961年5月5日晋升为大将)、1966-1970年B.B.奥库夫上将、1970-1975年A.И.科尔杜诺夫空军上将、1975年起B.B.博奇科夫空军上将。

“苏联主义网www.cccpism.com原创扫描”


 


Copyright 2004 cccpis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原创扫描 版权所有!